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将其捧上神坛,让万人膜拜,毛泽东可能更希望的是我们能够真正走近他。北京大学教授韩毓海先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和新的切入角度,让我们能从毛泽东的人生经历出发,去真正了解他作为一个普通人的理想与追求,他的苦闷与彷徨,他的爱与恨、生与恋、满腔的热情与透彻的智慧。合上《伟大也要有人懂——一起来读毛泽东》这本书的那一瞬间,我们才能说,我们真正读过毛泽东。
韩毓海,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曾任纽约大学访问教授、东京大学教养学部特任教授。入选中国教育部“新世纪优*人才支持计划”、北京市新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北京大学杰出青年人文学者计划。并获得第九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成果奖、第七届上海文学奖、第三届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优*畅销书一等奖等。著作《五百年来谁著史——1500年以来的中国与世界》名列2010年度全国优*图书排行榜总榜第一名,并收入《中国高层领导荐书集萃》。《马克思的事业:从布鲁塞尔到北京》获评“2012~2013年度全行业优*畅销书”,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迎接十八大重点出版物。《一篇读罢头飞雪,重读马克思》名列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大众好书榜”榜首,中央**机关读书活动推荐图书。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设问很有意思,可惜解答得良莠不齐。说毛在办大事前会有一段长时间的隐忍(高也说过),用了1924年的生病(胃出血)回湘近一年作例子。二倍速。
评分我觉得这本书写得最好的是青年毛泽东的感悟和经历,他对人生,世界,革命,共产主义的思索,这是他以后思想和道路的起点和初心。。我觉得那几篇是许多党史读物中读不到的,或者被忽视的。。反而是后半部分,和普通的党史读物没有分别了。。
评分确实是一本能快速膜拜毛主席之伟大的一本书,毛主席无论对当时社会还是现代社会都是神话及偶像般的存在。也许现在的中国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刚刚入秋不久的北京又开始雾霾天,年轻人成了买房的接盘侠,但是我们不应忘记所有革命前辈曾经为今天的和平生活所奉献的青春和热血。靠知识武装头脑,永远不过时。
评分设问很有意思,可惜解答得良莠不齐。说毛在办大事前会有一段长时间的隐忍(高也说过),用了1924年的生病(胃出血)回湘近一年作例子。二倍速。
评分我觉得这本书写得最好的是青年毛泽东的感悟和经历,他对人生,世界,革命,共产主义的思索,这是他以后思想和道路的起点和初心。。我觉得那几篇是许多党史读物中读不到的,或者被忽视的。。反而是后半部分,和普通的党史读物没有分别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