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鲁迅17本杂文海量文章于2册
由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王家平审订
附有著名艺术家裘沙、王伟君夫妇的精美经典插画
鲁迅用笔尖锐乃至刻薄,但在这尖刻的笔调背后,又含有对国民和国事的悲悯,读他的文章,让我们能常反躬自省。
鲁迅的许多杂文,我们从字面上看只是针对他所处的那个社会环境中的许多具体的人、事和社会现象,但他所表现的思想和精神却远远地超越了现实空间。
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近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的精神被称为中华民族魂,并且他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是浙江绍兴人(祖籍河南省正阳县),原名周樟寿、字豫山。母亲鲁瑞、父亲周伯宜。后改字为豫才,1898年去南京求学时改名周树人。鲁迅(周树人)是大哥,周作人是老二.周建人是老三(即风筝里的弟弟)。“鲁迅”是他1920年为《新青年》写稿时开始使用的笔名,从此成为世人最崇敬的笔名。鲁迅是中国近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也是世界上最有成就响日甚,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鲁迅。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1936年10月19日,鲁迅逝世于上海。成千上万的普通人自动地来为他送行,在他的灵柩上覆盖着一面旗帜,上面写着“民族魂”三个字。葬于虹桥万国公墓。1956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东为重建的鲁迅墓题字。
该书中与很多的东西是超时代的,中国人还没有走出鲁迅所说的怪圈,是不是真正的人,是不是真的有思想,鲁迅能够告诉我们。 和政治结合得很紧密的文章,我们可以略读,但其他的我们真的要好好地读一读。 有不少的问题,我们到现在还没有想到的,但鲁迅想到了,如果没有鲁迅的话...
评分但凡懂得临时抱佛脚的学生,考试时必然把鲁迅的文章作为复习的重点。谁又不知道,迅哥的文章向来都是出卷人所重视的,一谈就是国民的劣根性,再谈封建残余的毒害等等。然而迅哥的晦涩难懂非但老师拿着参考教材绘声绘色解释给学生听还是不理解,即便一而再考也是学生一错再错难...
评分我最近在重读鲁迅先生的杂文,看的很慢,因为经常要停下来想一些事情。总觉得鲁迅先生把这些现象揭露出来,是为了让我们更清楚的认识自己。就像医生治疗摔伤之前的清创,血淋淋很痛苦,然而是必须的步骤。 去年有个社会新闻—12岁男童杀母案,大家从记者对其家人、邻居的采访中...
评分陈漱渝先生曾经在一篇文章中这样评价鲁迅:“鲁迅文本的内涵往往具有多重性和模糊性,提供了一个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探索的开放性空间;鲁迅精神是一个由多种因子构建的生命整体,其中有绝望和希望、阴暗与光明的交织,也有求索和彷徨、退避与抗争的撕扭。倘予取舍,即非...
评分陈漱渝先生曾经在一篇文章中这样评价鲁迅:“鲁迅文本的内涵往往具有多重性和模糊性,提供了一个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探索的开放性空间;鲁迅精神是一个由多种因子构建的生命整体,其中有绝望和希望、阴暗与光明的交织,也有求索和彷徨、退避与抗争的撕扭。倘予取舍,即非...
中学最爱之一
评分这个版本不错,排版、插图都很好。 鲁迅先生是我男神。
评分个人最喜欢的一个版本
评分装帧朴实而且结实,出这样一个介于研究全集和初中必读之间的小集子很好,但是比较经典和重要的如小杂感、刘和珍君、生命的路却没有选入,反而大范围地选入鲁迅先生打的笔战,实在是遗憾(已读完上册)
评分上册刚读完……先标记了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