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科普讀物為1979年諾貝爾物理奬得主,美國物理學傢史蒂文·溫伯格在1977年寫的一本暢銷書。此書被公認為科普讀物的裏程碑。也是最早關於探討宇宙起源的代錶作品。
宇宙在最初0.01秒、1秒、1分鍾或最初一年,是什麼樣子?早期宇宙在某時刻的溫度、密度和化學成分如何?《最初三分鍾》將揭秘宇宙爆炸的形態,詳細描述瞭一幅完全令人信服的宇宙起源圖,包括在大爆炸之後僅僅數秒或幾分鍾內齣現的詳細過程。
史蒂文·溫伯格,1979年諾貝爾物理學奬獲得者。美國理論物理學傢,得剋薩斯大學物理學和天文學教授。1954年畢業於康奈爾大學,後赴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理論物理研究所當研究生,1957年獲普林斯頓大學哲學博士學位。美國科學院院士。
来豆瓣的最初三分钟,把你添加进来了,我想也是中缘分。 宇宙起源研究不透的话可以来研究豆瓣。 这个课题太复杂了, 希望有人能一起研究 交流中 可能会发现秘密
評分这本是被评为改变世界的25本科普书之一,作者温伯格当然是个大大牛,这个自己可以度量。我之前一直没搞明白,为什么红移、蓝移这些能确定天体是离我们越来越远还是越来越近。这次算是弄懂了。其实,认真看完这本书,几本上有关大爆炸理论、以及当今宇宙学研究的一些最基本的研...
評分此书的源起是作者1973年在Harvard Science Center落成典礼上的一次演讲。它比较详细地描述了宇宙最初最初的三分钟(准确地说,是三分四十六秒)的六幅画面(限于成书时间,没有涉及暴胀理论)。书中也解释了为何直到1965年才发现宇宙3K各向同性的微波辐射背景。它提到了在科学...
評分来豆瓣的最初三分钟,把你添加进来了,我想也是中缘分。 宇宙起源研究不透的话可以来研究豆瓣。 这个课题太复杂了, 希望有人能一起研究 交流中 可能会发现秘密
評分这本是被评为改变世界的25本科普书之一,作者温伯格当然是个大大牛,这个自己可以度量。我之前一直没搞明白,为什么红移、蓝移这些能确定天体是离我们越来越远还是越来越近。这次算是弄懂了。其实,认真看完这本书,几本上有关大爆炸理论、以及当今宇宙学研究的一些最基本的研...
無用。這本科普讀物為1979年諾貝爾物理奬得主,美國物理學傢史蒂文·溫伯格在1977年寫的一本暢銷書。此書被公認為科普讀物的裏程碑。也是最早關於探討宇宙起源的代錶作品。
评分一定曾經有一個開始,一定曾經有一個無窮密度和無窮溫度的狀態,這個開始大約在第一個畫麵之前的0.01秒。
评分1.在某條件下,一個粒子就與宇宙一樣大;2.作者史蒂芬是1979年諾貝爾物理奬得主,此書是科普的裏程碑,介紹瞭宇宙在最初0.01秒、1秒、3分鍾,最初一年的樣子,早期宇宙在某時刻的溫度、密度和化學成分;3.紅移藍移現象,微波噪音背景,愛因斯坦相對論,引力波等等證明宇宙大爆炸的理論
评分一定曾經有一個開始,一定曾經有一個無窮密度和無窮溫度的狀態,這個開始大約在第一個畫麵之前的0.01秒。
评分在很大的程度上,宇宙都取決於大爆炸之後3分46秒內發生的一切。在這個極其重要的時間點,組成宇宙物質的基本“配方”,也就是質子和中子的比例最終確定瞭下來,從而也決定瞭氫和氦的數量,並最終決定瞭宇宙的演化方嚮。溫伯格證明,通過大爆炸理論,我們可以詳細地描繪齣這個過程中的每一個步驟,並相當準確地預言齣配方比例,而這一切隻需要建立在幾個簡單的假設上麵。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