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劇與改編──論唐滌生的經典作品

粵劇與改編──論唐滌生的經典作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作者:劉燕萍
出品人:
页数:208
译者:
出版时间:2015-3
价格:HK$88.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9888340101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粤剧
  • 戏曲
  • 香港
  • 唐涤生
  • 粵劇
  • 唐滌生
  • 戲曲改編
  • 戲劇研究
  • 中國戲劇
  • 傳統文化
  • 文學研究
  • 文化研究
  • 戲劇文學
  • 粵劇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唐滌生為粵劇界一個重要的編劇家,他將粵劇與古典戲曲接軌,大大豐富了粵劇的文學元素。他所改編的粵劇作品包括《牡丹亭驚夢》、《帝女花》、《紫釵記》、《蝶影紅梨記》和《再世紅梅記》等,皆成傳頌之作。

兩位作者認為改編可以是一種「創造」,改編者可被視為原著的一個特殊讀者,在改編過程中有意識地「誤讀」(misreading)原作。所謂「誤讀」,就是一種「創造性背叛」(creative treason):文學作品被不同讀者出於自身需要而加以利用,其真正的面目就會被發掘及改造。改編者同時亦變為創造者,賦予作品以時代性演繹,使古典作品也注入新生命。

本書收錄了兩位作者解讀唐滌生八部經典作品的論文集,分析唐滌生在改編過程中,如何對原作加以改造和利用,達到「創造性背叛」的藝術效果。

作者简介

作者簡介

劉燕萍

劉燕萍,香港大學哲學博士。香港嶺南大學協理副校長、中文系教授。研究專業是古典小說、神話與文學、粵曲。

著作有:《女性與命運—粵劇、粵語戲曲電影論集》、《神話.心理.怪誕—古典小說論稿》、《怪誕與諷刺—明清通俗小說詮釋》、《愛情與夢幻—唐朝傳奇中的悲劇意識》、《神話.仙話.鬼話—古典小說論集》。另發表學術論文四十餘篇,刊於美國、日本,以及中國內地、台灣和香港各大學學報及學術刊物。

陳素怡

嶺南大學中文系哲學碩士、一級榮譽文學士。發表文章有十餘篇,其中粵劇論文包括:〈「歷史」與「故事」:《史記》跟電影《西施》併讀〉、〈「一經登場,己身乃戲中之身」?──析論任劍輝的角色演繹〉、〈「半憨不憨」:人物形塑闡論──以《紫釵記》、《西樓錯夢》、《梁祝恨史》為例〉及〈意象的改造與呈現──論唐滌生名劇《蝶影紅梨記》之電影改編〉。另編有《僭越的夜行:梁秉鈞新詩作品評論資料匯編》(香港:文化工房,2012) 及《也斯作品評論集》(小說部分)(香港:香港文學評論出版社,2011)。

目录信息

劉燕萍序
第一齣 重像、寄情與反抗──論唐滌生編《再世紅梅記》
唐滌生於1959年在《紅梅記》的基礎上,改編成《再世紅梅記》。在人物和情節上,都有所突破……《紅梅記》重點在諷刺賈似道,《再世紅梅記》則將主題由政治轉為愛情,表現了裴禹的專情,更迎合上世紀五十年代觀眾的需要……
劉燕萍
第二齣 小道具:紫釵與試鍊──論唐滌生編粵劇《紫釵記》
唐滌生《紫釵記》改編自唐代傳奇蔣防〈霍小玉傳〉和明代湯顯祖《紫釵記》。歷年來,不乏評論唐劇《紫釵記》的文章。本文將從貫穿全劇的紫玉釵入手,進行分析,以見小道具如何引發大考驗:從賣釵到「釵圓」,男女主角所經歷的重要試鍊……
劉燕萍
第三齣 《牡丹亭驚夢》──「情至觀」的質變
《牡丹亭驚夢》是唐滌生閱讀《牡丹亭》的一種視角,這不啻不是湯顯祖《牡丹亭》的「再度搬演」,更是帶有改編者對原作的闡釋和批評的改編,這些都能在改編的調度呈現出來……本文將從湯顯祖「情至觀」出發,繼之比勘湯顯祖《牡丹亭》跟唐滌生《牡丹亭驚夢》兩劇對「情」闡釋的歧見,從而考察在改編過程中主題的質變……
陳素怡
第四齣 《琵琶記》──天人不甚感應
唐滌生於一九五六年重撰《琵琶記》,劇中多處表現他對「天人感應」的質疑。但既說高明《琵琶記》「天人感應」已然化作全劇的整體,那唐滌生試圖剝去「天人感應」的情節後,故事該如何展演?本文試以「天人不甚感應」為題,從「天命」跟人的關係開始討論,進而考察唐劇《琵琶記》對高明《琵琶記》的改寫與回應……
陳素怡
第五齣 《六月雪》──由一而二的敘事結構
唐滌生集關漢卿〈感天動地竇娥冤〉並袁于令《金鎖記》之成,於1956年編寫《六月雪》。唐滌生《六月雪》值得討論之處,就是其敘事結構的「由一而二」,即是在〈感天動地竇娥冤〉的主要情節之上,加入相當的愛情元素,以致可說是多發展出一條愛情線……
陳素怡
第六齣 《帝女花》──隱含的忠孝精神
《帝女花》既是愛情劇,又是歷史劇,更甚者是當中重彈了道德教化劇的調子……提到《帝女花》,「愛情劇」是大多數人脫不掉的老印象……但仔細閱讀,讀者便會發現劇作家在劇中宣揚忠君愛國與孝道這些傳統思想,甚至認為它們無一不比愛情重要……
陳素怡
第七齣 《香囊記》──「立體」的人物形塑
唐滌生改編《香囊記》不是要推翻前人守護忠孝的用心,而是在這主題的基礎上「加工」人物,為劇中人添上真情實意……本文欲探勘唐滌生如何擺脫人物的單一性格,使之成為「立體」、個性與情感俱備的人物。
陳素怡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後5篇是陳的碩士論文,雖然不喜歡她的文筆,但就想嚎一聲,觀點我都好讚同吖!劉是陳的導師,前2篇是她以前發在別處的論文,反而感覺可有可無。。而且,雖然是我自己偏見,但做慣量化,看見質性研究裡的建模還是忍不住想說,大姐,何必呢。

评分

正当我以为她准备开始论述的时候,她就结束了……

评分

後5篇是陳的碩士論文,雖然不喜歡她的文筆,但就想嚎一聲,觀點我都好讚同吖!劉是陳的導師,前2篇是她以前發在別處的論文,反而感覺可有可無。。而且,雖然是我自己偏見,但做慣量化,看見質性研究裡的建模還是忍不住想說,大姐,何必呢。

评分

後5篇是陳的碩士論文,雖然不喜歡她的文筆,但就想嚎一聲,觀點我都好讚同吖!劉是陳的導師,前2篇是她以前發在別處的論文,反而感覺可有可無。。而且,雖然是我自己偏見,但做慣量化,看見質性研究裡的建模還是忍不住想說,大姐,何必呢。

评分

正当我以为她准备开始论述的时候,她就结束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