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

易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作者:张爱玲
出品人:青马文化
页数:0
译者:
出版时间:2016-7
价格:3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0215005
丛书系列:张爱玲外集
图书标签:
  • 张爱玲
  • 小说
  • 中国文学
  • 香港
  • 中国现代文学
  • Z张爱玲
  • 文学
  • ***新经典***
  • 易经
  • 国学
  • 哲学
  • 古代智慧
  • 命理
  • 占卜
  • 传统文化
  • 经典著作
  • 玄学
  • 修身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张爱玲自传小说三部曲之一

★道尽身世谜团、家族荣枯,堪称民国版《红楼梦》

★四十年心路呈现,细致更胜从前

★2016新版 画家冷冰川专门创作封面图

对母亲的依恋、断绝,毁坏了她,也成就了她

正如《易经》的变与不变,互为表里,教人惊诧愕然。

接续《雷峰塔》的故事,《易经》描写女主角十八岁到二十二岁的遭遇,同样是以张爱玲自身的成长经历为背景。张爱玲曾在写给好友宋淇的信中提及:“《雷峰塔》因为是原书的前半部,里面的母亲和姑母是儿童的观点看来,太理想化,欠真实。”相形之下,《易经》则全以成人的角度来观察体会,也因此能将浩大的场面、繁杂的人物以及幽微的情绪,描写得更加挥洒自如,句句对白优雅中带着狠辣,把一个少女的沧桑与青春的生命力刻画得余韵无穷。

作者简介

张爱玲(1920-1995),祖籍河北丰润,生于上海。1943年开始发表作品,以一系列小说震动文坛,代表作有中篇小说《倾城之恋》《金锁记》、短篇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和散文《烬余录》等。1955年到美国,创作英文小说多部。1969年以后主要从事古典小说研究,著有红学论集《红楼梦魇》。1995年9月逝于洛杉矶,享年七十四岁。

目录信息

读后感

评分

赵丕慧文字优美。她自言以前没读过张爱玲的小说,接受了翻译任务后才开始研读。宋以朗先生称其译文不刻意追求张腔,实际上《易經》于达雅之中透着张味,十分高明。    然而,她在极其有限的时间(半年)内,要完成七百多页(中文印成品)的翻译,偶尔疏忽是在所难免的。我...  

评分

评分

《雷峰塔》读完后多少有些失望,等到《易经》读完,却又意犹未尽起来,她就那样绵绵不绝地写下去多好。可是没了。于是回览一番《雷峰塔》,再翻一翻《小团圆》,愈加意兴盎然。这期间包里还天天带着旧版她的文集,不管在哪一有空就拿出来看——都是看过的,但自信可以读出新内...  

评分

书不在手边,无法查阅原文。 记得有一段写到京剧的显而易见隐身的“工作人员”,其实在旧时的舞台上,这种在剧情进行中上场的技术然预案有个专业名字叫“检场”。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看完想起桑塔格(大概因为她俩同为情感生活烂成臭抹布的女作家) 不同的是,S.是西式的作,作得直截了当;C.则是极度自卑和自傲的矛盾体(自卑与自傲在其性格中几乎等量体现…)因而就作得比较含蓄缱绻廊腰缦回东方味十足… 欣赏不来那些把自己的情感世界弄得一团糟的人

评分

前半部分的焦点是母女关系,相依为命的母女因为金钱、个性等原因龃龉不断,直至彼此离弃,连寻常亲情都不剩丝毫。一个从封建时代走出的女人再怎么努力也难以摆脱思想桎梏和现实阻碍,无法真正获得独立,只能依靠遗产和男人的宠爱过活。自顾不暇、身心无处安放的母亲如何给予女儿爱与自由?张爱玲偏偏又是敏感多思的艺术家心性。若非时代对女性不公,这一对特立独行的母女本应彼此欣赏与成就,看得我遗憾不已。张爱玲一生最理智的选择莫过于不要孩子。后半部分的香港沦陷像是《烬余录》完整版。似乎可以理解本书被国外出版商拒绝的原因——缺乏声名的作者、过于详尽私密的絮叨……如果不是忠实拥趸,希望窥见她更多人生细节,恐怕很少有人会耐心读下去。也许她一写再写就是为了治愈自己,幸好还有写作。译文熨帖,没有减损张爱玲的魅力。

评分

脱离父母,在香港的求学生活,只是没想到回上海能令她那么的开心。擅于察言观色,又不动声色,她不是对某些事情不敏感,是心气让她不屑专研,没有削尖了脑袋去站队和专营大富大贵。她同情在自己的国土被日本兵掌掴的农民,她心系回到乡下的阿妈,可怜被无端击毙的老师,为最凄惨的女性群体不平。但作为一个动荡时代的小人物,费劲所有才能勉强求得自保,哪有兼济天下的能力?旧时代、新时代,古老的充满束缚的民族,留下来的是给自己“降维”后才能后延残存的生存哲学。从小被逼得无亲无故,后来选择隐士般的生活,是女“侠”。张爱玲很欣赏鲁迅~

评分

太散漫了,散到除了时间往前推,我都不知道两部书有什么重点上的不同。

评分

脱离父母,在香港的求学生活,只是没想到回上海能令她那么的开心。擅于察言观色,又不动声色,她不是对某些事情不敏感,是心气让她不屑专研,没有削尖了脑袋去站队和专营大富大贵。她同情在自己的国土被日本兵掌掴的农民,她心系回到乡下的阿妈,可怜被无端击毙的老师,为最凄惨的女性群体不平。但作为一个动荡时代的小人物,费劲所有才能勉强求得自保,哪有兼济天下的能力?旧时代、新时代,古老的充满束缚的民族,留下来的是给自己“降维”后才能后延残存的生存哲学。从小被逼得无亲无故,后来选择隐士般的生活,是女“侠”。张爱玲很欣赏鲁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