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的历史书写中,只有帝王将相才有资格进入史书,而平民百姓却少有人提及。公孙策的《黎民恨:汉朝衰亡录》打破了这种局面,将汉朝的兴衰与人民疾苦首次联系在了一起,取《资治通鉴》《史记》等经典原著的精华,用精彩绝伦的语言向读者娓娓道来汉朝由盛转衰的全过程。于现在的世情也具有很多的启发意义。
从诸吕之乱起,汉朝的根基就在动摇。全书以“帝国盛衰”“王莽篡汉”“光武中兴”三大部分构成,公孙策以百姓对朝廷的“恨”为切入点,通过一个个或家喻户晓、或鲜为人知的故事讲述此“恨”在政权中的影响,道出政权在君臣、后宫及军队之间流转的前因后果,以及百姓如何在这样的政治斗争中不断成为牺牲品。然而,当压迫到了一定程度,人民必然会反抗。从认命、逃避到反抗,人心从“厌汉”到“思汉”,汉朝的命运最终还是掌握在人民手中。
公孙策冲破了当今通俗历史读本的书写局限,他的语言通俗却不庸俗,描写生动却不夸张。与其说他是一位历史学者,不如说他是一位“历史说书匠”,通过他的语言,无论多么千回百转的历史都能逐渐明晰起来,再深奥难懂的原典也变得亲切可掬。在他的笔下,这些历史人物重新被赋予生命,走出书中来到读者面前,告诉我们汉朝的衰亡对于当今的警世意义。
公孙策,本名陈哲明,台湾知名专栏作家、政论家。公孙策曾任中时报系记者、主任、副总编辑,曾任台湾《新新闻周刊》总经理、副总编辑,喜欢以历史为鉴,发表大量政论文章。著有《公孙策说名句故事》、《公孙策说唐诗故事》等著作,擅长引经据典写乱世浮沉。
作者说:
高中时,历史老师说:“你们历史不好好念,将来就会‘张飞杀岳飞,杀得满天飞’。”而如今,我最会的,就是拿故事跟时事对照,也就是“张飞杀岳飞”啦。
流水帐,有些不想写书评了。想想还是写写吧。毕竟对东汉历史不算熟悉,也算借此入了个门。能感觉到作者想表达什么,可惜功力有限,并没有完全表达出来。有些许标题党的感觉。 跑题一下。讲真的,没去过西安以前,是没有确切的想法,中原人到底是什么样的。概念化到具象化仅仅需...
评分流水帐,有些不想写书评了。想想还是写写吧。毕竟对东汉历史不算熟悉,也算借此入了个门。能感觉到作者想表达什么,可惜功力有限,并没有完全表达出来。有些许标题党的感觉。 跑题一下。讲真的,没去过西安以前,是没有确切的想法,中原人到底是什么样的。概念化到具象化仅仅需...
评分历史上很多故事都知道,但却记不住是发生在哪朝哪代,说起故事的时候往往张冠李戴,惹出笑话。另外读书的时候,更愿意记住情节,却不愿意关注那些名姓。古代人的名字,有时候用字,有时候用名,有时候用官衔。同时他们的名字中好多都是生僻字,不认识,于是总是一带而过...
评分目录挺吸引人的,连汉衰帝、赵飞燕这些看似是野史其实都是正史的故事都写进去了,增添了很多趣味性。作者每篇里面都会引用《资治通鉴》这些原文里的话,证明自己不说瞎说,都是有根据的。在比较枯燥的古文的基础上进行改写,用白话说出来这些故事,还是非常不错的。
评分民心所向 ——《黎民恨:汉朝衰亡路》的群众基础版解读 大约是因为从小上政治课导致的“觉悟”提高,邻近高考,虽然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但是这种解读版本的的历史著作,统统有一种打开课本的感觉(当然课本比较难读啦),一下子让我想到了“夸夸的”几张半页一题的问答题,模式...
短小的故事勾勒出历史画卷,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评分写的不够深入,也没读出太多新的观点,唯一可取的是古文对照比较新颖,三星吧。
评分写的不够深入,也没读出太多新的观点,唯一可取的是古文对照比较新颖,三星吧。
评分简单明了的讲述了汉朝的历史故事。
评分#有理有据,角度新颖,这点还不错,遗憾是篇幅都不长,也比一般的通俗史书深了一些,干货很多,资治通鉴讲了不少,对史记的剖析也透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