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乏米兰·昆德拉的批评深度,深具罗兰·巴特尔的解构气质;但,他比昆德拉有更立体的爱情思维,比巴特尔更熨帖恋人的爱情神经。他激活我们全新的阅读体验。
阿兰·德波顿(Alain de Botton),英伦才子型作家,生于1969年,毕业于剑桥大学,现住伦敦。著有小说《爱情笔记》(1993)、《爱上浪漫》(1994)、《亲吻与述说》(1995)及散文作品《拥抱逝水年华》(1997)、《哲学的慰藉》(2000)、《旅行的艺术》(2002)、《身份的焦虑》(2004)、《无聊的魅力》(2005)、《幸福的建筑》(2007)、《工作颂歌》(2009)、《机场里的小旅行》(2009)、《写给无神论者》(2012)、《新闻的骚动》(2015)。他的作品已被译成二十几种文字。
总觉得作者在我的房间的阴暗小角落装了一个监控器。又或是在我隐蔽的心底。三年来在不稳定的工作,矛盾冲突爆发的家庭生活,子女教育和夫妻关系里撕裂拉扯。青年时代开始崇尚的个人主义和完美主义日益沉淀,让浪漫主义婚姻观多年来扎根于心。于是在日复一日的纷杂争吵后,总会...
评分阿兰•德波顿大概是全球最火的随笔作家了,1993年23岁时即以处女作《爱情笔记》火遍英伦,随即火遍全球,这本书迅速被翻译成多国语言,狂销200万册,2009年时甚至拍成了爱情喜剧电影《我之前的五位女友》。此后,剑桥毕业的阿兰•德波顿放弃了正在攻读的哈佛博士学位,专心...
评分在看其他心理学小说的时候,我会不由自主地被情节带入,进而开始自我剖析。边读边自我检视和反思的过程往往带给我很多领悟。但是这一次不同。 看这本书时,我的内心是抗拒的,用心理学的话来说,这是遇到了“阻抗”。书中描写夫妻间冲突、争执、冷战等情节的时候,仿佛把我父母...
评分 评分作者有敏锐的观察力,优美的文笔,但是也就到此为止了 -- 又或者,爱情也就只是如此这般的东西。不论爱上的是谁,和谁结为连理,都会变得憎恨对方,无性,对诱惑心头惴惴,在争吵和冷战中抚养大孩子,变老。 这种称为人生的旅程,名为婚姻的誓言里,你像感受病痛一样感受到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