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深爱的土地的回忆、对无法忘怀的言语及建筑的感知、敏锐又透彻的感性思维,种种的因素都融入其建筑项目之中。该书向我们展现了建筑大师隈研吾向传统结构挑战的创作姿态,以及其思维形成的过程。
隈 研吾 KUMA KENGO
1954 年出生于日本神奈川县横滨市。隈研吾建筑都市设计事务所主持建筑师。1979 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建筑系。曾担任哥伦比亚大学客座研究员、庆应义塾大学教授,2009 年任东京大学教授。1997 年,作品“森舞台/登米町传统艺能传承馆”获日 本建筑学会奖。2002 年凭借“那珂川马头町广重美术馆”首获芬兰国际木建筑奖。2010 年,作品 “根津美术馆” 获每日艺术奖。 2011年, 作品 “梼原•木桥博物馆”获艺术选奖文部科学大臣奖。
最近的作品有:“长冈市政厅”“歌舞伎剧场第五期”“KITTE”“贝桑松艺术文化中心”“马赛FRAC”“埃克森•普罗旺斯音乐学院”等。其项目不只在日本,而是遍及全世界。
著作有:《十宅论》 (筑摩文库)、 《建筑的欲望终结》(新曜社)、 《负建筑》、 《联系的建筑》 (岩波书店)、 《自然的建筑》、 《微小的建筑》 (岩波新书)、 《行走的建筑师》(新潮社)等。
日本建筑大师隈研吾的新建筑哲学,收录新创作的短文220篇! 日本亚马逊网站5颗星推荐!中文简体字版独家授权!来自隈研吾先生的个人语录,记录了其思想和行动的原点,超越独创精神的路程——随即一种新的建筑哲学诞生了。
评分隈研吾,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名字~日本著名的建筑师,他在中国留下了很多作品:长城脚下的竹屋、三里屯soho、北京的瑜舍、中国美院的民艺博物馆等等……这本书主要由大师讲述自己的童年和生活过的地方,娓娓道来,非常亲切!如果你看过《十宅论》和《负建筑》,那一定也要读这本书...
评分 评分隈研吾,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名字~日本著名的建筑师,他在中国留下了很多作品:长城脚下的竹屋、三里屯soho、北京的瑜舍、中国美院的民艺博物馆等等……这本书主要由大师讲述自己的童年和生活过的地方,娓娓道来,非常亲切!如果你看过《十宅论》和《负建筑》,那一定也要读这本书...
评分除去罗兰·巴特的文学性,这本可以算建筑文化方面的《罗兰·巴特的自述》,比畏研吾另外的《十宅论》《细小的建筑》要好,虽然碎片化,但碎片之间的连续性和系统性并无损失,从日本出发而放眼全球建筑
评分隈老师把自己的脉络理得很清爽嘛!
评分从大仓山的房子走出来,这个建筑师没有脱离过童年关于土地与建筑的感知
评分讲真比起隈老师那种昆虫复眼式的结构我还是更加喜欢安藤老师的性冷淡几何风。。。不过隈老师也在书里直白的说安藤那种设计都是为资本服务的哈哈哈(一个安藤黑)书本身还蛮不错的更喜欢前半老师学生时代的经历以及思考 环境对人影响真的非常大 另外要吐槽一点是书不是精装但封面封底两张硬纸板硬到影响翻阅了(
评分讲述了隈研吾成长过程中的一些经历和接触到的事物,以及他自己一些思想观念的来源和建筑创作的灵感,也批判性地谈论了柯布西耶、密斯、丹下健三等大师的建筑。读隈研吾的文字总是十分需要渊博的知识,尤其是历史方面。我学识浅薄,看得浅,但仍旧有所体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