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1年:慈禧太后的革新令

1901年:慈禧太后的革新令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东方出版中心
作者:戴鞍钢
出品人:
页数:333
译者:
出版时间:2016-1
价格:6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7307175
丛书系列:社会变迁与百年转折丛书
图书标签:
  • 近代史
  • 中国近代史
  • 辛亥鼎革
  • 百年中国
  • 清史
  • 晚清史
  • 新政
  • 戴鞍钢
  • 慈禧太后
  • 清朝
  • 历史
  • 改革
  • 1901年
  • 晚清
  • 政治
  • 近代史
  • 中国历史
  • 社会变革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随着八国联军的兵犯北京,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朝廷深刻认识到革新的紧迫性,在百日维新被镇压的三年后,提出了更为激进的新政,洋务运动由物质层面向制度层面推进。

作者简介

戴鞍钢,1955年生,上海人。1977年考入复旦大学,先后获复旦大学历史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现为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博士生导师、校学位委员会委员、上海中山学社副社长。近著有《晚清史》、《大变局下的民生:近代中国再认识》、《互联互动:近代以来上海与长江三角洲的交通格局》、《中国地方志精读》等;主编有《中国地方志经济资料汇编》、《近代中国:经济与社会研究》等;合著有《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中国20世纪全史》等。曾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和“中国图书奖”等奖项。

目录信息

总序 窒迫下的近代化
引言 亡国的边缘
第一章 逃亡途中的诏令
一 痛定思痛求革新
二 “江楚会奏”提方案
第二章 新政的中枢要员
一 高层政要的变动
二 政策出台的周折
三 “丁未政潮”起风波
第三章 自上而下的革新
一 废科举办学堂
二 编练新式军警
三 鼓励发展实业
四 司法和陋俗改革
五 边远地区的起色
六 “预备立宪”的启动
七 新政的国际环境
第四章 朝野的互动
一 唤“新民”争“民权”
二 君主立宪的诉求
三 海内外的立宪人士
第五章 立宪的政治实践
一 地方自治的肇始
二 民意机构的雏形
第六章 来自革命的挑战
一 知识分子的政治觉醒
二 开“民智”倡“共和”
三 组建革命团体
四 高扬三民主义旗帜
第七章 论战、起义和暗杀
一 救国方案之争
二 起义和暗杀
第八章 新政的困局
一 皇帝、太后之死
二 皇族集权举措
第九章 帝制的末路与时代转换
一 一意孤行
二 民心向背
三 时代转换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聚焦在十年新政,把沈洁描绘的辛壬之交的革命乱象接续其后,到底选择革命还是新政,就清清楚楚了…

评分

聚焦在十年新政,把沈洁描绘的辛壬之交的革命乱象接续其后,到底选择革命还是新政,就清清楚楚了…

评分

聚焦在十年新政,把沈洁描绘的辛壬之交的革命乱象接续其后,到底选择革命还是新政,就清清楚楚了…

评分

聚焦在十年新政,把沈洁描绘的辛壬之交的革命乱象接续其后,到底选择革命还是新政,就清清楚楚了…

评分

偏叙述性的作品。固然清朝的维新运动成为自身的掘墓人,然而假设一下,倘若清朝仍有具备国际视野的政治强人主持,抑或者本是汉族皇朝主持革新,那么中国是否有机会踏入君主立宪的体制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