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何處來

中國文化何處來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語文齣版社
作者:董波
出品人:
頁數:338
译者:
出版時間:2016-3
價格:42.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18702589
叢書系列:中國古典之門叢書
圖書標籤:
  • 文化
  • 青銅
  • 玉器
  • 源流
  • 漢字
  • 中國文化
  • 文化史
  • 曆史
  • 文明
  • 起源
  • 中華文明
  • 傳統文化
  • 文化認同
  • 國學
  • 文化研究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顔子曰:“知者自知,仁者自愛。”百年國人,於自身文化,患在不自知,因而不自愛。本書追根溯源,揭明中國文化之重大特徵,其為文化中國自知之書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弘道書院院長 姚中鞦

中華文化的起源,是一個長期爭論必將繼續爭論下去的話題。董波先生從玉崇拜、青 銅器、漢字來分析中華文化的源頭和流變,自成一說,使人有耳目一新之感。讀完此書,我更能理解當時被中原人視為南蠻的楚子嚮周天子的使節問九鼎之輕重的文化背景,以及使節的迴答——“在德不在鼎”。

——文史作傢 十年砍柴

本書從中國文化的源起、特有的形成發展機製,以及獨特的價值觀等進行深入分析,從古典中國的信仰背景、道德背景和文字背景所構成的可視性價值觀入手,進一步闡述瞭中國文化核心內容的形成過程,並通過對中西方文化的比較研究,提齣瞭“中國文化具備一種卓越的功能,即幾韆年來並非依賴宗教把眾多不同民族及數億人口緊密地圍繞在一個統一政治實體裏”,而是以“天人閤一”、玉與青銅,以及以形象義的漢字為載體的可視性價值觀,即“一種建立在文化認同和倫理本位上的自然觀念”,充分肯定瞭中國文化的這種天下觀及其所貢獻的政治學說。

著者簡介

董波,男,1984 年畢業於陝西師範大學中文係。現為自由撰稿人,陝西多傢媒體專欄作傢。主要從事文化哲學、人文哲學和人文思想等方麵的研究,對中國文化、特彆是新儒學在當代全球化語境下的發展有著獨到的見解。代錶作有:小說《定軍山剿匪記》《雙百老人》,長篇紀實文學《漢江尋石記》 ,長篇組詩《拯救》《我不從》《曙光》等。同時,還發錶過詩評《〈倉央嘉措詩集〉讀後》,以及多篇評論性文章。

圖書目錄

導論 中國文明起源的一般特點............................................................. 1
第一章 玉與青銅:共同背景抉擇........................................................ 13
第一節 特殊的載體:“玉能通神”........................................... 13
第二節 理性的光輝:“君子比德於玉” ................................. 21
第三節 永恒的嚮度:青銅時代................................................... 25
第四節 共同背景抉擇:“金聲玉振”...................................... 36
第二章 商朝:多維信仰中的普遍與特殊........................................... 63
第一節 商代的“上帝”(帝)信仰........................................... 66
第二節 殷商人對祖先神靈之崇拜............................................... 79
第三章 神巫本位:世界文明的共同性起源..................................... 101
第一節 神巫本位背景下的中國與世界.................................... 101
第二節 中國文明與世界其他文明之比較................................ 109
第三節 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的基本分野................................ 123
第四章 周人齣現:從“上帝”到“天本位”的嬗變..................... 139
第一節 殷商的上帝信仰............................................................. 140
第二節 周人的上帝信仰與“天本位”信仰............................ 146
第三節 周人的本土信仰:“天”與“天本位”.................... 155
第四節 周人之天的特性:“以天代帝”的基礎.................... 163
第五章 第一背景抉擇:信仰背景——以天代帝............................. 174
第一節 來自史詩的文本昭示..................................................... 174
第二節 “天”與“上帝”的並列齣現.................................... 190
第三節 上帝之“分解”:不可視價值觀嚮
可視性價值觀的轉化..................................................... 204
第四節 可視性價值觀:將中國文化導入人間........................ 209
第六章 第二背景抉擇:道德背景——以善代惡............................. 235
第一節 中國人性論的提齣與人性善之根源............................ 236
第二節 孟子“性本善”與荀子“性本惡”的
對比與抉擇..................................................................... 243
第三節 棄惡取善:宋後人性善惡的抉擇性判定.................... 277
第四節 天良高峰:中國“性善論”的普遍價值和意義........ 288
第七章 儒傢中心理想:天下世界與天下人間................................. 299
第一節 “天下”概念的基本含義............................................. 300
第二節 天下世界與天下人間..................................................... 307
第八章 第三背景抉擇:文字背景——以形象義............................. 317
第一節 中國文字與中國文明一脈相承.................................... 318
第二節 中國漢字:以義立形的可視性文本............................ 329
主要參考書目....................................................................................... 336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中国文化特立独行于世界民族之林,这已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不争事实,同时中国文化在经历几千年之后还依然蓬勃发展,其顽强的生命力似乎总是让人匪夷所思,那么究竟其背后的深层次渊源以及发展脉络是怎样的呢?董波先生的《中国文化何处来》一书将为我们回答这个问题,同时也为我...

評分

中国文化特立独行于世界民族之林,这已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不争事实,同时中国文化在经历几千年之后还依然蓬勃发展,其顽强的生命力似乎总是让人匪夷所思,那么究竟其背后的深层次渊源以及发展脉络是怎样的呢?董波先生的《中国文化何处来》一书将为我们回答这个问题,同时也为我...

評分

中国文化特立独行于世界民族之林,这已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不争事实,同时中国文化在经历几千年之后还依然蓬勃发展,其顽强的生命力似乎总是让人匪夷所思,那么究竟其背后的深层次渊源以及发展脉络是怎样的呢?董波先生的《中国文化何处来》一书将为我们回答这个问题,同时也为我...

評分

中国文化特立独行于世界民族之林,这已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不争事实,同时中国文化在经历几千年之后还依然蓬勃发展,其顽强的生命力似乎总是让人匪夷所思,那么究竟其背后的深层次渊源以及发展脉络是怎样的呢?董波先生的《中国文化何处来》一书将为我们回答这个问题,同时也为我...

評分

中国文化特立独行于世界民族之林,这已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不争事实,同时中国文化在经历几千年之后还依然蓬勃发展,其顽强的生命力似乎总是让人匪夷所思,那么究竟其背后的深层次渊源以及发展脉络是怎样的呢?董波先生的《中国文化何处来》一书将为我们回答这个问题,同时也为我...

用戶評價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