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墓碑研究

中国墓碑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卢蓉
出品人:
页数:249
译者:
出版时间:2015-11
价格:6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977618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墓碑
  • 丧葬
  • 艺术史
  • 风水
  • 艺术
  • 考古
  • 魏晋南北朝
  • 雕刻
  • 中国墓碑
  • 墓葬文化
  • 碑刻艺术
  • 历史研究
  • 民俗学
  • 考古学
  • 传统礼仪
  • 石刻文献
  • 丧葬制度
  • 文化遗产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中国墓碑研究》以中国墓碑的历史沿革、文化形态、艺术特征为核心,力求从设计艺术学的角度对我国墓碑进行全面梳理、分析和深入研究,以期呈现它的肇始、演进、兴盛的整个过程,展示传统墓碑的文化价值、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

作者简介

卢蓉

女,1978年生,现为华侨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5年获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硕士学位,2013年获苏州大学设计艺术学(中国碑刻史方向)博士学位,2015至2016年在美国华盛顿大学做访问学者。

目录信息

导论破解忌讳:对“逝者名片”的探寻与观照
第一章生死并立:中国墓碑的历史沿革
第一节中国墓碑的历史渊源——滥觞阶段
第二节东汉墓碑——兴起阶段
第三节三国两晋南北朝墓碑——沉浮阶段
第四节隋唐墓碑——高峰阶段
第五节宋元明清民国墓碑——多元一体阶段
小结
第二章生命灵光:中国墓碑的文化形态
第一节中国墓碑的丧葬文化形态
第二节中国墓碑的阴宅风水文化形态
第三节中国墓碑的宗教文化形态
小结
第三章事死事生:中国墓碑的艺术解码
第一节中国墓碑的雕刻艺术
第二节中国墓碑的装饰艺术
第三节中国墓碑的铭文艺术
小结
第四章视野拓展:对中国当代墓碑现状的思考
第一节当代墓碑的发展现状
第二节传统墓碑文化在当代墓碑设计中的流失及思考
小结
结语神秘帷幕:凝固的记忆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中规中矩,马马虎虎,苏州大学博士毕业论文,估计是华人德指导,因为大量篇幅引用了《华人德书学文集》和《中国书法史·两汉卷》。 不过作为概览还是可以翻翻看的,没有原创,古文献功底也一般,但是倒是还是扎扎实实做了的,转引今人文献为多,穿插有一点古籍,从图片看,应该...

评分

中规中矩,马马虎虎,苏州大学博士毕业论文,估计是华人德指导,因为大量篇幅引用了《华人德书学文集》和《中国书法史·两汉卷》。 不过作为概览还是可以翻翻看的,没有原创,古文献功底也一般,但是倒是还是扎扎实实做了的,转引今人文献为多,穿插有一点古籍,从图片看,应该...

评分

中规中矩,马马虎虎,苏州大学博士毕业论文,估计是华人德指导,因为大量篇幅引用了《华人德书学文集》和《中国书法史·两汉卷》。 不过作为概览还是可以翻翻看的,没有原创,古文献功底也一般,但是倒是还是扎扎实实做了的,转引今人文献为多,穿插有一点古籍,从图片看,应该...

评分

中规中矩,马马虎虎,苏州大学博士毕业论文,估计是华人德指导,因为大量篇幅引用了《华人德书学文集》和《中国书法史·两汉卷》。 不过作为概览还是可以翻翻看的,没有原创,古文献功底也一般,但是倒是还是扎扎实实做了的,转引今人文献为多,穿插有一点古籍,从图片看,应该...

评分

中规中矩,马马虎虎,苏州大学博士毕业论文,估计是华人德指导,因为大量篇幅引用了《华人德书学文集》和《中国书法史·两汉卷》。 不过作为概览还是可以翻翻看的,没有原创,古文献功底也一般,但是倒是还是扎扎实实做了的,转引今人文献为多,穿插有一点古籍,从图片看,应该...

用户评价

评分

非常粗放的简述性质论著,主要从历史、文化和艺术层面陈述了中国墓碑的形成、发展与现状。但是,书中并没有完全按照学术规范,一些材料有出处,一些材料一带而过,未加注明;有些章节是之前学者研究的复述。而对墓碑材料本身,鲜有细节上的挖掘与思考。此外,本书的概念界定有问题,标题讲的是墓碑,但是述及墓志、纪念碑等形式的篇章也不少,整体来看过于宽泛,于是论述不精。

评分

资料合集,定价过高

评分

非常粗放的简述性质论著,主要从历史、文化和艺术层面陈述了中国墓碑的形成、发展与现状。但是,书中并没有完全按照学术规范,一些材料有出处,一些材料一带而过,未加注明;有些章节是之前学者研究的复述。而对墓碑材料本身,鲜有细节上的挖掘与思考。此外,本书的概念界定有问题,标题讲的是墓碑,但是述及墓志、纪念碑等形式的篇章也不少,整体来看过于宽泛,于是论述不精。

评分

第三章从艺术审美的角度谈墓碑(也拍摄了本章小节,见图2)。含石头选材、刻工、技法、样式、装饰等等。这里提下刻工,作者指出汉代为数不多的刻工书名受到了“物勒工名”制度的影响,作为一种奖惩监督机制(p.148)。还指出:“东汉对石工镌造工艺的重视程度超过对碑文撰者的要求”,并引清代叶奕苞《金石录补》卷二十七,“汉碑书撰人姓名多不著,而造碑之人时附碑末”。而后,魏晋南北朝石刻中刻工署名者寥寥;自唐代起,刻工署名明显增多。另有提到镌刻之前的书丹和后来的摩勒上石,书丹的历史早,追至甲骨文,后有曹魏《王基断碑》(断是指一般刻字,一般书丹但还未刻)等为证;勾勒法则到了梁隋时才有(p.154)。在碑制形态上,汉代还多一些,后来螭首龟趺则成了墓碑雕刻的主流,最具代表性(p.173),不过水平一直在进步。

评分

资料合集,定价过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