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太行山區祠神信仰研究

南部太行山區祠神信仰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國社會科學齣版社
作者:宋燕鵬
出品人:
頁數:237
译者:
出版時間:2015-12
價格:59.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16173114
叢書系列:中國社會科學博士後文庫
圖書標籤:
  • 民間信仰
  • 曆史
  • 民間信仰
  • 社會史
  • 宗教
  • 文化史
  • 宋燕鵬
  • 祠神
  • 南部太行山區
  • 祠神信仰
  • 民間信仰
  • 宗教研究
  • 山西地方文化
  • 太行山
  • 傳統習俗
  • 宗族社會
  • 信仰實踐
  • 文化傳承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是國內第一部有關唐宋金元時期華北區域祠神信仰的學術專著。

南部太行山區民間祠神信仰,屬於中國古代民間信仰的有機組成部分。在唐

代以前,南部太行山區民間祠神信仰卻並不興盛,錶現齣非常低迷的狀態。

進入唐代,憑藉巫覡存在的各類祠神信仰就如雨後春筍般異軍突起,趁勢填

補瞭晉東南民眾的信仰空間。本地的祠神信仰在唐宋金元時期都經曆瞭一個

興起與傳播的過程,自然神也普遍被人格化,上古帝王在唐宋金時期也得到

重新演繹。

本書通過對成湯、二仙和崔府君三個祠神信仰個案的考察,可以獲得一

些一般性認識:信仰的興起往往依靠巫覡的力量;信仰的傳播需要很多因素,

其中最主要的是靈驗的頻度和程度;每座祠廟多為一定範圍內的村落所共同

信奉,構成瞭祠廟信仰分布的日常模式;各地的信仰組織和模式並不完全一

緻,但都為本地長期傳承;以地方耆老和士人為主的群體,開始對地方文化

資源有意進行整閤,由此進一步鞏固瞭地方心理認同,“同鄉”關係網絡在

祠廟發展過程中有重要作用。祠廟的每一次重修,都是地方社會凝聚心理認

同的有效手段。通過祠廟重修,我們能夠看到宋元以來華北區域的地方社會

逐漸成形的過程。

著者簡介

宋燕鵬,男,曆史學博士,副編審,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齣版社曆史與考古齣版中心副主任。2012年11月-2014年1月任馬來亞大學中文係、馬來西亞華人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社會兼職有: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理事,中國唐史學會、中國宋史研究會、中國元史研究會、中國民俗學會、中國社會史學會、中國中外關係史學會、中國華僑曆史學會、中國東南亞研究會、中國海外交通史研究會、國際人類學與民族學聯閤會(IUAES)會員。主要研究中國古代社會史、馬來西亞華人史。著有《籍貫與流動:北朝文士的曆史地理學研究》(2011)、《馬來西亞華人史:權威、社群與信仰》(2015),在國內外期刊上發錶有關中國史、馬來西亞華人史的學術論文50餘篇。主持國傢社會科學基金、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特彆資助、麵上資助)、中國僑聯年度項目等各級各類課題10餘項。

圖書目錄

緒 論
第一節選題意義和研究現狀
一 選題意義
二 國內外研究現狀述評
第二節區域社會史視野下的中國古代民間信仰
第三節第三節 南部太行山區地理風俗概述
第四節唐以前南部太行山區的祠神信仰
一 《魏書·地形誌》與《水經注》中的南部太行山區祠廟
二 十六國至唐代南部太行山區的神靈事跡
第一章 南部太行山區祠神信仰的興起:潞州
第一節 地方神靈
一 九天聖母廟
二 會應王(五龍神)
三 靈湫廟
第二節地域神靈
一 李靖廟(靈顯王、靈澤王)
二 靈貺王(三嵕廟)
第二章 南部太行山區祠神信仰的興起:澤州
第一節 地方神靈
一 神農廟(炎帝祠)
二 總聖仙翁廟
三 浮山廟(女媧廟)
四 顯聖王廟(白龍廟)
第二節 地域神靈
一 玉皇廟
二 關聖廟
三 龍堂(龍王祠)
四 廣禪侯廟
第三章由帝王到雨神:成湯信仰的興起與傳播
——南部太行山區祠神信仰個案研究之一
第一節 成湯信仰中心的變化
第二節 成湯信仰在澤州之傳播
一 成湯信仰在陽城縣之傳播
二 成湯信仰在晉城縣之傳播
三 成湯信仰在陵川縣之傳播
四 成湯信仰在沁水縣之傳播
第三節成湯信仰在潞州之傳播
第四節第四節 成湯信仰在懷州之傳播
小結
第四章由仙女到孝女:二仙信仰的興起與傳播
——南部太行山區祠神信仰個案研究之二
第一節唐末:壺關縣二仙的靈跡
第二節後周:陵川縣對二仙來曆的演繹
第三節 北宋:壺關對二仙的闡釋及本廟的賜額與獲封
一 北宋初年:壺關本廟對二仙的闡釋
二 北宋末年:壺關縣對二仙本廟賜額與封號之獲得
第四節 北宋後期:二仙信仰在晉城縣之錶現
第五節 金代:二仙傳說在陵川縣的巨大變異
第六節 金元時期二仙信仰在南部太行山區的傳播
一 二仙信仰在高平之傳播
二 二仙信仰在懷州之傳播
三 二仙信仰在其他地區之傳播
小結
第五章由清官到神靈:崔府君信仰的興起與傳播
——南部太行山區祠神信仰個案研究之三
第一節 北宋:崔府君信仰的突然興起
第二節 金代:崔府君信仰在華北的傳播
第三節 “泥馬渡康王”:崔府君信仰在南宋的演繹
第四節 元代:崔府君信仰在華北的傳播
一 崔府君信仰在河北南部的繼續興盛
二 偷梁換柱:潞州崔府君與磁州崔府君形象的閤一
三 崔府君信仰在山西各地之傳播
四 崔府君信仰在山東之傳播
五 崔府君信仰在河南之傳播
小結
餘 論
徵引文獻
索引
後 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彌補瞭我國關於華北民間信仰相關研究的一部分空缺 這一點值得肯定 但似乎過分注重對於信仰傳播的研究 另外資料很多 但論證過少不太清晰 可能是受西方學者影響

评分

易素梅的博士論文也是研究這個地區的女性祠神

评分

易素梅的博士論文也是研究這個地區的女性祠神

评分

彌補瞭我國關於華北民間信仰相關研究的一部分空缺 這一點值得肯定 但似乎過分注重對於信仰傳播的研究 另外資料很多 但論證過少不太清晰 可能是受西方學者影響

评分

易素梅的博士論文也是研究這個地區的女性祠神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