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法的當代傳承與弘揚

習慣法的當代傳承與弘揚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
作者:高其纔
出品人:
頁數:540
译者:
出版時間:2015
價格:9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0221182
叢書系列:國傢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
圖書標籤:
  • 社會學
  • 法學
  • 道教
  • 瑤族
  • 民間信仰
  • 民俗
  • 工具書
  • 習慣法
  • 法律史
  • 法理學
  • 中國法
  • 傳統法律
  • 法律文化
  • 法學研究
  • 法律傳承
  • 法治
  • 社會規範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以廣西壯族自治區金秀瑤族自治縣為對象,以個案活動為研究對象,通過參與式觀察等田野調查方法,全麵探討習慣法的現實錶現和當代傳承,分析習慣法在當代中國社會的積極功能。全書分為上篇“傳承篇”、中篇“弘揚篇”、下篇“吸納篇”共三篇。上篇著重展示“打茅標”、藉貸、婚姻、互助等當代社會民事關係、社會交往、糾紛解決中的習慣法,揭示固有習慣法的現代傳承。中篇著重展示“眾節”“做社”等當代社會公共生活、群體關係中的習慣法,描述習慣法的當今形態和現代生命力。下篇著重展示地方國傢權力機關、司法機關、行政機關等對習慣法的肯定、認可、運用,探討國傢對習慣法的現實態度。全書突齣現實性、追求全麵性。

著者簡介

高其纔,男,漢族,1964年9月齣生,浙江省慈溪市人。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法理學、法社會學的教學、研究工作。著有《中國習慣法論(修訂版)》(中國法製齣版社2008年)、《中國少數民族習慣法研究》(清華大學齣版社2003年)、《瑤族習慣法》(清華大學齣版社2008年)、《多元司法——中國社會的糾紛解決方式及其變革》(法律齣版社2009年)、《桂瑤頭人盤振武》(中國政法大學齣版社2013年)、《鄉土法學探索》(法律齣版社2015年)、《法理學(第三版》(清華大學齣版社2015年)、《法社會學》(北京師範大學齣版社2013年)、《野行集----與法有緣三十年》(法律齣版社2011年)、《跬步集——五十自述》(中國政法大學齣版社2014年)等。主編“中國司法研究”書係、“習慣法論叢”“鄉土法傑”叢書。

圖書目錄

導言 1
上篇 傳承篇
章 保留至今的物權習慣法——六巷“打茅標”考察報告 11
一、固有的物權習慣法 12
二、物權習慣法的內容 15
三、物權習慣法的效力 23
四、違反物權習慣法的責任 29
五、結語 33
第二章 沿襲傳統的藉貸習慣法——以六巷鄉六巷村門頭屯為考察對象 34
一、藉貸的一般原則 34
二、藉貸的具體規範 35
三、小結 38
第三章 延續至今的交換習慣法 39
一、交換的原則 39
二、交換的主體 41
三、交換的對象 43
四、交換的程序 44
五、交換的協議 47
六、交換的效力 47
簡短的結語 48
第四章 鸞凰相舞:傳承至今的婚姻習慣法——以六巷鄉六巷村上古陳屯覃振官與盤和珍婚姻締結為考察對象 50
一、婚製規範 50
二、訂婚規範 52
三、結婚規範 53
四、離婚規範 58
五、結語 61
第五章 男女平等的分傢析産習慣法 63
引言 63
一、分傢原則 63
二、分傢程序 66
三、分傢內容 70
四、分傢效力 71
簡短的結語 73
第六章 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瑤族互助習慣法——以六巷鄉幫傢屯趙成坤傢互助建房為例 74
一、固有的瑤族互助習慣法 75
二、市場經濟條件下瑤族互助習慣法的內容 81
三、市場經濟條件下瑤族互助習慣法的存在因素 87
四、市場經濟條件下瑤族互助習慣法的變化 91
五、結語 93
第七章 承襲古風的公共事務習慣法——以六巷村下古陳屯為考察對象 94
一、基本原則 94
二、主要規範 95
三、總結與思考 97
第八章 懷念與安慰:全麵保留的喪葬習慣法——以六巷鄉六巷村泗水屯為例 98
一、厚葬的葬製規範 98
二、嚴格的葬儀規範 100
三、重情的葬禮規範 103
四、當今喪葬習慣法的變化 106
第九章 基本傳留的山子瑤度戒習慣法——以2013年10月20~22日長垌鄉滴水村田盤屯李國明度戒為考察對象 109
一、主體規範 110
二、組織規範 112
三、行為規範 115
四、儀式規範 119
五、簡短的結語 123
第十章 潑糞阻止建房與傳統習慣法——以大樟鄉三古村快圍屯的一起名譽侵權案為考察對象 124
一、引言 124
二、建房潑糞起糾紛 125
三、尊重習慣解糾紛 126
四、總結與思考 128
第十一章 掛紅習慣法的現代運用——金秀鎮共和村百林屯一起婚外男女關係糾紛的處理 130
一、固有的瑤族掛紅習慣法 130
二、當今瑤族地區的掛紅習慣法 132
三、金秀瑤族掛紅習慣法的現代運用 139
四、當代瑤族掛紅習慣法的內容和功能 146
五、結語 151
第十二章 當今瑤山的神判習慣法——以六巷鄉同仁屯一起燒香賭咒堵路糾紛為考察對象 152
一、引言 152
二、神判的條件規範 154
三、神判的程序規範 158
四、神判的效力規範 161
五、神判習慣法的基礎 167
六、結語 170
中篇 弘揚篇
第十三章 村規民約中的瑤族習慣法——以六巷鄉為考察對象 173
一、引言 173
二、作為村規民約基礎的瑤族習慣法 174
三、村規民約的製定與瑤族習慣法 182
四、村規民約的內容與瑤族習慣法 185
五、違反村規民約的處罰方式與瑤族習慣法 197
六、村規民約的實施與瑤族習慣法 202
七、村規民約與國傢製定法的協調 204
八、結語 207
第十四章 金秀第一塊新石牌——長垌六架石牌的議訂和完善 212
一、六架屯新石牌的議訂背景 213
二、六架屯新石牌的議訂過程 216
三、六架屯新石牌的修改、完善 223
四、六架屯新石牌的發展趨勢 233
第十五章 發揚傳統:1991年金秀鎮六段屯的新立石牌 238
一、固有的六段石牌 238
二、1991年六段屯新立石牌 241
三、六段屯新石牌的影響 244
四、結語 250
第十六章 重續石牌習慣法傳統——2004年門頭屯的新立石牌 252
一、固有的門頭屯石牌 252
二、古舊石牌被毀 254
三、重新樹立石牌 255
四、接續石牌傳統 257
五、小結 259
第十七章 傳承至今的山子瑤村老製度——以六巷鄉幫傢屯為考察對象 261
一、固有的幫傢村老製 261
二、村老村主的産生 262
三、村老村主的職責 264
四、村老村主的權利與義務 266
五、村老製的未來發展 267
六、簡短的結語 270
第十八章 幫傢的“眾節”習慣法——以2009年二月初一六巷鄉幫傢屯“眾節”為考察對象 271
一、固有的“眾節”習慣法 271
二、當代的“眾節”習慣法 273
三、“眾節”習慣法的功能和發展 288
四、結語 293
第十九章 現代化進程中的瑤族習慣法——以三江鄉甲江村郎龐屯“做社”為考察對象 295
一、“做社”的曆史淵源 296
二、“做社”的現實活動 302
三、“做社”:現代化進程中的思考 306
四、結語 321
第二十章 當今民間廟宇的運作習慣法——以羅香龍軍老山盤皇廟為考察對象 322
一、組織規範 323
二、運行規範 326
三、財務規範 333
四、結語 335
第二十一章 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的金秀瑤族石牌製保護 336
一、石牌製的現代價值 337
二、石牌製的瀕危狀況 339
三、石牌製的保護內容 341
四、石牌製的六架實踐 343
下篇 吸納篇
第二十二章 尊重與吸納:瑤族固有習慣法的現代價值——以《大瑤山團結公約》的議訂為考察對象 349
引言 349
一、尊重:《大瑤山團結公約》的精神與瑤族固有習慣法 350
二、采納:《大瑤山團結公約》的議訂與瑤族固有習慣法 352
三、確認:《大瑤山團結公約》的內容與瑤族固有習慣法 357
簡短的結語 361
第二十三章 金秀瑤族自治縣自治立法與習慣法的吸納、弘揚 363
一、自治立法確認保持和改革自己風俗習慣的自由 364
二、自治立法對習慣法的吸納 364
三、自治立法對習慣法的弘揚 367
四、自治立法對習慣法的限製、否定 368
五、總結與思考 369
第二十四章 國傢審判機關對習慣法的尊重 372
一、瞭解習慣法規範 372
二、運用習慣法規範 374
三、邀請瑤老調處糾紛 377
第二十五章 人民法院對習慣法的認可——以一起返還罰款糾紛案的審理為考察對象 381
一、處罰 382
二、起訴 387
三、駁迴 392
四、上訴 395
五、審理 397
六、認可 401
七、接受 407
八、思考 410
第二十六章 習慣法在人民調解中的運用——以一起相鄰排水糾紛調解為例 415
一、相鄰排水起糾紛 416
二、釋法按約達共識 420
三、遵俗守規止紛爭 425
四、良善規範宜弘揚 428
五、小結 431
第二十七章 人民調解員如何對待習慣法——起誤砍林木賠償糾紛調解過程實錄 433
一、共坐一室進行糾紛調解 434
二、互諒互讓達成調解協議 436
三、區分案情對待傳統規範 438
第二十八章 農村社區建設與習慣法——以金秀鎮和平村林香屯為考察對象 440
一、以瑤族固有石牌自治為基礎建設林香社區 441
二、藉鑒石牌條規議定林香社區村規民約 448
三、吸納習慣法基本內容進行林香社區建設 452
四、采用習慣法實施機製保障林香社區建設 456
五、結語 459
結語 習慣法的當代傳承與弘揚 461
一、地方政府與習慣法的弘揚 461
二、民間力量與習慣法的弘揚 470
三、鄉土法傑與習慣法的當代傳承 472
四、教化培育與習慣法的弘揚 480
五、總結與思考 484
附錄一 國傢司法對習慣法的限製、否定 486
附錄二
索引
後記 510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