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給側改革

供給側改革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東方齣版社
作者:滕泰
出品人:
頁數:304
译者:
出版時間:2016-1-1
價格:4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06089012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經濟
  • 管理
  • 改革
  • 商業
  • 曆史
  • 供給側
  • 修行
  • 2018
  •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 經濟學
  • 中國經濟
  • 政策分析
  • 改革開放
  • 經濟發展
  • 宏觀經濟
  • 産業升級
  • 高質量發展
  • 新常態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2015 年11 月10 日,總書記在深改組會議上提齣要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11 月19 日國務院發布瞭關於促進“新供給新動力”的有關文件,12 月18 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大創新,是適應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後綜閤國力競爭新形勢的主動選擇,是適應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必然要求”。

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支持各地、各部門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落到實處,已經成為一個迫切的任務。而本書的齣版就是一個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嚮深入、落到實處的嘗試。我們希望告訴那些熱心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政府官員和企業傢,改善供給結構的根本齣路,一方麵在於加快資源從供給老化行業的退齣速度,另一方麵在於加快培育新供給,形成新動力。去産能、去庫存、老供給的轉型,與新供給、新需求、新動力的形成,仿佛是嚮同一個方嚮並肩而行的兩條河流——隻有這兩條河流匯閤的那一天,纔意味著中國經濟轉型的真正成功。

這本集體著作的齣版,是為瞭讓讀者更深刻地瞭解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齣的具體背景——2010 年以來,以蘋果産業鏈為代錶的新供給引領美國經濟反彈復蘇,而中國經濟卻由於太多産業處於供給成熟和供給老化階段而連續五年下行。盡管在各種新産品、新模式、新業態等新供給的引領下,我國經濟也即將觸底迴穩,但是供給結構老化依然是當前經濟運行的主要矛盾,隻有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纔能引領中國經濟開啓增長新周期。

從長期來看,中國經濟增長乏力的主要原因仍是供給側抑製。結閤新供給主義經濟周期的運行規律,中國經濟下行的原因是太多産業處於供給成熟和供給老化階段,這些階段的要素供給自身不能創造等量的需求。因此保持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的根本齣路在於更新供給結構,大力發展知識産業、信息産業、文化産業、金融産業及其他社會服務業等軟財富行業,同時在傳統硬財富製造業上培育更多的軟價值。因此,中國應抓住有利時機,下決心擴大減稅力度,並且進一步從供給側深化改革,提高金融供給,降低資金成本;提高土地供給效率,降低資源成本;提高勞動供給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提高製度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創新效率,降低技術成本,以降低企業成本為起點的新供給改革,將推動中國經濟開啓新一輪上升周期。

著者簡介

滕泰:萬博新經濟研究院院長,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兼職教授。代錶作有《新財富論》、《財富的覺醒》、《民富論——新供給主義百年強國路》、《軟財富》等。2012年11月發錶《新供給主義宣言》,2015年11月曾硬要參加李剋強總理召開的國務院經濟形勢座談會,並做《從供給側改革,全麵降低企業成本,開啓經濟新周期》的匯報。

範必:國務院研究室綜閤研究司巡視員,2011年被聘為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特邀研究員。主要從事宏觀經濟、能源、環境等方麵公共政策和經濟體製改革方麵的研究。曾任職於國傢發展改革委員會政策研究室、國傢計劃委員會投資研究所,有二十多年從事政策研究的經曆。近年齣版瞭《中國能源政策研究》(中英文)、《建設生態文明的美好傢園》、《世界能源新格局》等專著。在國內專業期刊上發錶瞭七十多篇論文。曾獲得“全國青年優秀社科成果奬”,多次獲全國發展改革委員會、國務院研究室、國傢能源局、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成果一、二、三等奬。

圖書目錄

序言一 打造新動能 奠定新基石 杜躍進/ 001
序言二 改造中國供給體係 提高全要素生産率 宋寜 / 005
前言 如何讓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落到實處 滕泰/ 011
理論篇
一、新供給主義經濟學 滕泰 / 003
(一)新供給經濟學的核心理論概述 / 003
(二)新供給主義經濟學創立的現實背景 / 005
(三)新供給經濟周期,新供給創造新需求 / 010
(四)放鬆三大供給約束,迅速提高短期經濟增長率 / 013
(五)解除對五大財富源泉的供給抑製,提高長期經濟增長潛力 / 016
(六)從庫茲涅茨增長到熊彼特增長,重啓斯密增長模式 / 019
(七)以“優化供給結構、提高供給效率”為重點的房價、物價
政策 / 023
(八)以“供給要素貢獻和邊際報酬”為核心的收入分配機製 / 025
(九)新供給主義經濟學與古典供給學派、新自由主義等的重大
區彆 / 026
二、促進新供給形成新動力是過剩産能的正確退齣方式 滕泰 劉哲 / 033
(一)産能過剩是供給老化的必然結果 / 033
(二)去産能的政府作用:兩個誤區和兩個著力點 / 035
(三)過剩産能的最終退齣方式:促進新供給形成新動力 / 037
三、供給側改革的經濟學邏輯 滕泰 張海冰 / 042
(一)供給與需求的關係:傳統經濟學如何區分? / 042
(二)供給在與需求的關係中處於主導地位 / 045
(三)供給不能創造自身等量的需求 / 047
(四)供給側改革的經濟學邏輯——恢復供給自動創造需求的條件 / 050
四、要素市場改革是供給側改革的重要領域 範必 / 053
五、“供給側改革”勢在必行 李佐軍 / 058
(一)正確理解供給側改革 / 058
(二)為何要推進供給側改革 / 060
(三)供給側改革的理論依據 / 062
(四)中國當前推進供給側改革的特殊背景 / 064
(五)推進供給側改革的七大著力點 / 065
(六)推進供給側改革應避免的六個誤區 / 067
六、推進供給側改革 政府應避免“父愛主義” 方晉 / 069
七、六新供給支持中國經濟升級 邵宇 / 074
(一)新技術和新産品 / 074
(二)新模式,新組織,新業態 / 076
(三)新製度 / 076
八、中國經濟下行的基礎判斷與復蘇戰略 黃誌淩 / 082
(一)理論分析與實際數據顯示:需求總量約束並不成立 / 082
(二)三大需求數據疲弱都有供給抑製的影子,背後的根源都是供需結構性矛盾 / 087
(三)提升供給能力,增加有效供給的宏觀調控思路越來越清晰 / 094
(四)需要進一步深化的幾點認識 / 096
九、以全麵減稅為起點,新供給改革開啓經濟增長新周期 滕泰 / 102
(一)宏觀稅負過重,八成企業盼減稅 / 102
(二)低赤字的發債條件,中國有實力擴大減稅 / 103
(三)減稅發債,藉力未來,一箭三雕 / 104
土地與資源篇
十、加快能源供給結構性改革 範必 / 109
(一)能源領域突齣問題:諸多矛盾源於市場化改革滯後 / 109
(二)能源體製基本判斷:多重體製亞型復閤體 / 111
(三)能源體製改革方法論:“鏈式改革”代替“點式改革” / 112
(四)能源體製改革難點:如何將國企與改革相銜接 / 114
(五)能源結構調整方嚮:構建優質經濟清潔安全的供應體係 / 117
十一、建立競爭性油氣供應體係 範必等 / 120
(一)全球油氣格局與中國麵臨的問題 / 120
(二)製約油氣行業健康發展的體製原因 / 121
(三)油氣體製改革目標思路和基本原則 / 124
(四)油氣體製改革政策建議 / 125
(五)油氣體製改革實施步驟 / 129
(六)油氣體製改革成效預期 / 130
十二、以改革創新持續釋放土地紅利 董祚繼 / 133
(一)推進土地審批製度改革,保障穩增長項目及時落地 / 133
(二)創新城鄉土地開發利用製度,拓展建設發展空間 / 135
(三)完善土地有償使用製度,遏製産業用地成本上升 / 136
(四)探索城鄉土地整治機製,搭建穩增長、調結構新平颱 / 138
(五)推進農村土地製度改革,激活農村資源資産 / 139
十三、供給側改革:土地政策已經發力 唐健 / 142
(一)配閤宏觀經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加新興産業新業態用地
供給 / 143
(二)清理閑置土地,盤活存量土地 / 144
(三)促進房地産用地開發及轉換用途,消化庫存 / 145
(四)鼓勵市場主體參與土地開發的政策 / 146
(五)土地製度改革釋放集體建設用地的潛力,喚醒沉睡的農村
土地 / 147
十四、農村改革和現代農業發展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關係的幾點
思考 李國祥 / 149
(一)農村土地改革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之間的關係 / 149
(二)農村金融改革創新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之間的關係 / 152
(三)現代農業發展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之間的關係 / 158
製度與管理篇
十五、深化製度改革,發掘供給潛力 滕泰 / 165
(一)製度改革是財富創造的源泉 / 165
(二)如何形成富有財富活力的製度供給 / 166
(三)中國供給側改革的製度潛力 / 168
十六、國企改革纔是貨真價實的供給側改革 張文魁 / 172
十七、國有企業在“供給側改革”中的地位與使命 李錦 / 177
(一)“供給側改革”的齣發點: 搞好企業,增加新型供給 / 177
(二)國企改革頂層設計貫穿新供給經濟學的思想 / 179
( 三)“供給側改革”與國企市場化的曆史藉鑒 / 181
(四)新供給經濟周期與國企“三個一批”的高度吻閤 / 183
(五)國企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從消化過剩産能開始 / 185
( 六 )政府支持國企供給側改革,從減低成本開始 / 187
(七)國企“三架發動機”是“供給側改革”強大動力 / 188
( 八) 供給側改革需要完成“三個轉化” / 190
十八、自貿試驗區與供給側改革:以製度供給、法治供給為開放條件下的大
眾創業、萬眾創新保駕護航 張湧 / 192
(一)製度創新、製度供給是自貿區有彆於開發區的核心使命 / 193
(二)解放和發展生産力是評判自貿區改革成敗的重要標準 / 193
(三)簡政放權、放管結閤、優化服務是自貿區供給側改革的重點 / 195
(四)法治保障程度、風險防控水平有多高,自貿區開放程度就可能有多大 / 200
資本與金融篇
十九、消除金融供給抑製 範必 / 205
(一)取消銀行貸款規模管理 / 205
(二)擴大企業債券發行自主權 / 207
(三)嚴格界定政策性與商業性業務 / 211
二十、從衍生品角度看金融市場在供給側改革中的積極作用 徐藝泰 邢兆鵬 李帆 / 217
(一)金融在經濟生活中的作用是多元的,金融既服務於國民財富創造,同時也創造國民財富 / 217
(二)金融領域供給側改革的重點在於提高金融市場效率,擴大金融有效供給 / 219
(三)平穩有序發展金融衍生品市場是解除金融抑製、增加金融供給的有效手段 / 220
(四)發展金融衍生品市場,擴大金融有效供給:美國的經驗和日本的教訓 / 223
(五)發展金融衍生品市場、擴大金融有效供給的政策建議 / 228
二十一、我國“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思考 陳道富 / 230
(一)我國“融資難”“融資貴”現象 / 231
(二)“融資難”“融資貴”的係統解釋 / 235
(三)“融資難”“融資貴”的對策思考 / 238
技術與創新篇
二十二、研究供給問題必須考慮全球産業變革大背景 胥和平 / 245
(一)中國經濟麵臨問題的大背景, 是全球産業的根本性變革 / 245
(二)要從本質上把握中國的供給和需求關係 / 246
(三)供給側改革,關鍵是創新 / 247
二十三、以“為中國人製造”(Made for China)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著力點 李東紅 / 249
(一)供給側改革的重要路徑:從“中國製造”到“為中國人製造” / 249
(二)供給側改革的兩個著力點:以新供給創造新需求和以新供給滿足現有需求 / 251
(三)如何確保供給側改革落地 / 253
二十四、供給側改革背景下中國流通業的發展機遇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 / 257
(一)供給側改革要從整個供應鏈的角度去考慮,零售業本身也是供給側 / 258
(二)供給側改革要鼓勵流通行業的發展 / 259
人口與勞動篇
二十五、創新驅動與分配驅動結閤為經濟持續發展提供動力 褚福靈 / 265
(一)經濟發展的動力來自有效供給與有效需求的結閤,來自創新驅動與分配驅動的結閤 / 265
(二)堅持宏觀引導與微觀激勵結閤,堅持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與降低勞動力成本結閤 / 267
二十六、重生命周期消費規律,建住房醫養一體化市場 楊燕綏 / 270
(一)生命周期假說與消費規律 / 270
(二)構建住房醫養一體化有效消費市場 / 273
(三)結論與建議 / 276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自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后,供给侧改革一词就迅速成为国民热词,不但在各级政府的文件里、会议上频频出现,而且在网络上也成为民众的热搜词之一。但这供给侧改革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很多人,包括那些开口闭口谈它的官员也未必就懂。正是出于普及供给侧...  

評分

自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后,供给侧改革一词就迅速成为国民热词,不但在各级政府的文件里、会议上频频出现,而且在网络上也成为民众的热搜词之一。但这供给侧改革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很多人,包括那些开口闭口谈它的官员也未必就懂。正是出于普及供给侧...  

評分

在去年11月10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词马上成了一个热频词。何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跟“供给侧改革”可以在同一意义上使用,只不过前则更强调供给...  

評分

对供给侧改革的多维思考 ——评滕泰范必等合著《供给侧改革》 2010 年以来,以苹果产业链为代表的新供给引领美国经济反弹复苏,而中国经济却因太多产业处于供给成熟和供给老化阶段连续五年下行。尽管在各种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等新供给的引领下,中国经济即将触底回稳,...

評分

改革需要持久的坚持与调整 评《供给侧改革》 自从阶级斗争退出社会主要矛盾的位置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指出“我们现阶段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  

用戶評價

评分

知識是要不斷梳理和更新的以應對不斷變化的外部環境…凱恩斯到薩伊

评分

短期經濟刺激的需求管理宏觀政策凱恩斯主義在目前的中國經濟下滑長期預期中麵臨挑戰,起源於70年代的供給主義實踐裏根撒切爾主義是可以看到的宏觀經濟政策選擇。滕泰的新供給主義提齣從人力,資源,資本,管理,創新等供給要素齣發,釋放供給約束,是供給側改革的核心,不同智囊機構闡述瞭各要素改革的具體路徑和步驟,由於是匯編,存在良莠不齊,思路不統一的情況,整體對未來政策走嚮有藉鑒意義。

评分

知識是要不斷梳理和更新的以應對不斷變化的外部環境…凱恩斯到薩伊

评分

喧囂,浮躁,知識分子不見良心

评分

喧囂,浮躁,知識分子不見良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