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魏晉緣情詩審美經驗研究

漢末魏晉緣情詩審美經驗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武漢大學齣版社
作者:趙瓊瓊
出品人:
頁數:264
译者:
出版時間:2015-12-1
價格:36.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7159181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魏晉
  • 緣情詩
  • 漢末
  • 漢末魏晉
  • 詩歌
  • 文學史
  • 審美學
  • 緣情
  • 文化史
  • 情感研究
  • 古典詩詞
  • 文學批評
  • 魏晉風度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以漢末魏晉蔚為主流的緣情詩作為獨立的研究單元和研究對象,結閤思想史與文論史背景,係統地研究緣情詩産生、發展、成型以及式微的過程,分析其感物緣情的審美經驗模型,辨明其詩學史、美學史意義和局限,力圖對緣情詩和詩緣情論進行全麵研判與閤理定位,劃定緣情在中國詩學史以及中國美學史上的適用範圍和解釋限度。

著者簡介

趙瓊瓊,女,1984年齣生,河南洛陽人。2012年畢業於浙江大學,獲哲學博士學位。現任教於昆明理工大學社會科學學院,主要從事中國古典美學與詩學研究。

圖書目錄

第一章緒論
一、研究緣起
二、研究對象和方法
三、文獻綜述
1.詩歌史研究
2.詩緣情研究
第二章緣情詩前史
一、《詩經》抒情的公共性傾嚮
1.創作與結集的非個人化目的
2.公共情感與抒情主人公的缺席
3.公開傳播與公共文本定性
二、《楚辭》個體抒情的自覺
三、從言誌到緣情:漢詩的轉摺意義
1.時序悲嘆和感傷基調
2.私人化真情實感的齣現
3.五言徒詩逐漸成形
第三章《古詩十九首》與感物緣情模式的形成
一、普世情感的個體化錶達
二、抑比興與性彆角色技術
1.性彆角色換位與情感節奏的形成
2.性彆角色個體性的自覺與選擇權能
3.性彆角色同時並存與詩歌當下性品格之凸顯
三、情景組織:棄比興而尊物感
1.《古詩十九首》的情景結構
2.棄比興而尊物感
3.感物緣情模式的奠定
第四章建安詩歌:言誌與樂府體的迴歸和改造
一、英雄主義悲情
二、樂府徒詩化與徒詩樂府化
三、緣情詩題材、體類的拓展
1.遊仙詩的抒情化
2.遊宴詩與時序悲感
3.雜詩的詩學史意義
第五章玄學對緣情詩的雙重影響
一、玄學與魏晉崇情思潮
二、玄言入詩與緣情詩主題的變化
1.情與理兩種主題的糾葛
2.時序主題玄理化
三、太康感物詩的審美分析
1.感物詩概說
2.情物特點及二者之關係
3.物感與物色辨:兼論緣情詩與山水詩的關係
四、玄風所被與緣情詩的式微
第六章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滄海遺珠,對於玄言詩的論述很啓發人

评分

滄海遺珠,對於玄言詩的論述很啓發人

评分

滄海遺珠,對於玄言詩的論述很啓發人

评分

滄海遺珠,對於玄言詩的論述很啓發人

评分

滄海遺珠,對於玄言詩的論述很啓發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