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诗词经典:诗词格律》共四章:第一章介绍诗词格律的一些基本概念,包括韵、四声、平仄、对仗等;第二章分别讲解律诗、绝句、古体诗的诗律;第三章讲词律,分为词的种类、词谱以及词韵、词的平仄与对仗三小节;第四章讲诗词的节奏及其语法特点。书后附录《诗韵举要》、《词谱举要》。此次再版又增加了一篇《诗律余论》,是《中华传统诗词经典:诗词格律》出版后,作者对诗律部分内容的补充。
《中华传统诗词经典:诗词格律》第一部分,选入了《中国语言学的继承和发展》、《积极发展中国的语言学》,表达了作者对中国语言学发展方向的思考。第二部分是汉语语法研究的学术论文,显示了作者立足于汉语的语言事实,从汉语语法研究的实际问题出发,借鉴西方语言学理论的研究特色。第三部分是汉语音韵研究,特别是汉语上古音研究的学术论文。第四部分是关于汉语词汇语义学的学术论文,表达了作者既充分尊重传统训诂学,又主张把训诂学发展为汉语词汇语义学的学术思想。
王力(1900~1986),广西博白人。我国著名语言学家,中国现代语言学的重要奠基者和开拓者,汉语史学科的创立者。他具有深厚的国学研究根基,又经历了系统的西方普通语言学训练。立足汉语,融会古今中外是王力学术研究的一贯风格,为学界树立了一种典范。他的《中国音韵学》、《中国现代语法》、《中国语法理论》,《中国语法纲要》、《古代汉语》、《汉语史稿》、《中国语言学史》、《同源字典》等大量学术著作和教材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极大地丰富了中国语言学的宝库。
最近几年,对唐诗、对宋词有一种宗教般的情结,虽没有象《红楼梦》中的香菱那样废寝忘食,但在闲暇时间总会诵读一会。面对良辰美景时,确实有了想吟诗的冲动,但只限于吟诵古人的诗,自己想作却终不能如愿。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的说法,就像陕西这边用荞麦...
评分在普通话四声中,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及去声。 古代“平声”这个声调在普通话中分化为阴平及阳平,即所谓第一声、第二声。 古代“上声”这个声调在普通话中一部分变为去声,一部分仍是上声。上声是现代汉语拼音的第三声。 古代“去声”这个声调在普通话中仍是去声,即第四声。...
评分家中有一本被我泛滥的79年6月印的书。记得小时候,对着附录的词牌乱填一气。填的时候对的是古籍出版社的《诗词新编》里的韵。现在想来,本来就是毛头小孩,又何必拘泥平仄韵调呢....
评分这本书是凑单时无意看到的,一见作者是王力,小时候语文书里的那个大脑门头像跃然眼前,赶紧下单。 而其实,我完全不懂诗词,也不像很多人从小熟记,对唐诗宋词能够脱口而出。我只知道一二声是平声,三四声是仄声;颔联颈联对仗,对仗要词性相同,不能重复用字;对联上联要仄音...
评分标题其实不用长,内容才是最重要的 读了这本书我有许多关于毛泽东的感想 我何以能评价毛泽东 只能让他遗忘在风中 哎呦,不错哦 韵脚就出来了哦 你妹啊,评论到底要多少才够
是这本书截至目前最新的版本吧 特殊年代的产物 开口闭口毛主席
评分王力老师简直贯穿了我大学的文学部分
评分王力老师简直贯穿了我大学的文学部分
评分很通俗简要的讲义。诗词的平仄、用韵、对仗的问题,尤其是律诗中的粘对、孤平的禁忌以及拗救等。本书的局限大概在于案例过度关注mao诗词了,其实问题不大哈哈。
评分好好的一本书 长满了毛。这是为了给毛拍马屁吗?我认为恰恰相反。王力是一个披着狼毛的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