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傳拓的審美與實踐

金石傳拓的審美與實踐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故宮齣版社
作者:郭玉海
出品人:
頁數:723
译者:
出版時間:2015-7
價格:1960.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13407359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金石學
  • 金石傳拓
  • 金石
  • 考古與金石學
  • 學習資料
  • 金石學
  • 版本學
  • 深圳傳習所
  • 金石學
  • 碑帖學
  • 傳拓
  • 審美學
  • 藝術史
  • 中國古代藝術
  • 傳統文化
  • 書學
  • 篆刻
  • 文化遺産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金石傳拓的審美與實踐》一書分作上、下兩編。

上編匯集瞭作者2006年以來撰寫發錶的論文、劄記,以及搜集梳理的傳拓史料。各篇分彆獨立,內容連貫,互為補充,對金石傳拓的曆史定位、工藝標準、淵源傳承、發展方嚮等多個方麵進行剖析闡述,是係統的金石傳拓理論和實踐相結閤的研究成果。作者長期從事拓片製作,身體力行,對傳拓藝術的思考、文獻資料的分析、拓片工藝的評判等方麵的研究視角,與以往金石學傢、碑帖鑒定傢都有著很大的差異,將許多前人所謂“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內容形諸筆端,抽絲剝繭,發微見著,個性十分鮮明。

下編收錄瞭作者曆年傳拓的二百餘件不同時期、不同類型的碑碣、器物拓片,遍及博物館藏品中“古器物’’的各個門類,記其文物淵源流傳、拓片製作得失,提齣“傳拓者在完善手工技巧的同時,必須深刻認識文物,並對此二者保持不懈的鑽研與探索”的思路。各拓片例證分析,展現瞭作者對文物、拓片、藝境的審美體驗;所收數百幅拓片作品,反映齣作者‘以貫之的藝術風格。這些源自切身實踐的指導思想,對同類相關拓片製作有重要參考價值。此外,由於作者曾參與、主持故宮博物院多項展覽陳列、圖書編纂工作,並長期緻力於金石文物研究,對韋中相關古器物本身的一些考證也有獨到見解。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引言
上編 讀書·見聞·思考
一 金石傳拓的曆史角色與地位
(一)傳拓工藝的起源與沿革
(二)傳拓工藝的傳承
(三)傳拓是獨立的藝術
(四)拓片價值和拓片收藏的本質
二 精拓本碑帖拓片的工藝特徵
(一)“精拓”的含義
(二)拓片工藝的精粗之辨
(三)“精拓”本碑帖拓片的製作工藝要點
(四)碑帖拓片的工藝標準
三 古器物紋飾傳拓中的看與做
(一)古器物紋飾傳拓所遵循的一般原則
(二)各類古器物紋飾的特點與傳拓用墨實例分析
(三)結語
四 響拓、穎拓、全形拓.
(一)響拓
(二)穎拓
(三)全形拓
(四)評價
(五)結語
五 “名傢傳拓”與“傳拓名傢”
(一)“名傢傳拓”與“傳拓名傢”的界定
(二)“名傢傳拓”
(三)“傳拓名傢”
(四)“名傢傳拓”與“傳拓名傢”對傳拓工藝發展的影響
(五)結語
六 曆代金石傳拓人物簡錶
(一)唐以來職業傳拓者筒錶
(二)北宋以來非職業傳拓者簡錶
七 讀敦煌唐代拓片四種
(一)敦煌唐拓保存現狀
(二)文物提看手續比較
(三)敦煌之盜的新思考
(四)敦煌唐拓的價值與意義
八 傳拓技藝的傳承與弘揚
(一)嚴守傳統,力求形似
(二)心懷誠敬,抱樸守一
(三)廣見博聞,聚沙成塔
(四)結語
下編 文物·拓片·藝境
一 銘刻文字篇
(一)蔔辭
(二)金文
(三)碑刻
(四)墓誌
(五)造像題記
(六)瓦當
(七)磚
(八)陶
(九)貨幣
(十)封泥印璽
……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歡迎大傢到深圳傳統技藝傳習所體驗探討金石傳拓

评分

心纍。以前以為失傳的碑刻,原來一直藏在故宮博物院。

评分

歡迎大傢到深圳傳統技藝傳習所體驗探討金石傳拓

评分

歡迎大傢到深圳傳統技藝傳習所體驗探討金石傳拓

评分

心纍。以前以為失傳的碑刻,原來一直藏在故宮博物院。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