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志林》是苏轼游历交谈间的所见所闻,他将一切能理解、不能理解的奇人异事都记录下来,内容广泛,无所不谈。其文长短不拘,或千言或数语,而以短小为多。皆信笔写来,挥洒自如,体现了作者行云流水涉笔成趣的文学风格,为晚明小品之滥觞。本版本由香港大学教授王晋光、梁树风注评,考证较为严谨,评论精当。
梁树风,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硕士、哲学博士(中国语言及文学),现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讲师。
王晋光,香港大学教育硕士(教育评鉴学),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中国语言及文学)。1983年至1989年曾任葛量洪教育学院讲师,1989年至2011年任香港中文大学讲师、副教授、客座教授。现任香港城市大学中文、翻译及语言系访问教授。
不得不说此版本的翻译真的很烂。 《阳丹诀》惊讶到我了,东坡居然信方士之说? “梦寐”部分颇有趣,东坡梦里也是个文人,人多做梦而少记之。 “送别”几篇颇为感人,尤喜《别子开》《别姜君》和《别文甫子辩》,苏轼每至一处皆有诸多好友且相处往来之频繁,可见其人品之佳。 ...
评分《东坡志林》可真是好东西。 讲他怎样游览,到处逛,累了就地休息,遇到什么稀奇古怪的传说一定要探个究竟,看了什么不惬意的东西必定要讥讽一番,见到老百姓居然也认识自己,心里也是很高兴的。 又讲他养生,是炼丹砂,原料稀奇古怪,除了石头金玉外,尿液精液...
评分去年在北京的时候,已经看完这本书了,每天坐地铁,从知春路到西二旗,正好十五分钟,看这类小品文正好合适。 之前有段时间翻译一篇文章 “understanding glibc malloc”,盯着屏幕时间太长,眼睛有点难受,所以就随后翻出这本书来看,第一篇《记过合浦》,当时感觉好喜欢,就专...
评分苏东坡若生在现代,一定也是喜欢写日志的,开个博客,或许就是《东陂志林》。 随性所记,比那些传世之作家常些人性化些,读来亲切,没有压力。就像偶遇某个陌生人的博客,偶尔就读了几篇。不需要可以学习什么记住什么。随时可以拿起来读,随时又可以放下。内容有:养生,游...
评分《东坡志林》可真是好东西。 讲他怎样游览,到处逛,累了就地休息,遇到什么稀奇古怪的传说一定要探个究竟,看了什么不惬意的东西必定要讥讽一番,见到老百姓居然也认识自己,心里也是很高兴的。 又讲他养生,是炼丹砂,原料稀奇古怪,除了石头金玉外,尿液精液...
本来东坡的文字都是很好的,但是编这本书的人???居然把原文放到页边,把译文、注释、点评放到中间当正文??这也真是喧宾夺主了吧,请问打算读这本书的人哪位的水平还需要这些乱七八糟的译释评?只恨当时买的时候没看到样书,真是太气人了,真是浪费我苏大学士的才气!奉劝各位千万不要买这个版本。
评分无所不涉,可谓驳杂;寥寥数语,多有意思。只取前四卷为好,第五卷已是长篇策论了,置诸小品文中,有尾大不掉之观感。
评分此心飘然已在太行之麓矣。
评分容我没素质一回——这个评点,就是个傻逼,最大的傻逼。一副道学面孔,自以为是,揪住小细节胡扯,以今人观点和科技肆意解读古文,一副好好先生做派,还在翻译中加私货好好地厌女一回。每每读完东坡文章,正是兴头,就看见他胡说八道牵强附会,浪费心情。这个版本装帧也自以为是,留大片空白,有时一页只有两三行点评。莫名其妙。
评分点评什么玩意儿,完全不懂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