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十六讲

佛教十六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长江文艺出版社
作者:季羡林
出品人:
页数:356
译者:
出版时间:2015-6
价格:3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35479501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季羡林
  • 佛学
  • 哲学,宗教
  • 蒙哥汗的藏书
  • 宗教
  • 印度
  • non-fiction
  • B9宗教
  • 佛教
  • 哲学
  • 修行
  • 智慧
  • 经典
  • 教义
  • 禅修
  • 解脱
  • 觉悟
  • 人生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佛教十六讲》为季羡林学术论文集,从十六个方面讲述了季羡林先生对佛教思想的研究,包括佛教的起源、佛教的在中国的传播、佛经的翻译、佛教与其他宗教的关系和影响等等,还讲到了中国佛教历史上有影响的人物如玄奘和法显,也讲到了两本有影响的著作《大唐西域记》和《六祖坛经》,本书充分发挥了作者在语言学上的优势,极力还原佛教的原貌,厘清世人的误解。

作者简介

季羡林(1911年8月2日-2009年7月11日),字希逋,又字齐奘,生于山东省临清市,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西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北京大学教授、辅仁大学教授。季羡林通晓梵语、巴利语、吐火罗语等语言,是世界上仅有的几位从事吐火罗语研究的学者之一。

目录信息

第一讲我和佛教研究 / 001
第二讲原始佛教的历史起源问题 / 009
一、佛教兴起时印度社会经济和政治情况 / 010
二、当时思想界的情况 / 013
三、佛教的起源 / 016
第三讲论释迦牟尼 / 025
一、释迦牟尼的名字 / 026
二、释迦牟尼的家族 / 027
三、释迦牟尼出生的时间 / 028
四、释迦牟尼的生平 / 029
五、原始佛教的教义 / 035
六、释迦牟尼的说法方式 / 037
七、释迦牟尼对社会改革的看法 / 040
第四讲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 / 043
第五讲佛教开创时期的一场被歪曲被遗忘了的“路线斗争” / 079
一、问题的提出 / 080
二、佛典中对于提婆达多的论述 / 087
三、论述中的矛盾 / 099
四、我的看法:几点结论 / 108
第六讲浮屠与佛 / 119
第七讲再谈“浮屠”与“佛” / 137
一、“佛”字对音的来源 / 138
二、从“浮屠”与“佛”的关系推测佛教传入中国的途径和时间 / 143
第八讲法显 / 155
一、晋宋时期佛教发展情况 / 156
二、法显的生平和活动 / 158
三、结语 / 174
第九讲中国佛教史上的《六祖坛经》/ 183
第十讲佛经的翻译与翻译组织 / 191
第十一讲佛教教义的发展与宗派的形成 / 209
第十二讲佛教与儒家和道教的关系 / 227
第十三讲关于玄奘 / 237
一、玄奘的家世 / 239
二、西行求法前在国内的学习准备阶段 / 240
三、西行求法的动机 / 241
四、在印度的活动 / 245
五、回国后的情况 / 248
六、在佛教哲学方面理论与实践的矛盾 / 252
七、翻译印度因明可能产生的影响 / 254
第十四讲关于《大唐西域记》 / 261
第十五讲佛教对中国儒道两家的影响 / 285
一、佛教对于宋代理学影响之一例 / 287
二、佛典中的“黑”与“白” / 290
三、《列子》与佛典 / 293
第十六讲佛教的倒流 / 307
补充 / 350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也许就是太高的期望造成了读后的失望. 不失望的是这本书非常严谨,充分展示了季老的博学.从治学的角度,可供后辈学习的东西多矣. 失望的是书中季老自己观点的表达既闪烁也不切中要害.可能是历史的原因,书中除了资料引用,观点的引用基本都是马恩列斯的一套.显得非常单薄.而且季...  

评分

本书为季羡林先生佛教论文的选集,是以佛教的产生、发展、传入、倒流为线索,用专题课的形式选编为十五个题目的。说实话,能耐着性子读完这些专业性很强的学术论文还真要有点耐心。如果不是这个阶段那个情况还不知道自己会不会读的完整呢?其实真的耐着性子读下去了,才发现有...

评分

从学术、考证的方面讲佛教,更唯物主义、更客观。没有佛教徒的那种自吹自擂,神神叨叨的叙述。 讲原始佛教的历史起源问题很精彩,从印度社会阶层、文化、利益等方面讲解,很是客观。 讲释迦摩尼,也脱离了佛教经典一贯的神人、圣人的角度去讲。没有说佛经中讲释迦摩尼的多少种...  

评分

评分

易简工夫经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沉。欲知自下升高处,真伪先须辩只今。 “支离事业”这句话,出自当年“鹅湖之辩”中,心学一脉的陆氏兄弟为讽刺提倡“格物穷理”之说的朱子而写的一首诗。 《佛教十五题》之十四题《佛教对中国儒道两家的影响》一节中,季老专辟章节,细数朱子为...  

用户评价

评分

以我一个不肖的佛弟子来看,很客观了。

评分

入门书籍,部分章节有很多语言、文字学方面的分析,没有基础的略过不看也不影响理解整篇文章,读完还是有些收获的

评分

入门书籍,部分章节有很多语言、文字学方面的分析,没有基础的略过不看也不影响理解整篇文章,读完还是有些收获的

评分

以我一个不肖的佛弟子来看,很客观了。

评分

高山仰止,季老尖锐批判佛教的妙处,岂是几个佛棍能懂得?不是季老水平不济,而是您几位用功太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