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爾諾貝利的悲鳴

切爾諾貝利的悲鳴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花城齣版社
作者:[白俄] S·A·阿列剋謝耶維奇
出品人:磨鐵·鐵葫蘆
頁數:281
译者:方祖芳
出版時間:2015-11
價格:42.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36076860
叢書系列:S.A.阿列剋謝耶維奇作品集
圖書標籤:
  • 切爾諾貝利
  • 紀實文學
  • 紀實
  • 諾貝爾奬
  • 災難
  • S.A.阿列剋謝耶維奇
  • 外國文學
  • 阿列剋謝耶維奇
  • 切爾諾貝利
  • 核災難
  • 紀實文學
  • 曆史反思
  • 環境災難
  • 蘇聯解體
  • 災難救援
  • 真實事件
  • 人類悲劇
  • 生態警示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獲得2015年諾貝爾文學奬,真實記錄切爾諾貝利核災難事件

★“她的復調書寫,是對我們時代的苦難和勇氣的紀念。”

★“每一頁,都是感人肺腑的故事。”

------------------------------------------------------------ -------------

切爾諾貝利核災難幸存者口述實錄,每一頁都是感人肺腑的故事

作者冒著核輻射危險,深入切爾諾貝利,采訪當地幸存者

人類史上最慘烈的科技悲劇,今天的我們該如何避免災難重演?

-------------------------------------------------------------------------

1986年4月26日,史上最慘烈的反應爐事故發生在切爾諾貝利。這是史上最浩大的悲劇之一。作者訪問瞭上百位受到切爾諾貝利核災影響的人民,有無辜的居民、消防員、以及那些被徵招去清理災難現場的人員。他們的故事透露齣他們至今仍生活在恐懼、憤怒和不安當中。

本書將這些訪談以獨白的方式呈現,巨細靡遺的寫實描繪,使這場悲劇讀起來像世界末日的童話。人們坦白地述說著痛苦,細膩的獨白讓人身曆其境卻又難以承受。

-------------------------------------------------------------------------

★《紐約時報》——每一頁都是奇異而殘忍的故事,就像那些殘留在幸存者身上的輻射。

★《倫敦時報》——如同古希臘悲劇錶演的閤唱團,本書收錄瞭眾人的心聲。短期之內,我們恐怕不會再有機會讀到這般真實記錄憤怒、愚昧、英勇和傷亡的文字。

★《每日電訊報》——從受訪者的獨白中,阿列剋謝耶維奇創造瞭這樣一種曆史:無論離這些事件有多遠,讀者都能感同身受,如有切膚之痛。讀完這本書,我纔知道切爾諾貝利是歐洲的一場海嘯,這場海嘯不僅是由我們人類所造成的,而且還永無止盡。如果你對未來抱有好奇心,我強烈推薦這本書。書中的切爾諾貝利是個充滿極端與未知的地方,一個現代科技發展造就的戲劇世界。

★《齣版人周刊》——口語敘述的曆史在腦海中揮之不去,充斥著麵對命運時的無奈、艱苦卓絕的勇氣,以及濃厚的黑色幽默……如同不可磨滅的X光透視著俄國人的靈魂。

★《國傢》雜誌——阿列剋謝耶維奇的這本傑齣著作,忠實地記錄著她那些白俄羅斯同胞的生命與死亡。本書終於將在美國上架……這是無與倫比的見證。

★《書目雜誌》——書中記錄著受汙染的世界裏駭人的生活。這些典型的故事分彆傳達齣不同的聲音:憤怒、恐懼、無知、艱苦、英勇、同情和愛。阿列剋謝耶維奇冒著損害健康的風險,深入前綫收集這些見證,把故事轉化成令人難忘的精闢著作,我們隻能期盼書中的災難不會重現。

著者簡介

斯韋特蘭娜·亞曆山德羅夫娜·阿列剋謝耶維奇 Svetlana Alexandravna Alexievich

白俄羅斯作傢,1948年生於烏剋蘭,畢業於明斯剋大學新聞學係。她用與當事人訪談的方式寫作紀實文學,記錄瞭二次世界大戰、阿富汗戰爭、蘇聯解體、切爾諾貝利事故等人類 曆史上重大的事件。

她曾多次獲奬,包括瑞典筆會奬(1996)、德國萊比锡圖書奬(1998)、法國“世界見證人”奬(1999)、美國國傢書評人奬(2005)、德國書業和平奬(2013)等。因為獨立報導和批判風格,她的獨立新聞活動曾受到政府限製,代錶作《鋅皮娃娃兵》曾被列為禁書。1992年,她在政治法庭接受審判,後因國際人權觀察組織的抗議而中止。她還曾被指控為中情局工作,電話遭到竊聽,不能公開露麵。2000年,她受到國際避難城市聯盟的協助遷居巴黎,2011年迴明斯剋居住。

獲得2015年諾貝爾文學奬。目前她的作品已在19國齣版,並創作有21部記錄片腳本和3部戲劇(曾在法國、德國、保加利亞演齣)。

圖書目錄

【曆史背景】 001
【序 幕】
孤單的人聲 006
【第一部/死亡之地】
我們為什麼記得 026
和活人、死人聊些什麼 029
一生寫在門上的人 036
迴來的人 039
輻射長什麼樣 054
沒有歌詞的歌 058
三段關於傢園的獨白 059
祈禱時纔真切展現自己的靈魂 069
士兵閤唱麯 072
【第二部/活人的土地】
古老的預言 092
月光下的風景 096
耶穌死亡時牙痛的人 098
關於一顆子彈的三段獨白 104
生活中為何不能沒有契訶夫和托爾斯泰 112
戰爭電影 117
大叫 126
新國度 128
書寫切爾諾貝利 137
謊言和真相 144
人民的聲音 155
【第三部/齣人意料的哀傷】
我們不知道的事:死亡能有多美 168
鏟子和原子 172
測量 180
可怕的事總是悄悄發生 183
答案 191
迴憶 194
對物理學的熱愛 197
昂貴的薩拉米香腸 203
自由與夢想平凡地死去 206
死亡的陰影 213
畸形的嬰兒 219
政策 222
蘇聯政府護衛者的獨白 228
指示 230
人竟然可以擁有無盡的權力來支配他人 234
我們為什麼愛切爾諾貝利 242
兒童的聲音 247
孤寂的聲音 253
後記 269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2015年10月9日下午,我在“一个”的微信推送上面看到了这本书的第一篇《孤单的人声》。我反复看了三次,一个字不落,期间保持沉默不语,然后把它分享在了我的朋友圈,一个字也没评论。 我很少这么做,所以显得有些反常。朋友看我怪怪的,问我,怎么分享了文章一个字都不说。我...  

評分

“为什么每个人都对切尔诺贝利保持沉默?为什么我们的作品不书写关于切尔诺贝利的事?他们描述战争和集中营,但是对于这里,他们很沉默。为什么?你觉得那是意外吗?如果我们战胜切尔诺贝利或了解切尔诺贝利,人们就会谈论和书写它,但是我们不了解其中的意义,无法把它放入人...  

評分

这本书看完已经有好几天了。我已经放下了它,可是它不肯放过我。 这几天来,无论我在做什么:在大街上闲逛、在电脑前写字,在床上刷朋友圈,甚至是在吃东西时,书里某些句子,总会附带着场景感,幽灵般地浮上来。 “他的肺和肝的碎片都从嘴里跑出来,他被自己的内脏呛到。我用...  

評分

評分

切尔诺贝利核灾发生在苏联解体前,国家仍以共产党专权执政,长久以来人民对政府的顺从,男人怀抱强烈民族意识,以保家卫国为大业,倒不一定想当时代英雄,但当国家有难绝对义不容辞,服从上级指令毫不质疑,因此在未经专业训练,未具任何配备下,拿着铲子对抗原子,确实有如手...  

用戶評價

评分

想起魯迅先生的一段話“真正的猛士,敢於直麵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灕的鮮血。這是怎樣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為庸人設計,以時間的流駛,來洗滌舊跡,僅使留下淡紅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這淡紅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給人暫得偷生,維持著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這樣的世界何時是一個盡頭!”。

评分

輻射就是現代科技的幽靈,人們無法感知,而隻能服從政治權威。而更為令人心寒的是,許多人們為瞭躲避戰爭和政治,寜可流亡到切爾諾貝利輻射之地尋求自由。不得不說諾貝爾文學奬的口味還是比較多種多樣的,非虛構作品也時有機會,幾十個相互之間本無關聯的人物和故事,全部都由切爾諾貝利串聯起來,閤成一首悲鳴。

评分

原來這本書和《我不知道該說什麼,關於死亡還是愛情》就是同一本書,不過是換瞭齣版社,然後就換瞭書名封麵等等。再比如《指匠情挑》的原著《fingersmith》的中文譯本竟翻譯成《荊棘之城》……哎

评分

還是更喜歡這個名字 我不知道該說什麼 關於死亡還是愛情

评分

還是更喜歡這個名字 我不知道該說什麼 關於死亡還是愛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