大逃港(增訂本)

大逃港(增訂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
作者:陳秉安
出品人:
页数:0
译者:
出版时间:2016-5
价格:HK$108.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9888369539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香港史
  • 历史
  • 中国
  • 香港
  • 陈秉安
  • 改革开放
  • 纪实文学
  • 历史-中国现代
  • 逃港
  • 历史
  • 回忆
  • 移民
  • 香港
  • 中国
  • 社会
  • 政治
  • 年代
  • 故事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作者简介

陈秉安 湖南桂阳县人,记者、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深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1978年考入湖南师范学院中文系,从事新闻工作多年。长篇报告文学《深圳的斯芬克思之谜》获1990—1991年全国报告文学奖。

目录信息

读后感

评分

在吃食和思考之间,我想只有在前者被满足的条件下才有后者。人有趋利避害的天性,在这里吃不饱,或者无论如何也吃不饱,那只能跑,跑到能填饱肚子的地方,这是宪法中的居住自由吧,问题当然没有简单。在作者大片笔墨灌注的故事当中,有几个片段让我陷入久久的思考中。 ...  

评分

对香港这个城市,我有着特别的感情,因为她的现在,也因为她的过去。 1962年5月3日,香港《星岛日报》称,“由于大陆边防紧闭放宽的原因,麋集于边界准备偷渡入境者,现已至三四万人之多。” 即便港府出动了5000名军警,上百条警犬,十几架直升机,依然无法抵挡大陆民众的冲...  

评分

评分

文/王嫣芸 第一次听说“逃港者”,是在去年十一月。 他们来自湖南、广东、福建、黑龙江等全国12个省,62个市(县),在上世纪50年代至八十年代间,从深圳越境逃往香港。官方资料显示,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深圳历史上总共出现过四次大规模逃港潮,分...  

评分

一,1949年环境大变化,每天过境人数不下十万。港英政府不堪重负又出于人道,临时定了个奇怪的“过桥标准”——广东人可以过,非广东人则不可以。海关“察颜观色”后,问一句“系边度?”要是能答上“嗨烘公”就能过去。 (这也算新朝伊始,想走不拦的好时光。想走的都走了,剩...  

用户评价

评分

题目很好,材料也好,但是没有写好。买的时候其实很期待,回来一看很失望。

评分

历史的任何一次波澜对个人来说都是一生的动荡。侥幸生于这个时代且躲过诸多政策上的曲折真是极大的幸运。

评分

增订本也没多多少内容

评分

题目很好,材料也好,但是没有写好。买的时候其实很期待,回来一看很失望。

评分

不是从宏观的角度出发讲述,通过采访聚焦到当年逃港者个人的故事,经历,来反映历史上几次大逃港的背景,对几次重大的逃港事件也有叙述,资料也非常详实,也结合当时的政策来将逃港的来龙去脉。体会是人其实很简单,为了生活只能用脚投票,困难年代是如这样,现在也是为了更好生活而奔波。所以有时所有的政策规定,一定要依从人的需求出发,强求不来,越是逆着来,后面问题越多。或者这点在层次需求理论得到验证。第二个是,认知水平。当时的国内外环境很多因素限制了人们的思想水平认识认知,想问题总是一刀切,就是脑子里想不通,社会主义与资本市场的融合,虽然现在觉得很正常的东西,可能在当时就是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来,或许也和教育水平有关吧,环境限制了人的想法。所以人一定要多见识外面的世界,接触更先进的社会,文化,理论,知识,科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