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强制:乡村留守中的性别排斥与不平等

双重强制:乡村留守中的性别排斥与不平等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叶敬忠
出品人:
页数:292
译者:
出版时间:2014-11
价格:69.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9764831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社会学
  • 社会性别
  • 农村
  • 三农
  • 贺聪志
  • 潘璐
  • 户籍
  • 叶敬忠
  • 性别平等
  • 乡村社会
  • 留守人口
  • 家庭结构
  • 性别排斥
  • 社会不平等
  • 农村发展
  • 女性权益
  • 代际传递
  • 制度分析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随着农村劳动力乡城流动的不断深化,整个农村人口都在以不同形式经历着“流动—留守”拆分下的生存困境,究其根源是中国城市偏向和乡村攫取型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它给所有农村人口带来了强制商品化的无声压力。而留守农村的女性群体,源于性别分工规范、父权制和从夫居的文化实践以及家庭中心主义的约束,在流动与留守过程中承受着显著的性别排斥,从而处于更为弱势的处境。与男性相比,这是农村女性承受的额外的有声强制力。在这双重强制下,农村女性经历了更为严重的性别不平等。

面对沉重的农村留守人口问题,在我们的发展政策、思维意识和日常生活中,应该思考的最根本问题是,农村居民真正想要的是怎样的生活?国家的发展又该还以他们一个怎样的乡村?对农村留守人口进行社会保护和政策干预的核心是尊重以互惠为文化根基的乡村共同体、以农业为生活方式的农民和以退却方案为保障的乡村生产安排,是在乡村之中为以农民为主体的农业和农村生活创造更多的空间。

作者简介

叶敬忠,1967年11月18日生于江苏省沭阳县,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包括发展历史与发展批判、发展干预与社会转型、农村社会与农政变迁、劳动力流动与留守人口、小农农业与土地政治、农村教育与社会问题等。研究主要采用人类学的方法和社会学、政治经济学、政治学和后现代的学科分析视角。发表中英文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编著、译著三十余部。

潘璐,中国农业大学发展研究方向管理学博士,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

贺聪志,中国农业大学发展研究方向管理学博士,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教授。

目录信息

第一章 导言/1
一 研究背景/1
二 相关文献/6
三 研究设计/11
第二章 留守社区/18
一 社区概况/18
二 劳动力流动的变迁与社会认知/22
三 劳动力流动对农村社区的影响/27
第三章 性别与留守生活/35
一 留守妇女的人口特征/35
二 留守的决策与叙事/41
三 留守妇女与生计/54
四 留守家庭的照料/88
五 留守妇女的家庭代际关系/103
六 留守妇女的婚姻与情感/113
七 留守妇女的健康与心理/123
八 留守丈夫/136
第四章 劳动力流动与女性能动性/148
一 家庭决策与性别关系/148
二 谈判与抗争/161
三 流动经历的影响/170
第五章 劳动力流动与非留守群体/181
一 何以成为非留守群体/182
二 劳动力流动对非留守群体的影响/187
三 非留守群体的“流动”愿望/198
第六章 劳动力流动与农村发展/203
一 留守人口的社会支持/204
二 农业与农村的未来/214
第七章 留守人口与发展反思/223
一 农村人口:“流动-留守”拆分下的生存困境/223
二 留守社区:虚空的村庄共同体/238
三 “中国模式”:乡村攫取与城市偏向/244
附 录/249
参考文献/274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本书最后作者呼吁传统农村,完整家庭的回归,略微保守了一点。

评分

3.5分吧,写的还算扎实和认真,也学到了几个名次,最后关于农村未来走向的倒是挺有启发性的,还可以

评分

前半本还行。解释了农村妇女是双重边缘的人物。对case的解读方式与西方范式有很大的区别。

评分

前半本还行。解释了农村妇女是双重边缘的人物。对case的解读方式与西方范式有很大的区别。

评分

前半本还行。解释了农村妇女是双重边缘的人物。对case的解读方式与西方范式有很大的区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