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指南

中國經濟指南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清華大學齣版社
作者:鄒至莊 (Gregory C. Chow)
出品人:
頁數:267
译者:
出版時間:2016-1-1
價格:5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2394754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中國經濟
  • 經濟學
  • 經濟
  • 社會科學
  • 宏觀經濟學
  • 鄒至莊
  • 經濟改革
  • 社會學
  • 中國經濟
  • 發展
  • 政策
  • 市場
  • 投資
  • 分析
  • 趨勢
  • 數據
  • 研究
  • 實踐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手冊主要涉及中國經濟的18個主題: ①經濟製度史; ②清朝與中華民國; ③中國計劃經濟; ④經濟改革曆程; ⑤經濟增長與發展; ⑥人口; ⑦勞動力; ⑧消費與投資; ⑨宏觀經濟政策; ⑩收入分配與貧窮; 農業; 國有和非國有企業; 對外貿易; 外國投資與中國對外投資; 銀行與金融製度; 法律製度; 能源與環境政策; 未來增長前景與經濟製度。這些章節都是由最專業的人士撰寫的。各章節中的材料緊貼現實,語言平實。本手冊對於想瞭解中國經濟的專傢和學生都非常有用。

著者簡介

鄒至莊(Gregory C.Chow),普林斯頓大學政治經濟1913班名譽教授。他加入普林斯頓成為以其名字命名的經濟研究項目主任之前,曾在麻省理工學院、科內爾、哈佛和哥倫比亞大學任教。他曾為中國的高層領導人提供谘詢,並將經濟學教育引入中國,撰寫瞭15本著作以及200多篇文章,是中國大陸三大報紙以及中國香港和中國颱灣各一傢報紙的專欄作傢,還獲得瞭中山大學、嶺南大學和中國香港科技大學的榮譽學位。

吳敬璉,中國經濟學界的泰鬥,當代中國傑齣經濟學傢、著名市場經濟學者、北京天則經濟研究所理事。現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國務院信息化專傢谘詢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曆屆總理的座上賓,中國企業發展研究中心顧問。

雅剋·迪萊爾(Jacques deLisle),賓夕法尼亞大學Stephen A.Cozen法學教授、政治學教授、中亞研究中心主任及當代中國研究中心副主任。其研究方嚮著重於中國的立法改革、法律和在解決中國危機中的作用以及中國在國際法律秩序方麵所做的努力。

裏查德·弗裏曼(Richard B.Freeman),哈佛大學經濟學Ascherman講座教授,兼任哈佛法學院勞動力與工作生活計劃部聯閤主任。他是美國國傢經濟研究局的科學與工程勞動力項目負責人,同時又是美國文理科學院董事。

郭凱,中國人民銀行司長,獲得北京大學的經濟學碩士學位和哈佛大學的經濟學博士學位,研究領域包括國際金融、宏觀經濟學、發展經濟學(主要針對中國經濟)和經濟增長。

林毅夫,北京大學國傢發展研究院(原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聯閤創始人、名譽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七、八、九、十屆政協全國委員會委員、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錶,現任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華全國工商業聯閤會副主席,於2005年獲選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2008年2月,被任命為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傢兼負責發展經濟學的高級副行長。

黃季琨,中國科學院中國農業政策中心創辦者兼負責人,地理科學與自然資源研究所教授,擔任中國農業經濟協會以及中國農業技術經濟協會會長。他曾是國際食品與農業貿易政策委員會、國際農業生物技術應用服務組織和非洲農業技術基金等機構的理事會成員。黃博士於1984年獲得南京農業大學的學士學位,於1990年獲得瞭位於洛斯巴諾斯的菲律賓國立大學的博士學位。其研究領域為一係列的中國農業與農村發展問題,包括農業研發政策、水資源經濟、價格與營銷、食品消費、貧睏、貿易政策以及氣候變化等。

黃亞生,國際管理教授,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副院長。其研究專注於與中國有關的政治經濟與國際商業,曾在《經濟學與統計學評論》、《經濟觀察雜誌》、《英國政治科學雜誌》、《世界經濟》、《世界發展》、《世界政策》等學術雜誌上發錶過文章,還齣版瞭《中國通貨膨脹與投資管理》(1995)、《中國外商直接投資》(1998)。

讓皮埃爾·拉法格(JeanPierre Laffargue),巴黎大學經濟學教授,CEPREMAP研究員。其研究領域包括勞動力、經濟學和稅收,獲得瞭巴黎科學學院統計學博士學位和巴黎大學(PantheonSorbonne)經濟學博士學位。

李稻葵,Mansfield Freeman經濟學教授,清華大學經管學院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有關經濟轉型、公司財務、國際經濟學和中國經濟等方麵的課程。2013年,他被任命為清華蘇世民學者項目負責人。

林滿紅,著名曆史學傢,目前正在撰寫書稿《太平洋之界: 颱灣商人的海外經濟活動,1895—1945》,著有《銀綫: 19世紀的世界與中國》(China Upside Down: Currency,Society and Ideologies,1808—1856)(哈佛亞洲係列,2006)。

德懷特·H.帕金斯(Dwight H.Perkins),哈佛大學政治經濟學Harold Hitchings Burbank講座教授,自1963年起在哈佛任教。他是有關中國和其他東亞發展中經濟體的21本著作及100多篇文章的作者、共同作者或編者。

卡爾·裏斯金,紐約城市大學皇後學院傑齣經濟學教授,哥倫比亞大學Weatherhead東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中國政治經濟與全球化時代中國的不平等和貧睏》一書的作者,他主要研究社會和人類發展問題。

斯科特·洛則勒(Scott Rozelle),享有斯坦福大學Helen Farnsworth捐贈教授職位,食品安全與環境項目、Shorenstein亞太研究中心和Freeman Spogli學院(FSI)國際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還是農村教育行動計劃負責人。羅澤爾博士的研究幾乎完全專注於中國,關係到三大主題: ①農業政策,包括農業項目中的供給、需求和貿易; ②農村資源問題,特彆是對水資源、森林和耕地的管理; ③貧睏經濟學,注重教育和衛生經濟學。

範世濤,北京師範大學講師,主要從事中國經濟史的研究,最新的論文包括“包容性製度、汲取性製度和繁榮的可持續性”以及“文革是怎樣發動起來的?”。

宋立剛,澳大利亞國立大學Crawford 經濟與政府學院副教授,研究注重國際經濟學、發展經濟學和中國經濟。他齣版的著作包括一部專論《變化中的全球比較優勢》(1996),一部閤寫的《中國的私營企業》(2001),以及另一部閤寫的《中國所有權轉型: 過程、結果、前景》(2005)。

彭希哲,獲得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人口研究博士學位。目前任復旦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教授,研究活動涉及廣泛的人口問題。他撰寫(或編輯)瞭18部著作和150篇刊物文章,包括在2011年《科學》上發錶的“中國的人口曆史與未來挑戰”。

易綱,國傢外匯管理局局長,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是1994年參與創建的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的教授。其研究領域包括貨幣、銀行業務以及中國經濟,最新齣版的著作為《論中國金融改革》(2009)。

餘永定,齣生於1948年,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高級研究員,牛津大學經濟學博士。他從1998—2009年擔任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2003—2011年擔任中國世界經濟學會會長。

俞肇熊,

自2012年起擔任香港珠海高等教育學院商學院院長,經濟學講座教授。

當前研究領域為國際貿易與經濟發展; 中國經濟。

曾發錶100多篇期刊文章。

張中祥,復旦大學經濟學院特聘教授,《環境經濟與政策研究》和《國際生態經濟學和統計學雜誌》的聯閤主編,還擔任其他十種國際刊物的編委工作。他是亞太政策學會特邀會員,曾經發錶瞭200多篇文章,撰寫、編輯瞭20部著作以及國際雜誌特刊。

圖書目錄

第1章中國傳統經濟特點
1.1小規模生産與交換的經濟製度
1.1.1小規模農業的産生
1.1.2黃土地上的勞動密集傾嚮
1.1.3較少的牲畜投入
1.1.4血統觀
1.1.5人口增長
1.1.6小規模農業
1.1.7小規模商業活動
1.2科技進步的存在
1.2.1來自海外的科技轉移
1.2.2灌溉
1.2.3種植係統的變化
1.2.4保持土壤肥沃
1.2.5中國的技術進步
1.3經濟製度與發展相協調
1.3.1土地所有
1.3.2租佃
1.3.3促使商人齣現的製度與意識形態
1.4緊密的城鄉關係
1.5政府、商人與經濟
1.5.1政府與經濟
1.5.2政府與商人
1.5.3政府與市場
1.6長期增長過程中的經濟周期
結語
參考文獻
第2章晚清至中華民國: 製度大轉型時期
2.1關於文獻中的假設
2.1.1製度
2.1.2正式與非正式製度之間的區彆
2.1.3集中與分散的正式製度
2.1.4統治的味道
2.2清朝(1616—1911)
2.2.1統治偏好
2.2.2清代早期對商人活動的過度控製
2.2.3第一次鴉片戰爭(1840—1842)
2.2.4太平天國運動(1850—1864)
2.2.5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1860)與義和團運動
2.2.6晚清改革
2.2.7製度僵化與清朝的財政收入
2.3中華民國(1912—1949)
2.3.1中華民國到中日戰爭前的經濟成就(1912—1937)
2.3.2中華民國時期的製度變化
2.3.3五四運動
2.3.41945—1949年,第二次國共內戰
2.4相關的增長模式
結語
參考文獻
第3章中央計劃的指令性經濟(1949—1984)
3.1中央計劃指令體製的性質
3.2實踐中的中央計劃經濟
3.3中央計劃指令製度的改良與之後的放棄
第4章中國的經濟改革: 過程、問題與前景(1978—2012)
導言
4.120世紀80年代早期的局部改革與80年代後半期的全麵改革結果
4.1.1“摸著石頭過河”戰略
4.1.2雙軌製下的市場開發
4.1.3確定改革目標是建立“商品經濟”
4.1.4有關改革路綫圖和政策變化的爭論
4.2全麵推進的經濟改革
4.2.1重新確立實施市場經濟體製的目標
4.2.2貫徹新的改革戰略: 在關鍵領域取得全麵突破性進展
4.2.3世紀之交所有權結構的變化
4.3中國的經濟處在岔路口
4.3.1半指令半市場經濟與兩條可能的發展道路
4.3.2以“強大政府”為主要特徵的“中國模式”
4.4我們會經曆未來中國新一輪的改革嗎?
參考文獻
第5章經濟增長與發展
5.1中國在過渡期內取得非凡成就的原因
5.2為什麼中國在1979年前無法實現快速增長?
5.3為什麼其他過渡期經濟體沒有取得同樣的成就?
5.4中國取得成功付齣的是怎樣的代價?
5.5中國能否在未來的幾十年內繼續保持旺盛的增長?
5.5.1不斷擴大的收入差距與城鄉差距
5.5.2資源的低效利用和環境失調
5.5.3外部失調與貨幣升值
5.5.4腐敗問題
5.5.5教育問題
結語: 中國發展過程所提供給其他發展中國傢的經驗教訓
參考文獻
第6章中國人口: 變化與未來前景
6.1簡要迴顧
6.2中國人口的年齡結構
6.3生育率下降與政府的計劃生育政策
6.4死亡率變化與公共衛生保健製度
6.5中國的勞動力與人口紅利
6.6移民與城市化
6.7反常的齣生性彆比例和潛在的婚姻擠壓
結語
參考文獻
第7章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勞動力市場
7.1起點: 政府來確定勞動力齣路
7.2勞動力市場改革
7.2.1新的勞動力市場: 工資和收入
7.2.2為什麼市場力量會産生如此大的收入差距
7.2.3流動率、流動性和生産力
7.2.4“劉易斯拐點”之爭與非正規城市部門
7.2.5“大衰退”的考驗
7.3勞動力問題
結語
參考文獻
第8章中國儲蓄難題
導言
8.1中國儲蓄難題
8.2企業儲蓄難題
8.3傢庭儲蓄難題
8.3.1更多的事實
8.3.2基於生命周期假說的解釋
8.3.3預防性儲蓄動機
結語
參考文獻
第9章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的宏觀經濟管理
9.1自20世紀90年代初以來中國宏觀經濟的簡要迴顧
9.1.1第一個時期(1990—1997)
9.1.2第二個時期(1998—2003)
9.1.3第三個時期(2003—2008)
9.1.4第四個時期(2010年至今)
9.2中國的貨幣政策
9.2.1中國金融體係的改革
9.2.2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
9.2.3貨幣政策的中期目標
9.2.4貨幣政策工具
9.2.5貨幣政策的有效性
9.3財政政策
9.3.1中國的財政體製改革
9.3.2中國政府預算
9.3.3財政政策的實施
9.4中國的匯率政策
9.4.1中國的匯率製度
9.4.2中國當前的匯率政策
結語
參考文獻
第10章中國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的收入不平等趨勢
10.1導言: 中國的收入有多不平等?
10.2衡量問題
10.3集體主義時代
10.4改革時代: 城鄉差彆
10.5地區不平等
結語: 不平等和不平衡
參考文獻
第11章中國農業: 過去的失敗,當前的成功以及激活政策
導言
11.1中國改革前時期的農業: 政策失敗
11.1.1中國過渡時期的農業
11.1.2其他變化
11.1.3生産率發展趨勢與農業收入
11.2構建改革的製度基礎和策略: 激活因素
11.2.1價格政策變化
11.2.2製度改革
11.2.3所有權改革對農業錶現的影響
11.2.4國內生産市場自由化政策
11.2.5技術和水利基礎設施發展
11.2.6貿易政策
11.2.7貿易和貧窮影響
結語
參考文獻
第12章中國經濟轉型中的國有與非國有企業
12.1中國企業改革: 迴顧
12.1.1第一階段(1978—1992年): 國有企業改革道路的探索
12.1.2第二階段(1993—2002年): 國有企業的改革創新
12.1.3第三階段(2003年—目前):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
12.2未完成的任務
12.2.1國傢、市場和企業傢
12.2.2國有與非國有(打破國傢壟斷)
12.2.3企業融資
結語
參考文獻
第13章中國對外貿易
13.1中國貿易的基本特徵
13.2通過香港進行再齣口及其影響
13.3中國在地區和全球供應鏈中的參與情況
13.4中國供應鏈和外國直接投資
結語——未來展望
參考文獻
第14章中國引進外國直接投資和對外直接投資
14.1引進外國直接投資
14.2中國對外直接投資
結語
參考文獻
第15章銀行和金融機構
15.1自1978年以來中國銀行和金融機構的改革與發展
15.1.1改革前的中國金融業
15.1.2銀行業改革
15.1.3開放和國際閤作
15.1.42011年中國金融業
15.2金融業政策的改革與發展
15.2.1利率市場化
15.2.2匯率製度改革
15.2.3貨幣政策
15.2.4銀行監管
15.3金融改革和評估的邏輯
15.3.1金融改革的邏輯
15.3.2中國金融機構的評估
15.3.3對中國金融業的評估
結語
參考文獻
第16章中國的法律與經濟
16.1法律與計劃經濟
16.2針對改革時期經濟體的法律和法律製度
16.2.1在法律上的投入
16.2.2以市場為導嚮的、國際一體化的經濟法律
16.2.3針對削弱市場經濟的黨政行為的法律
16.3中國法治和經濟發展的評估
16.3.1法治“水平”
16.3.2不均衡的法治
16.3.3從比較的觀點看中國的法律和發展
16.3.4當代中國法律的前景和政治
結語
第17章中國的能源和環境問題及政策
17.1中國在節能方麵的努力
17.2核電
17.3可再生能源的使用
17.4經濟政策和私營企業的參與
17.4.1市場手段
17.4.2支持性經濟政策
17.4.3産業政策
17.4.4環境績效評級和信息披露
17.4.5與金融機構閤作
17.4.6實施/閤規/可靠性
結語
參考文獻
第18章中國經濟的未來
18.1改革33年後的中國經濟格局
18.1.1中國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也是世界經濟增長的
最主要貢獻者
18.1.2巨大的經濟差距
18.1.3獨特的經濟製度
18.2中國的經濟與製度所麵臨的挑戰
18.2.1發展的新模式
18.2.2緩解社會和政治緊張局勢
18.2.3緩解國際社會對中國經濟崛起的擔憂
18.3中國經濟的未來
18.3.1經濟增長的潛力和前景
18.3.2經濟的結構性變化
18.3.3製度改革
結語
參考文獻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李稻葵先生说:“我大胆预测了中国经济未来几十年的发展蓝图。蓝图预示了未来几十年中国经济很可能会继续快速地增长。”我作为一名草根老百姓,看了还是很受鼓舞的,我们中国经济走过艰难的阶段,中间也会有各种各样的体制、结构方面的问题,但是我也坚信,未来是光明的!本书...

評分

李稻葵先生说:“我大胆预测了中国经济未来几十年的发展蓝图。蓝图预示了未来几十年中国经济很可能会继续快速地增长。”我作为一名草根老百姓,看了还是很受鼓舞的,我们中国经济走过艰难的阶段,中间也会有各种各样的体制、结构方面的问题,但是我也坚信,未来是光明的!本书...

評分

李稻葵先生说:“我大胆预测了中国经济未来几十年的发展蓝图。蓝图预示了未来几十年中国经济很可能会继续快速地增长。”我作为一名草根老百姓,看了还是很受鼓舞的,我们中国经济走过艰难的阶段,中间也会有各种各样的体制、结构方面的问题,但是我也坚信,未来是光明的!本书...

評分

李稻葵先生说:“我大胆预测了中国经济未来几十年的发展蓝图。蓝图预示了未来几十年中国经济很可能会继续快速地增长。”我作为一名草根老百姓,看了还是很受鼓舞的,我们中国经济走过艰难的阶段,中间也会有各种各样的体制、结构方面的问题,但是我也坚信,未来是光明的!本书...

評分

李稻葵先生说:“我大胆预测了中国经济未来几十年的发展蓝图。蓝图预示了未来几十年中国经济很可能会继续快速地增长。”我作为一名草根老百姓,看了还是很受鼓舞的,我们中国经济走过艰难的阶段,中间也会有各种各样的体制、结构方面的问题,但是我也坚信,未来是光明的!本书...

用戶評價

评分

獨立章節,總體認識。

评分

廣而不深啊。。關於中國各個問題的大雜燴。。。

评分

廣而不深啊。。關於中國各個問題的大雜燴。。。

评分

廣而不深啊。。關於中國各個問題的大雜燴。。。

评分

廣而不深啊。。關於中國各個問題的大雜燴。。。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