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与现代的激荡

传统与现代的激荡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张弢
出品人:
页数:252
译者:
出版时间:2016-3
价格:65.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509781852
丛书系列:新闻传播史探索文丛
图书标签:
  • 歌谣运动
  • 民间文学
  • 报刊
  • 传统文化
  • 现代文明
  • 文化冲突
  • 文化融合
  • 思想碰撞
  • 历史反思
  • 社会变迁
  • 价值观念
  • 文化传承
  • 时代精神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通过对歌谣运动的研究揭示了倡导新文化运动的知识分子在“反封破旧”之外关注传统的一面,从而使其形象更加符合历史真实;从歌谣运动中的音乐缺失出发,思考文化传承中的遗憾,以及弥补这种遗憾的方法和途径;关注政府权力在文化传播方面的正负能量,并思考了如何科学运用政府权力传递正能量的问题,以期望对今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帮助。

作者简介

张弢

江苏扬州人,博士,副教授,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并留校任教。

目录信息

绪 论/1
第一章 历史回眸:现代报刊发起并支持的歌谣运动/20
第一节 歌谣运动以报刊为阵地掀起风潮(1918~1925年)/21
第二节 歌谣运动与报刊疏离影响受限(1928~1930年)/35
第三节 歌谣运动再受报刊关注之际遭遇战乱(1936~1937年7月)/44
第二章 内容考察:现代报刊中的传统歌谣/57
第一节 民间歌谣成为报刊内容的一部分/59
第二节 民间歌谣的报刊呈现/72
第三节 民间歌谣研究方法和思路的报刊呈现/86
第三章 角色分析:歌谣运动中的不同社会群体/98
第一节 普通民众从传播主体的地位上隐退/99
第二节 知识分子成为歌谣运动的传播主体/106
第三节 政府对歌谣运动传播活动的限制与引导/124
第四章 以报为媒:歌谣运动传播活动中的关系剖析/137
第一节 报刊是歌谣运动的主要传播媒介/137
第二节 以报刊为中介的社会群体关系分析/150
第三节 以报刊为中心的传播模式分析/161
第五章 歌谣运动的反思与启示/169
第一节 从歌谣运动看到更符合历史真实的先进知识分子群像/170
第二节 从音乐元素的缺失看文化保护中永远的遗憾/179
第三节 从对文化传播的掌控看政府权力的科学运用/191
结 语/204
附录一:表格/206
附录二:图/207
附录三:歌谣索引/209
附录四:歌谣运动大事年表/211
附录五:北京大学校长启事/213
附录六:北京大学征集全国近世歌谣简章/214
附录七:本会征集全国近世歌谣简章/216
附录八:《歌谣》周刊发刊词/218
附录九:《歌谣》周刊复刊词/220
附录十:《民俗》发刊词/224
附录十一:《民风周刊》发刊词/226
附录十二:《民风周刊》刊发中国民俗学会征文启/229
附录十三:《民风周刊》刊发征集歌谣启事/230
参考书目/231
一 连续出版物/231
二 专著/231
三 期刊论文/238
后 记/240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sad,它明明白白地告诉我:鲁迅一向反对仿拟民谣创作。OKfine 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很少人认为博士论文能够很轻松完成,不少师兄弟写着写着就开始思考生与死的问题” 笑死我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评分

来补一个细评。新闻传播史视角下的“歌谣运动”,主要考察了报刊与“歌谣”之间的关系,指出歌谣运动能够持续进行并收录将近一万多首歌谣是与报刊分不开的。这一方面有赖于前期的《歌谣》杂志、后期以中山大学为中心的《民俗》杂志,这两个杂志主要是通过大量保存民间歌谣、附上相关注释和研究,以促进民俗研究的学科化发展;而《晨报》副刊对于歌谣的重视则无疑打开了“歌谣运动”的大众面向。 进而在历史的脉络中,梳理了以报刊为主要载体的歌谣运动是如何变动发展的。 史料很丰富,尤其是附录部分简直是论文救星。但同样的,内容上互有重复,论述逻辑不够清晰,显得杂乱。

评分

来补一个细评。新闻传播史视角下的“歌谣运动”,主要考察了报刊与“歌谣”之间的关系,指出歌谣运动能够持续进行并收录将近一万多首歌谣是与报刊分不开的。这一方面有赖于前期的《歌谣》杂志、后期以中山大学为中心的《民俗》杂志,这两个杂志主要是通过大量保存民间歌谣、附上相关注释和研究,以促进民俗研究的学科化发展;而《晨报》副刊对于歌谣的重视则无疑打开了“歌谣运动”的大众面向。 进而在历史的脉络中,梳理了以报刊为主要载体的歌谣运动是如何变动发展的。 史料很丰富,尤其是附录部分简直是论文救星。但同样的,内容上互有重复,论述逻辑不够清晰,显得杂乱。

评分

来补一个细评。新闻传播史视角下的“歌谣运动”,主要考察了报刊与“歌谣”之间的关系,指出歌谣运动能够持续进行并收录将近一万多首歌谣是与报刊分不开的。这一方面有赖于前期的《歌谣》杂志、后期以中山大学为中心的《民俗》杂志,这两个杂志主要是通过大量保存民间歌谣、附上相关注释和研究,以促进民俗研究的学科化发展;而《晨报》副刊对于歌谣的重视则无疑打开了“歌谣运动”的大众面向。 进而在历史的脉络中,梳理了以报刊为主要载体的歌谣运动是如何变动发展的。 史料很丰富,尤其是附录部分简直是论文救星。但同样的,内容上互有重复,论述逻辑不够清晰,显得杂乱。

评分

来补一个细评。新闻传播史视角下的“歌谣运动”,主要考察了报刊与“歌谣”之间的关系,指出歌谣运动能够持续进行并收录将近一万多首歌谣是与报刊分不开的。这一方面有赖于前期的《歌谣》杂志、后期以中山大学为中心的《民俗》杂志,这两个杂志主要是通过大量保存民间歌谣、附上相关注释和研究,以促进民俗研究的学科化发展;而《晨报》副刊对于歌谣的重视则无疑打开了“歌谣运动”的大众面向。 进而在历史的脉络中,梳理了以报刊为主要载体的歌谣运动是如何变动发展的。 史料很丰富,尤其是附录部分简直是论文救星。但同样的,内容上互有重复,论述逻辑不够清晰,显得杂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