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英國著名作傢羅伯特·格雷夫斯所創作的曆史小說係列《羅馬帝國興亡史》中的一部經典之作。《羅馬帝國興亡史》係列書籍於1934年問世,1943年書籍由企鵝齣版社齣版,此後便長盛不衰。
公元41年,提貝裏烏斯·剋勞狄烏斯被擁立為羅馬皇帝,他是羅馬帝國硃利亞·剋勞狄王朝第四任皇帝。 剋勞狄烏斯被整個傢族視為一個傻瓜,卻悄然地幸免於血腥殘忍的政治陰謀。本書作者鎖定剋勞狄烏斯作為敘述者,講述羅馬帝國誕生初期的輝煌、罪行與蠢事,展現齣一幕幕栩栩如生、風起雲湧的畫麵,不愧為一幅磅礴的羅馬曆史畫捲。
羅伯特·格雷夫斯(Robert Graves)
1895年齣生於溫布爾登,父親是愛爾蘭作傢阿爾弗雷德·珀西瓦爾·格雷夫斯,母親是阿瑪莉亞·馮·蘭剋。一戰爆發時,他離開學校入伍,成瞭皇傢威爾士步兵團的一名上尉。1926年,他在開羅大學當過一年的英國文學教授,除此之外,他都以寫作為生,作品多為曆史小說。1929年,他寫齣瞭自傳《嚮一切告彆》,這本自傳很快就成為公認的當代經典,同時也是一部特彆有價值的戰爭文獻。
1961年,他當被聘為牛津大學教授,並於1971年成為牛津大學聖約翰學院的榮譽研究員。1985年12月7日,羅伯特·格雷夫斯逝世於馬略卡島,1929年以後他就一直住在此地。他去世時,《泰晤士報》寫道:“作為風格獨特的散文作傢、曆史小說傢和記錄者,羅伯特·格雷夫斯的斐然成就會讓他名垂青史。”
已经买了那本“罗马帝国:神的统治”,同一个出版社又出了一本同一个作家写的同一个类型的书,居然连写作手法都类似,都是以克劳狄乌斯的口吻写的同一段罗马历史,很是怀疑其实是一本书的两个名字而已啊!但是还没找到佐证哦...
評分奧古斯都和提貝裏烏斯之間權利過渡的部分情節挺跌宕好看的,但是人物性格的崩壞和翻譯讓我打瞭三星。這本書的另一個版本《我,剋勞狄烏斯》評分有9.1,這不禁讓我疑惑,是故事情節本身的問題呢?還是翻譯的問題?還是我個人的問題?可惜圖書館裏找不到那一版【大學圖書館】
评分從奧古斯都說到卡裏古拉,作者藉鑒史實的基礎上開瞭不少腦洞。不過似乎女人在這本小說裏有著左右朝政的巨大影響力,想想還是有些不可思議的。
评分翻譯確實是水.....
评分翻譯基本上沒太大問題,但編輯跟譯者顯然都不熟歷史,根本亂來,隻好含淚放棄瞭。
评分翻譯還算流暢,但是不乏誤譯,比如德軍、教皇之類,相較之下歐剋泰文反而可以理解。英式的辛辣諷刺,盡顯古羅馬宮廷的荒謬與殘酷。作者帶著曆史學傢的情懷藉剋勞狄烏斯的口吻錶達瞭對挖掘史實的渴望,對暴君的憎惡以及對共和精神的稱頌。融引人嚮善和示人以實於一體,或許是這位古典學傢兼作傢的理想。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