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眩年代

晕眩年代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四川人民出版社
作者:[德]菲利普·布罗姆
出品人:
页数:400
译者:彭小华
出版时间:2016-1
价格:5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2009750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历史
  • 一战史
  • 文化史
  • 社会
  • 文化
  • 政治
  • 社会史
  • 菲利普·布罗姆
  • 晕眩
  • 年代
  • 时间
  • 迷失
  • 记忆
  • 探索
  • 心理
  • 现实
  • 幻觉
  • 存在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20世纪之交到一战前的世界是个什么样子?

是什么促成了一场世界大战的爆发?

《晕眩年代:1900-1914年西方的变化与文化》

编辑推荐:

1900年的巴黎世界博览会,都展出了些什么稀罕物?

玛丽•居里的好奇心是如何被激发出来的?

伦琴的神秘发现预示了什么?

为什么说卢瑟福的人生始于新西兰的土豆农场?

为什么说爱因斯坦激进的时空相对性和马赫的认识论印象派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亲缘关系?

爱迪生的第一次电椅实验为何不算成功?

为什么英国人广泛相信“白人的承担”及英国人的历史使命之说?

那个年代,同性恋是令人谈之色变的话题?

谋杀13人的惊悚事件成了德国及其他国家的头条新闻,为何罪犯瓦格纳却没有被判死刑?

1914年的萨拉热窝事件为何被称为是“最卑鄙的谋杀”?

内容提要:

20世纪早期的欧洲:一个漂浮不定的世界,一个期待新事物却又恪守传统的矛盾交织时代。当时的主要议题是:恐怖主义、全球化、移民、消费主义以及道德价值的坍塌和超级大国之间的对抗。

20世纪不是诞生于索姆河的战壕或者帕斯尚尔战役——而是诞生于一战之前那令人眩晕的十四年。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出现了最终与旧世界秩序有着悲剧性矛盾的新秩序。也是在这十几年里,全世界都感受到了工业革命带给政治和个人的影响:人们逃离乡村及传统身份的改变,使城市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科学创造了新可能性的同时,又带来了背离传统的梦靥;教育转变了千百万人的观念;批量生产的物品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产业劳工要求分享政治权力;女性试图改变社会地位及两性关系的结构,进而争得话语权……

从1900年巴黎世界博览会体现的对新世纪的巨大希望,到1914年哈布斯堡大公在萨拉热窝被谋杀,菲利普•布罗姆逐年记录了这个非凡的时代。在这幅灾难前夕华丽而动荡的图景中,在这个新世纪的舞台上,首相与农民、无政府主义者与女演员、科学家与精神病患者交相出现,生动地呈现了20世纪初期的奇观、恐惧和忧虑。

作者简介

菲利普•布罗姆出生于汉堡,在维也纳和牛津接受史学训练。他是记者、广播员,经常为欧洲和美国的报刊杂志写文章。著有《拥有与持有:收藏家与收藏的温馨历史》和《百科全书:理性在荒诞年代的胜利》。

目录信息

序言
一 1900年: 电机和处女
二 1901年: 更换卫兵
三 1902年: 俄狄浦斯王
四 1903年: 奇异的冷光
五 1904年: 皇帝陛下和莫雷尔先生
六 1905年: 冲天怒气
七 1906年: 无畏舰与焦虑
八 1907年: 梦想与愿景
九 1908年: 女士们的石头
十 1909年: 快速机器崇拜
十一 1910年: 人性变了
十二 1911年: 人民的宫殿
十三 1912年: 生育问题
十四 1913年: 瓦格纳之罪
十五 1914年: 最卑鄙的谋杀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原文结构应该不错 可惜翻译简直太垃圾了 看得我头疼 浪费了一本好书 四川人民出版社的译本都不敢买了

评分

还蛮有意思的,看看同样的时间里西方国家在干嘛。

评分

原文结构应该不错 可惜翻译简直太垃圾了 看得我头疼 浪费了一本好书 四川人民出版社的译本都不敢买了

评分

很好的选题,从1900巴黎世博会到1914一战爆发前的欧洲,“昨日的世界”的辉煌奇观,恐惧与忧虑。但写的一般。

评分

原本是好书,但翻译确实立功了,不但读起来晦涩,同一个人名在前后出现时不一致的情况,竟然也出现了不止一两回。这个故事提醒我们,校对很重要,我自己也曾在一本书中把同一个段子使用两次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