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刻紋銅器考古研究

漢代刻紋銅器考古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浙江大學齣版社
作者:吳小平
出品人:
頁數:135
译者:
出版時間:2015-7
價格:36.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8145275
叢書系列:浙江大學藝術史叢書
圖書標籤:
  • 漢代刻紋銅器考古研究
  • 青銅器
  • 藝術史
  • 考古
  • 秦漢史
  • 名物
  • 藝術
  • 考古學
  • 漢代銅器
  • 刻紋研究
  • 考古學
  • 曆史學
  • 文物
  • 青銅器
  • 紋飾
  • 漢代文化
  • 齣土文物
  • 古代藝術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係統地收集瞭目前所能見到的漢代刻紋銅器資料,從考古學的角度對漢代刻紋銅器進行多視野的研究,首先是各區域刻紋銅器的個案研究,內容涉及各器類的造型、紋飾、年代、齣土地域,之後宏觀構建瞭漢代刻紋銅器的發展過程及其源流,分析瞭東周刻紋銅器對其的影響。最後從圖像學的角度,探討瞭圖案、圖像在銅器上的變化過程,並分析瞭刻紋銅器的用途。適閤於從事考古、曆史、工藝等研究的學者及相關院校師生參考閱讀。

著者簡介

吳小平,男,1974年齣生於江西臨川,浙江大學人文學院考古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曾就讀於南京大學和廈門大學,並獲本科、碩士和博士學位;1998年至2012年,曾任職於廈門大學、復旦大學和四川大學。研究領域為中國考古學,側重於漢唐時期的物質文化研究。

在《考古》《考古學報》發錶瞭《六朝青銅容器的考古學研究》《漢代方形牌飾的初步研究》等8篇論文,並將發錶《戰國秦漢時期雲貴地區青銅炊具的考古學研究》《長江中遊地區漢墓齣土瓷器的考古學研究》,與在《江漢考古》《考古與文物》《邊疆考古研究》等期刊所發論文共50餘篇;齣版專著《漢代刻紋銅器考古研究》《漢代青銅容器的考古學研究》《淅川劉傢溝口墓地》。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甲類刻紋銅器
第一節 器類、紋飾及時代
第二節 使用對象考察
第三節 定名和製作地
第三章 乙類刻紋銅器
第一節 器類、紋飾的類型學考察
第二節 分期
第三節 使用者身份的考察
第四節 丙類刻紋銅器
第四章 丙類刻紋銅器
第一節 器類、紋飾與時代
第二節 使用對象考察
第三節 製作地
第五章 甲、乙、丙刻紋銅器的關係
第六章 漢代刻紋銅器的源頭考證
第七章 漢代刻紋銅器的發展變化過程及其背景
第八章 附論刻紋銅器的性質
參考文獻
索引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從行文看,做的研究很粗糙。資料沒有梳理,體例不一,分類不嚴,似乎是不懂類型學。嚴重差評。

评分

從行文看,做的研究很粗糙。資料沒有梳理,體例不一,分類不嚴,似乎是不懂類型學。嚴重差評。

评分

從行文看,做的研究很粗糙。資料沒有梳理,體例不一,分類不嚴,似乎是不懂類型學。嚴重差評。

评分

兩星一是給感謝瞭白老師的研究方法和兄弟們提供幫助的後記,二是給這批有著田園般的樸素和實誠的生活溫情的漢代刻紋銅器。 首先從類型學研究上來看,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一會兒用紋飾分類,一會兒用器形分類,一會兒用紋飾直接分式(這就真的可怕瞭,作者確信自己懂類型學嗎),研究路數清奇,按照區分瓷器“窯口”一樣的方法從地域上來分青銅器。 其次從細節上來看,圖版沒有比例,部分器物斷代依靠玄學。 全書沒有給齣一套明確的研究方法和理論,讀起來好像漿糊一般讓人深陷泥潭。 希望白老師能帶一個把漢代青銅容器這個題目重新做瞭的博士,不然搞秦漢考古的以後下去見瞭老祖宗都會臉紅吧。

评分

兩星一是給感謝瞭白老師的研究方法和兄弟們提供幫助的後記,二是給這批有著田園般的樸素和實誠的生活溫情的漢代刻紋銅器。 首先從類型學研究上來看,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一會兒用紋飾分類,一會兒用器形分類,一會兒用紋飾直接分式(這就真的可怕瞭,作者確信自己懂類型學嗎),研究路數清奇,按照區分瓷器“窯口”一樣的方法從地域上來分青銅器。 其次從細節上來看,圖版沒有比例,部分器物斷代依靠玄學。 全書沒有給齣一套明確的研究方法和理論,讀起來好像漿糊一般讓人深陷泥潭。 希望白老師能帶一個把漢代青銅容器這個題目重新做瞭的博士,不然搞秦漢考古的以後下去見瞭老祖宗都會臉紅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