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火炮與英法聯軍侵華之役

中西火炮與英法聯軍侵華之役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科學齣版社
作者:劉鴻亮
出品人:
頁數:448
译者:
出版時間:2015-4
價格:149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030423313
叢書系列:國傢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
圖書標籤:
  • 軍事史
  • 鴉片戰爭
  • 晚清史
  • 技術史
  • 中國近代史
  • 曆史
  • 軍事
  • 清史
  • 中西火炮
  • 侵華戰爭
  • 英法聯軍
  • 軍事史
  • 火炮技術
  • 近代史
  • 殖民主義
  • 戰爭研究
  • 曆史事件
  • 軍事裝備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19世紀中葉前後,中西方軍隊對抗方式主要是陸海炮戰,火炮是最重要的武器。清朝在戰爭中失敗的原因頗多,中西方軍事技術尤其火炮技術的懸殊差距是一個極為重要卻不爭的事實。劉鴻亮編著的這本《中西火炮與英法聯軍侵華之役》指齣清軍鐵炮的劣勢和作戰方式的陳舊,是其守衛失敗的關鍵;英法聯軍鐵炮的優勢和新作戰方式的采用,是其侵略得逞的原因;軍事技術變革與整個社會政治製度、文化生活的變革存在著互動關係。本書可加深國人對清軍“炮不利”與侵華聯軍“炮利”問題的理解,進而對近代中西軍事史以及技術社會史的研究有所提升。

本書可為軍事部門史料、中國近代史、博物館火炮史研究提供基礎資料;同時可供科學技術史、軍事技術史愛好者參考閱讀。

著者簡介

劉鴻亮,1970年生。籍貫河南省登封市,河南科技大學副教授、鴉片戰爭博物館特約研究員、河南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學者。主要研究方嚮為近代中西軍事技術史。2004年至今,在《清華學報》(颱灣)、《自然辯證法通訊》、《自然辯證法研究》、《科學技術哲學研究》、《社會科學》、《清史研究》、《史林》、《曆史檔案》、《曆史教學》(高校版)、《海交史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報》、《明清海防研究》等刊物上發錶火器史領域論文50餘篇,並多次被《國務院參事室文摘》、《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高校文科學術文摘》、《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全文復印或論點摘編。2011年齣版專著《中英火炮與鴉片戰爭》。

圖書目錄

序(王兆春)
緒論
第一章 研究19世紀中葉中西軍事技術的關鍵史料簡介
第一節 研究19世紀中葉清朝軍事技術的關鍵史料簡介
第二節 研究19世紀中葉歐洲軍事技術的關鍵史料簡介
第二章 19世紀中葉中西軍事技術水平簡論
第一節 19世紀中葉清朝軍事技術的總體水平
第二節 19世紀中葉以英國為代錶的西洋軍事技術的總體水平
小結
第三章 英法聯軍侵華之役清軍前裝滑膛火炮的技術和性能
第一節 與侵華聯軍對陣的清朝軍隊及兵種構成
第二節 清軍備炮的概況
第三節 清軍前裝滑膛火炮的技術和性能
小結
第四章 英法聯軍侵華之役聯軍前裝滑膛火炮的技術和性能
第一節 侵華聯軍的陸海力量及備炮概況
第二節 侵華聯軍前裝滑膛火炮的技術和性能
小結
第五章 英法聯軍侵華之役前後西洋綫膛火炮技術和性能
第一節 英法聯軍侵華之役英國阿摩士壯後裝綫膛炮與法國拿破侖前裝綫膛銅炮技術和性能
第二節 英法聯軍侵華之役後西洋膛綫火炮技術發展概況
小結
第六章 近代以來中西陸海戰術的發展演變
第一節 近代以來中國陸海戰術的發展演變
第二節 近代以來西洋陸海戰術的發展演變
第三節 中西陸海戰術差異對英法聯軍侵華之役勝負的影響
小結
第七章 中西社會諸因素對包括火炮在內的軍事技術優劣的影響
第一節 影響19世紀中葉中西軍事技術優劣的思想層麵探析
第二節 影響19世紀中葉中西軍事技術優劣的製度層麵探析
第三節 影響19世紀中葉中西軍事技術優劣的物質層麵探析
小結
參考文獻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发生在1856-1860年的英法联军之役,法军装备的是米尼1851式前装线膛步枪,从1854年起,英军装备了1853年型前装线膛撞击式恩菲尔德步枪,射程约1100米,其威力是清军火绳枪的10倍之多,不过这个阶段由于步枪射速较低(3-4发一分钟),火力方面仍主要依赖火炮。清军只能用少量...

評分

发生在1856-1860年的英法联军之役,法军装备的是米尼1851式前装线膛步枪,从1854年起,英军装备了1853年型前装线膛撞击式恩菲尔德步枪,射程约1100米,其威力是清军火绳枪的10倍之多,不过这个阶段由于步枪射速较低(3-4发一分钟),火力方面仍主要依赖火炮。清军只能用少量...

評分

发生在1856-1860年的英法联军之役,法军装备的是米尼1851式前装线膛步枪,从1854年起,英军装备了1853年型前装线膛撞击式恩菲尔德步枪,射程约1100米,其威力是清军火绳枪的10倍之多,不过这个阶段由于步枪射速较低(3-4发一分钟),火力方面仍主要依赖火炮。清军只能用少量...

評分

发生在1856-1860年的英法联军之役,法军装备的是米尼1851式前装线膛步枪,从1854年起,英军装备了1853年型前装线膛撞击式恩菲尔德步枪,射程约1100米,其威力是清军火绳枪的10倍之多,不过这个阶段由于步枪射速较低(3-4发一分钟),火力方面仍主要依赖火炮。清军只能用少量...

評分

发生在1856-1860年的英法联军之役,法军装备的是米尼1851式前装线膛步枪,从1854年起,英军装备了1853年型前装线膛撞击式恩菲尔德步枪,射程约1100米,其威力是清军火绳枪的10倍之多,不过这个阶段由于步枪射速较低(3-4发一分钟),火力方面仍主要依赖火炮。清军只能用少量...

用戶評價

评分

所謂炮利與不利,其實隻是一個錶象,重要的還是管理製度方麵的問題

评分

這書其實很容易被抽臉,冷兵器吧有人告訴我,韆萬彆在近現代火器上問題上裝逼,因為反論資料一嚮多的是,你支持這種火器射程在1000多米內,結果就很可能被另外的英文資料打臉,這不,劉鴻亮支持的英國菲爾德步槍是1100米以內,就會被打臉的(或許這書隻能給中國人看,不能給美國人看)。

评分

這書其實很容易被抽臉,冷兵器吧有人告訴我,韆萬彆在近現代火器上問題上裝逼,因為反論資料一嚮多的是,你支持這種火器射程在1000多米內,結果就很可能被另外的英文資料打臉,這不,劉鴻亮支持的英國菲爾德步槍是1100米以內,就會被打臉的(或許這書隻能給中國人看,不能給美國人看)。

评分

所謂炮利與不利,其實隻是一個錶象,重要的還是管理製度方麵的問題

评分

劉鴻亮繼中英火炮與鴉片戰爭一書後再創好書,資料全麵反映二鴉清軍和聯軍在火炮,槍械和艦船上的細節差距,為二次鴉片戰爭軍事方麵最佳圖書,必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