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别祖国三十五年的乌拉尼娅回到了故乡多米尼加共和国。三十五年前,整个多米尼加共和国处于冷血独裁者特鲁希略的统治下,乌拉尼娅的父亲“智囊”卡布拉尔正是这位独裁者的得力助手。三十五年后,卡布拉尔已老,他行动不便,更是丧失了语言功能。乌拉尼娅的姑妈不能理解为何乌拉尼娅从不曾探望自己父亲,面对质问,乌拉尼娅缓缓诉说起三十多年前的伤痛记忆,那些错综复杂的政治阴谋,还有那个毁了她一生的秘密……
略萨用写实的笔法,三线并呈的叙述结构,描述了乌拉尼娅对往事的追忆、独裁者特鲁希略如何开始一天的生活以及一场令人屏息的暗杀行动,揭示了独裁、权势、腐败与性之间的神秘关系。
————————
这是一部小说,不是一本历史书,因此我有很多的自由。……在作品中,我尊重基本事实,但是我对很多因素作了修改和变形,以便使这段历史更让人信服,但是我并没夸张。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
一本感情强烈、令人思绪不宁但又引人入胜的书……巴尔加斯·略萨突破了传统历史小说的界限,创作了一部充满令人痛心的力量和引起读者长久共鸣的作品。——《纽约时报》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Mario Vargas Llosa
著名作家,世界小说大师,被誉为“结构现实主义大师”,囊获全球重要文学大奖,包括诺贝尔文学奖:1985年获海明威文学奖,1986年获西班牙阿里图里亚斯王子文学奖,1988年获美洲金质奖章,1994年获西班牙文学的最高荣誉——塞万提斯文学奖,1999年获以色列耶路撒冷文学奖,2000年获梅嫩德斯•佩拉约国际奖,1976年被推选为国际笔会主席,201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与许多描述独裁统治的文字不同,《公羊的节日》并不是一本寓言。 书中既无对独裁者义正词严的贬斥,亦无脸谱化的人物描写。小说分三条主线展开,A/B/C三条主线偏离两面化叙述的内容不一而足。A线中,在事发之日二十余年后,乌拉尼娅的亲戚们提到,全家在特鲁希略时代的生活要比...
评分1、再次证明好的小说家必须具备扎实的叙事能力。 2、讲故事越来越成为一种技巧。正如苏珊桑塔格得到的那个评价,她的思维方式是可模仿的。那么,本书的叙述方式也是可模仿的叙事方式。 3、写这样的小说,必须具备坚韧不拔的长跑精神。 4、证明加勒比地区的小说,并非只有魔幻一...
评分分头进行叙事的方式 一个并不复杂的故事 我却看得有一点陶醉 与情爱笔记有大不同 只是我依然看到影子 那些熟悉的影子—— 性暗示,抑或只是热带里的潮骚 或许是略萨那激情的头脑短路了一下 不过 我却看到了 别的东西
评分这是略萨先生从一本传记中发展出来的小说,主角特鲁希略确有其人,他是多米尼加前国父,把持多米尼加政权三十多年,称得上南美政治舞台上的风云人物。同时又是一个独裁者,一个道貌岸然的挂勋章者,一个能利用灵巧的铁腕把一个国家变成自己的私人游艇的人;一个擅于利用爱国主...
评分1、 尾声 “来吧,亲爱的孩子,吃光你盘子里的早餐,然后我们去大街上淋雨,去桥上再看一看这伤痕累累的祖国,我会再想想这里曾经的孱弱和辉煌。这是我毕生之贡献,尽管它看起来有些糟糕。我的生命都从这里开始,我同它一起度过童年;空气里的怪兽编织着情网,我坠入其...
乌拉尼娅——uranium,天王星,铀元素
评分人物名字要再简单点就好了,看的都有些错乱了,最讨厌罗曼那样懦弱的人!
评分独裁。上一次读到,是族长的秋天。很残暴的时代呵。20161115。
评分全方位展现了独裁对国家对社会对民众对人性的戕害。讽刺的是,特鲁希略及其继承者巴拉格尔尽管都是典型的独裁者(前者更坏,后者更复杂),但在他们治下多米尼加还是取得了不错的发展,尤其是与邻国海地相比(参见戴蒙德的《崩溃》),这也是历史的吊诡之处。刺杀独裁者的过程堪称一部精彩的好莱坞大片,独裁者毙命后的混乱则让人扼腕,同时进一步深化了反独裁的主题。写历史小说相当于戴着链铐跳舞,但略萨将虚构与历史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虚构的乌拉尼娅这条线使整个故事显得丰满生动完整。作者灵活运用各种叙事手法,三线并进,结构情巧,塑造了数十个形象鲜明的人物形象,将枯燥的历史宏大的主题写得像大仲马的历史小说一样好看。美中不足的南美人物名字太长,很容易忘,时不时要翻回去确认一下。
评分拉丁美洲历史都这么魔幻的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