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乏米兰·昆德拉的批评深度,深具罗兰·巴特尔的解构气质;但,他比昆德拉有更立体的爱情思维,比巴特尔更熨帖恋人的爱情神经。他激活我们全新的阅读体验。
阿兰·德波顿(Alain de Botton),英伦才子型作家,生于1969年,毕业于剑桥大学,现住伦敦。著有小说《爱情笔记》(1993)、《爱上浪漫》(1994)、《亲吻与述说》(1995)及散文作品《拥抱逝水年华》(1997)、《哲学的慰藉》(2000)、《旅行的艺术》(2002)、《身份的焦虑》(2004)、《无聊的魅力》(2005)、《幸福的建筑》(2007)、《工作颂歌》(2009)、《机场里的小旅行》(2009)、《写给无神论者》(2012)、《新闻的骚动》(2015)。他的作品已被译成二十几种文字。
阿兰德波顿 (Alain De Botton)出生于瑞士,成长于英国,精通英法德西四国语言;毕业于剑桥大学,23岁便发表第一部作品《爱情笔记》(Essays in Love),被许多媒体称为“英伦才子”。 德波顿不是一位真正的小说家,他认为自己“讲不来故事,发明不了人物。”尽管《爱情笔记》...
评分 评分从『浪漫笔记』到『爱的进化论』,阿兰•德波顿从未让我们失望。中间二十多年,似乎也见证了他本人爱情观的进化。当然,不变的是对人性的体察和宽容,对世界的遗憾与无奈。 这世界上没有什么无法从逻辑角度去分析的事情,除了爱情,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文学艺术作品去表现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