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市規劃史(第二版)

南京城市規劃史(第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國建築工業齣版社
作者:蘇則民
出品人:
頁數:569
译者:
出版時間:2016-1
價格:168.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112183395
叢書系列:吳良鏞院士主編·人居環境科學叢書
圖書標籤:
  • 城市規劃史
  • 南京
  • 研究適用
  • 南京城市規劃史
  • 城市規劃
  • 曆史研究
  • 南京
  • 地理
  • 建築
  • 城市發展
  • 規劃史
  • 第二版
  • 學術著作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蘇則民編著的《南京城市規劃史(第2版)》記述瞭南京從遠古時期一直到清末的漫長歲月裏的成長、發展演變過程。著重論述瞭六朝、南唐、明朝三個時期的都城規劃史。南京是體現以《管子》為代錶的“天材地利”規劃思想的典型。本書結閤南京“龍盤虎踞”的山水形勝,著重分析瞭古代南京的都城規劃特色。

南京在我國近代史上占有重要而突齣的地位。本書記述瞭南京城市走嚮近代化和引進西方規劃設計思想、方法的過程。詳細介紹瞭《首都計劃》和《首都大計劃》等總體規劃,中山陵園等詳細規劃和建築設計,以及以呂彥直為代錶的中國近代第一代規劃師、建築師們在規劃、設計中體現中國傳統所作的卓有成效的探索。

本書按時序敘述瞭新中國成立以後至改革開放以前南京城市規劃曆史的具體內容;對改革開放以後南京的規劃工作作瞭概括性的綜閤敘述,並對有特點的重要內容——城市空間發展規劃理念、傳承曆史文脈彰顯城市特色、城市規劃編製體係和規劃管理法製化等四個方麵,分節作瞭較為詳細的闡述。

著者簡介

蘇則民,1937年9月1日齣生於浙江嵊州。1961年清華大學建築係本科畢業,後為清華大學建築係研究生,師從吳良鏞教授,1965年畢業。高級城市規劃師,特許注冊規劃師。

現任南京城鄉規劃委員會委員,南京市城鄉規劃委員會技術審查委員會委員。

曾任南京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南京市規劃局局長、南京市建設委員會主任,南京市第十一屆人大常委會城鄉建設委員會主任;南京曆史文化名城研究會會長。

主要論文:《天安門廣場規劃和改建的經驗探討》,《分區規劃和城市規劃編製程序》,《南京城市規劃》(編入《中國大百科全書·建築·園林·城市規劃》),《把握特色,在現代化建設中保護曆史文化名城》,《城市規劃的深化與規劃管理的強化》,《大城市的發展與控製——南京城市總體規劃修訂的思考》,《關於我國城市規劃體係問題的思考》,《城市環境與城市現代化——以南京為例》,《城市規劃編製體係新框架研究》等;閤作主編《中國城市地圖集》(中國地圖齣版社)等。

組織並參與編製南京市主城分區規劃,獲建設部優秀設計項目二等奬;在南京市城市總體規劃(1991~2010)的編製工作中任中心組組長;參與南京市城市總體規劃(1991~2010)調整工作;參與南京老城保護與更新規劃編製。

圖書目錄

吳良鏞先生緻作者的信
“人居環境科學叢書”緣起
《南京城市規劃史稿古代篇·近代篇》序
前言
緒論
0.1 龍盤虎踞——山川形勢
0.2 古城興衰——戰略區位
0.3 天材地利——規劃理念
0.4 曆史傳承——城市特色
0.5 藉鑒探索——規劃體係
第1篇 龍盤虎踞吳頭楚尾
第1章 遠古洪荒
1.1 地理位置
1.2 地質特徵
1.3 地形地貌
1.4 南京先民
第2章 先秦勾吳
2.1 原始聚落:北陰陽營遺址
2.2 遠古傳說:薑雷方山封侯
2.3 夏、商、西周
2.4 春鞦戰國
2.5 “吳頭楚尾”
第3章 秦漢秣陵
3.1 秦
3.2 西漢
3.3 東漢
第2篇 六朝繁華南北交融
第4章 六朝建康
4.1 定都、偏安、沿襲
4.2 “大建康”
4.3 都城
4.4 宮城
4.5 外郭
4.6 園林、宅邸
4.7 壇廟、陵寢
4.8 石刻
4.9 小結:都城建設的繼承與創新——南北交融的結果
第3篇 南唐復興承前啓後
第5章 隋唐丹陽
5.1 隋
5.2 唐
第6章 南唐金陵
6.1 楊吳與南唐
6.2 楊吳金陵
6.3 南唐江寜
6.4 寺院、陵寢
6.5 小結:前承六朝後啓明代
第7章 南宋行都
7.1 北宋江寜府
7.2 南宋建康府
7.3 水陸交通及造船業
7.4 寺廟、陵墓
7.5 廂坊、鎮市
第8章 元代集慶
8.1 集慶路與“南颱”
8.2 集慶路城
8.3 交通運輸
8.4 佛寺
8.5 鎮市
第4篇 明都輝煌規劃傑作
第9章 明朝南京
9.1 “國初三都”
9.2 應天府與京師
9.3 都城
9.4 皇城
9.5 宮城
9.6 外郭
9.7 壇丘、寺廟、園林
9.8 陵寢
9.9 城鎮
9.10 小結:古代城市規劃的傑齣範例
第10章 清朝江寜
10.1 江寜府
10.2 南京與《紅樓夢》
10.3 江寜行宮
10.4 秦淮河、孑L廟及貢院
10.5 民居及園林
10.6 門東、門西
10.7 村鎮
第5篇 近代民國中西結閤
第11章 晚清洋務
11.1 近代史的發端
11.2 太平天國天京
11.3 城市近代化的起步
第12章 民國首都
12.1 政治中心
12.2 城市近代化
12.13 都市主要計劃
12.4 細部計劃
12.5 市政公共設施專項規劃
12.6 建築風格
12.7 規劃管理
12.8 抗日戰爭時期的南京
12.9 小結:民國南京城市規劃的時代價值
第6篇 全新時代麯摺前行
第13章 過渡時期
13.1 過渡時期總路綫
13.2 改造舊南京
13.3 初步規劃
13.4 詳細規劃和專項規劃
13.5 規劃管理
第14章 道路探索
14.1 對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
14.2 “大躍進”形勢下的南京城市建設
14.3 區域規劃和縮減調整規劃
14.4 外圍城鎮規劃
14.5 詳細規劃和專業規劃
14.6 規劃管理
第15章 十年內亂
15.1 十年內亂
15.2 內亂中的南京
15.3 輪廓規劃
15.4 居住區規劃
15.5 專業規劃
15.6 規劃管理
第7篇 改革開放探索創新
第16章 改革開放
16.1 綜述
16.2 城市空間發展規劃理念:圈層式城鎮群體一都市圈一多中心、開敞式
16.3 傳承曆史文脈彰顯城市特色:曆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
16.4 規劃編製體係:總體規劃一分區規劃一詳細規劃
16.5 規劃管理法製化
16.6 小結:對城市規劃工作的探索
結語
附錄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