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犯罪现场调查

上海犯罪现场调查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作者:童孟侯
出品人:
页数:380
译者:
出版时间:2015-1
价格:60.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2860811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法医
  • 纪实
  • 纪实文学
  • 真实性
  • 心理
  • 国产推理
  • 中国
  • 2016
  • 犯罪现场调查
  • 法医
  • 悬疑
  • 推理
  • 上海
  • 刑侦
  • 纪实
  • 犯罪心理
  • 都市
  • 案件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有凶杀,找阎法!

美丽的播音员滕佳怎么可能是自杀?

系列敲头案出现在上海怎么不人心惶惶?

谁会在他头顶凿出一个洞?

多伦多血案真正的凶手逃到哪里去了?

同时杀死5个人是几个凶手所为呢?

你肯定这个装女尸的旅行箱是从南汇方向漂过来的吗?

为什么不关注一下"临门一脚"呢?

本书是关于上海803刑侦总队法医专家、刑侦专家阎建军的纪实报告文学。作者以精彩的典型案例为线索,通过几十个案件的描写,记录了这位知名法医的传奇经历,塑造了一个追求科学和正义、具有人文情怀、令人充满敬意的法医形象。本书主人翁阎建军法医是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上海市公安局一级警监,在公安系统赫赫有名。上海几十年来发生的重大凶杀案,现场调查几乎都有阎法医的身影。作者从17年前就开始跟踪采访阎法医,甚至和阎法医一起赶赴犯罪现场开展调查,走访上海市公安局法医室也达到60多次。在此基础上,全书不仅展现了阎法医神奇的探案经历,高尚的品德和高超的法医技术,也描写了阎法医的性格特点和业余爱好,呈现了一个立体的、有血有肉的东方神探,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思想性。

作者简介

1969年到崇明岛当农民

1972年上船当海员

1975年到航标厂当工人

1984年任《航道报》总编

1987年任《中国海员》杂志总编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上海作家协会会员

有个人专著19本

其中公安类的纪实专集:《最后一招看谁的》、《在玉液琼浆中沉沦》、《女囚》

目录信息

序一 趣味横生写法医 叶辛
序二 海上法医 精彩人生 张声华
第一章 法医——侦探
只是挥刀后形成的特殊“跳浜”吗
女法官为什么要跑到青浦的小河“自杀”(上篇)(下篇)
第19个跟斗会不会翻到舞台下去
美丽的播音员滕佳怎么可能是自杀
系列敲头案出现在上海怎么不人心惶惶(上篇)(下篇)
这几枚指纹十分关键吗
煤气难道会曲里拐弯吗
蓄粪池里是不是隐藏着秘密
谁会在他头顶凿出一个洞
这人头真是一场误会吗
周老头死后还能看见这世界吗
多伦多血案真正的凶手逃到哪里去了
你记错了还是我说错了
是不是好几个歹徒一起把她杀了
同时杀死5个人是几个凶手所为呢
家里的狗看见陌生人难道不会狂吠
胖胖的女人溜到哪里去了(上篇)(下篇)
为什么说他是个不会烧饭的人
他的脸上怎么有半条勒痕
你不晓得台湾商人陈文科失踪了吗
没有在伙房里干过的人真的不用抓吗
把潘老头藏在写字台下面干什么(上篇)(下篇)
耳膜上是真穿孔还是假穿孔
抓到浙江的江苏的安徽的嫌疑人难道可以放了
这把菜刀为何不放在厨房里
她为什么像青蛙那样挂在铁丝网上
460万的翡翠珠宝到哪里去了(上篇)(下篇)
这个被杀女子真的是驾驶四轮机动车的司机吗
你肯定这个装女尸的旅行箱是从南汇方向漂过来的吗
如何“复原”他俩中毒后倒地的过程
为什么不关注一下“临门一脚”呢
第二章 肋软骨——苍蝇——硅藻
“阎氏肋软骨说”是阎法医一种特殊的“说法”
“阎氏肋软骨说”直面芜湖火车站发现的碎尸(上篇)(下篇)
切下一片肋软骨应该就知道驾驶员的年龄了
肋软骨分析检验技术在法医学中的应用
苍蝇可以作为我们的目击证人
硅藻可以作为我们的推断依据
上海地区水域中硅藻的基本分布调查
第三章 误判——经验
你竟然在登记簿上随随便便写“意外”两个字
你竟然没发现脚趾间的猫腻
你竟然量不准我女儿的身高
明星法医竟然握个手就一锤定音
第四章 讲演——栽培
关于2010.5.17杀人碎尸案的讲述
一次激情讲演
马开军:三摊血
肖碧:30岁和25岁的差距
林中圣:半道上又杀出凶案
杨宇雷:在喀什的一间老教室
孟航:先前的5点推断应该全部推翻
江涛:一张至关重要的头像照片
费耿:他是干军警这行的
第五章 爱好——荣誉
君子于玉比德
从生茶慢慢熬成了熟茶
从锈斑入手辨别铜器
多一份慈悲就会少一些冷漠
后记 我所认识的阎法医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把wb的书评搬过来记一下。这本书买回来已经压了四年,终于抽个空看完。讲道理在我国早期做这个职业,需要肩负的和需要对抗的东西都太多了,尤其是刚入职的时候,前两个案子就非常现实,能看出来刚入职法医的处境了 不过这种事,侦破的案子越多,渐渐就好了。毕竟那个时候没有那么多高科技刑侦技术,也不是说侦查员没用,但确实比起来法医通过解剖能够获得的有效信息更多。虽然骂经常有人骂()不作为,但是真的还是得感谢所有()的负重前行。有些事情不一定会发生,但它的源头还是得有人去阻止是吧 纪实小说,很多方面也没那么规整,比小说读起来枯燥一点,因为语言实在是太平了

评分

作者疯狂刷存在感这点真的很败阅读体验

评分

偶尔看到这本书,想不到上海有如此神探法医,现实果然比电视剧精彩。旁白也令人印象深刻,例如有些动物是皮毛珍贵,有些动物是肉珍贵,而有些动物是骨头珍贵,比如人。

评分

文笔还是有局限,但是一个个破案故事的串联还算有趣。

评分

这是一部纪实文,案件是真实的,(上海803的阎建军)法医是神奇的。但是作者有些思索太跳跃,显得突兀。要是让秦明法医来写,一定会很好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