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民意

倾听民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美]詹姆斯·S.费什金
出品人:
页数:222
译者:孙涛
出版时间:2015-6
价格:4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616163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政治科学
  • 民主
  • 政治学
  • 协商民主
  • 比较政治
  • 微信读书
  • 2018
  • 民意调查
  • 社会观察
  • 公共政策
  • 政治
  • 社会科学
  • 舆论
  • 政府与社会
  • 社会问题
  • 中国社会
  • 政策建议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倾听民意:协商民主与公众咨询》介绍了作者与其他学者一起在美国、中国、英国、丹麦、澳大利亚、意大利、北爱尔兰、保加利亚、以及整个欧盟进行的多项协商民意调查项目。这些民意调查项目推动了众多政策的落实,诸如美国某地区的风能推广,中国某地区的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意大利预算方案的制定,以及增进了北爱尔兰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之间的相互理解。协商民主的批评者指出教育程度较高的民众可能从这种民主形态中获益更多,一般公众并没有能力很好地理解公共政策,他们的意见并不应该被考虑。另一些人指出协商的形式会增强意见的极化。然而费什金对这些观点一一做了批驳。通过理论和实践的检验,费什金展示了协商民主政治不仅是可行的,而且具有吸引力。

作者简介

詹姆斯·费什金,斯坦福大学Janet M. Peck国际传播首席教授,兼任传播学和政治学教授,斯坦福大学协商民主研究中心主任,2014年当选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耶鲁大学本科,获得耶鲁大学政治学博士与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任剑桥大学三一学院访问研究员,斯坦福大学行为科学高级研究所研究员,史密尼森研究所研究员,和古根海姆研究员。著有《当人民发声时》(2009),《民主与协商》(Democracy and Deliberation)(1991),《人民的呼声》 (The Voice of the People)(1995),《协商日》(与Bruce Ackerman,2004)等。他发明了“Deliberative Polling”R ,用随机方式选取公众参与样本,发现公众获得更全面资讯时的意见变化模式。已在包括美国,英国,中国,澳大利亚,丹麦,保加利亚,乌干达和加纳等22个国家实验。

目录信息

第一章 民主的热望
导言
从雅典到雅典
咨询公众
过滤器与镜子
如实地反映人们的观点
协商民主对大众民主:一场早期的争论
公众咨询的八种方法
第二章 民主改革的“三难”困境
我是如何被包容的?
协商
政治平等
参与
三个相互矛盾的选项
大众民主
动员式协商
协商代表小组
防止多数人的暴政
第三章 相互矛盾的视角
四种民主理论
竞争式民主
精英审议协商
参与式民主
协商民主
协商vs聚合?
民主的规模与形式
第四章 实践协商民主
公共领域的复兴:四个问题
如何实现包容?
如何实现审慎思考?
避免扭曲:支配的问题
避免扭曲:两极分化和群体思维
实现何种效用?
在何种条件下?
第五章 如何使协商产生重要影响
一个来自中国的案例
代表性
对面对面的民意测验的评价:深思熟虑性操控?
走向第一?
达到了什么效果?
政策态度方面的变化
投票意向方面的变化
公民能力方面的变化
集体一致性方面的变化
公共对话方面的变化
政策方面的变化
第六章 困难环境下的协商
拓展公共协商的界限
分裂的社会:跨越差异的协商
虚拟民主
欧洲范围内公共领域的问题
把欧洲放在一个框架内
贯彻民主理想
总结性反思:民主、正义和其他三难困境
附录:为什么我们只需要四种民主理论?
致谢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前三章对于的民主“理性型”分类有启发,特别是透过对四种原则和是否是原始/提炼民意的区分可以变化出不同的民主模式,能够对应到现实中。大概对于协商技术和过程比较感兴趣的会偏爱第四章之后的内容,不过如果不了解前三章的理论背景和基础,很难深入对民主模式的研究。

评分

前三章对于的民主“理性型”分类有启发,特别是透过对四种原则和是否是原始/提炼民意的区分可以变化出不同的民主模式,能够对应到现实中。大概对于协商技术和过程比较感兴趣的会偏爱第四章之后的内容,不过如果不了解前三章的理论背景和基础,很难深入对民主模式的研究。

评分

前三章对于的民主“理性型”分类有启发,特别是透过对四种原则和是否是原始/提炼民意的区分可以变化出不同的民主模式,能够对应到现实中。大概对于协商技术和过程比较感兴趣的会偏爱第四章之后的内容,不过如果不了解前三章的理论背景和基础,很难深入对民主模式的研究。

评分

前三章对于的民主“理性型”分类有启发,特别是透过对四种原则和是否是原始/提炼民意的区分可以变化出不同的民主模式,能够对应到现实中。大概对于协商技术和过程比较感兴趣的会偏爱第四章之后的内容,不过如果不了解前三章的理论背景和基础,很难深入对民主模式的研究。

评分

前三章对于的民主“理性型”分类有启发,特别是透过对四种原则和是否是原始/提炼民意的区分可以变化出不同的民主模式,能够对应到现实中。大概对于协商技术和过程比较感兴趣的会偏爱第四章之后的内容,不过如果不了解前三章的理论背景和基础,很难深入对民主模式的研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