捲一 流沙東、西的政治凝閤
1 西漢的使者校尉與屯田校尉 / 3
1.1 西域屯田的起源與首任使者校尉賴丹 / 3
1.2 從使者校尉到都護西域使者校尉 / 5
1.3 屯田校尉與北胥鞬屯田 / 8
1.4 屯田校尉演變為戊己校尉 / 14
2 大行令、大鴻臚與鴻臚卿——漢唐時期的主管外事、蕃務的行政建製 / 19
2.1 西漢時期的大行令 / 19
2.2 大鴻臚的創立及其取代大行令 / 23
2.3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大鴻臚 / 27
2.4 隋朝的四方館與唐朝的鴻臚寺 / 30
3 護羌校尉考 / 39
3.1 護羌校尉的起源 / 39
3.2 東漢時期的護羌校尉 / 41
3.3 魏蜀相爭時期的護羌校尉 / 49
3.4 西晉、前涼時期的護羌校尉 / 52
3.5 十六國時期的護羌校尉 / 54
4 河西諸涼、北魏王朝與西域 / 59
4.1 前涼對西域主權的維護與開拓 / 59
4.2 呂光西徵與前秦、後涼號令西域 / 62
4.3 西涼與後西涼 / 68
4.4 沮渠氏北涼與後北涼 / 72
4.5 北魏與西域 / 74
5 隋朝與西域 / 79
5.1 擊敗突厥的進犯,催化東、西突厥的分裂 / 79
5.2 擊敗吐榖渾,建置且末、鄯善、河源諸郡 / 85
5.3 臣服高昌,控製磧口,擊破鐵勒,建置伊吾郡 / 90
5.4 餘論二題 / 95
6 北庭都護趙崇玭考 / 100
6.1 疏勒軍鎮守使趙崇玭與趙節度、趙都護 / 100
6.2 封常清入朝後,趙崇玭繼為北庭主將 / 105
捲二 曆史地理考證
1 金蒲、疏勒、且固、務塗榖考 / 113
1.1 漢與匈奴的車師爭奪 / 113
1.2 金蒲城應即今泉子街賊疙疸梁古城 / 117
1.3 且固城即今大龍溝古城 / 121
1.4 務塗榖即今吉木薩爾縣五塘溝 / 123
1.5 疏勒城即今奇颱縣石城子古城 / 127
2 柳中—田地城考 / 135
2.1 己校尉與西域長史治所的漢柳中城 / 135
2.2 高昌郡、高昌國前期的田地縣 / 141
2.3 麴氏高昌時期的田地郡、平遠府、田地公 / 146
2.4 高昌田地城與佛教 / 153
2.5 入唐田地復名柳中 / 158
3 鹽澤、蒲昌海、唐蒲昌縣考 / 161
3.1 有關唐蒲昌縣記載的正誤辨析 / 161
3.2 唐蒲昌縣乃高昌橫截郡改置,但治所並非橫截城 / 165
3.3 唐蒲昌縣治所在即高昌橫截郡治下的白艻城 / 171
3.4 唐蒲昌縣、蒲昌府與蒲昌郡 / 177
4 安西大都護府治所考——兼論豆勒豆爾奧庫爾古建築群 / 184
4.1 豆勒豆爾奧庫爾古建築群即今渭乾河東西的玉麯吐爾、夏和吐爾 / 184
4.2 豆勒豆爾奧庫爾古建築群既非單純的佛寺,也非柘厥關或白寺城 / 188
4.3 龜茲王城僅為存在四年的安西大都護府初期治所 / 193
4.4 安西建置級彆與治所的變遷 / 198
4.5 定型後的安西大都護府應設治於龜茲國境漢人聚居區的中心 / 204
4.6 齣土文書證實豆勒豆爾奧庫爾遺址即唐之明府城 / 215
4.7 文獻學的有關證據 / 229
5 唐碎葉建置詮索 / 233
5.1 磧西歸唐前的碎葉 / 233
5.2 碎葉的歸唐及其備列安西四鎮 / 235
5.3 安西治下的碎葉鎮 / 239
5.4 碎葉轉隸北庭及其返歸安西 / 244
5.5 碎葉鎮的交通地位與行政級彆 / 248
5.6 吉爾吉斯斯坦發現的唐碎葉文獻 / 255
6 唐輪颱的定位與庭州—碎葉道 / 259
6.1 地當庭州—碎葉道的唐輪颱縣 / 260
6.2 輪颱縣非創置於貞觀年間,而是長安末年庭州—碎葉道危機的産物 / 270
6.3 北道收稅雄關的輪颱及其考古學證據 / 277
6.4 遼宋濛元時期的輪颱已改稱昌八裏、彰八裏 / 285
6.5 張堡(仰吉八裏)定點的地裏反證 / 291
7 唐蒲類縣及其領城考 / 297
7.1 唐蒲類縣址及其齣土文物 / 297
7.2 唐蒲類縣的建置沿革及其領城蒲類鎮、郝遮鎮考 / 303
8 天山北麓幾座西遼古城的定性研究——兼論耶律大石的復國行動及其與彆失八裏迴鶻的關係 / 308
8.1 瑪納斯樓南古城踏勘記 / 309
8.2 樓南古城與奇颱東地東大墩存在時間的文物對比研究 / 312
8.3 烏魯木齊烏拉泊古城實為西遼古城 / 318
8.4 西遼屯城是防止畢勒哥叛遼附金、維護東返復國通道的曆史産物 / 324
捲三 佛教北弘西域、神州
1 古代於闐與佛法初傳 / 337
1.1 於窴、於闐名稱考辨 / 337
1.2 瞿薩旦那國即於闐塞種尉遲氏王朝 / 339
1.3 於闐的早期信仰與佛教初傳 / 345
1.4 由大眾法脈到大乘佛國 / 351
2 疏勒、渠沙與伽師祗離——兼論佛教傳入喀什綠洲 / 365
2.1 疏勒雄霸喀什綠洲 / 366
2.2 渠沙人臣槃入主疏勒王統 / 371
2.3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疏勒國實為渠沙國 / 377
2.4 隋唐喀什綠洲巨變與伽師祗離裴氏王朝的創立 / 381
3 龜茲王統更易與佛法初傳 / 385
3.1 佛教初傳龜茲二說辨誤 / 385
3.2 西漢龜茲王統齣自絳賓係羌化小月氏人 / 387
3.3 龜茲白氏王朝是新朝、東漢交替時期西域塞人崛起的曆史産物 / 390
3.4 佛教初傳龜茲時間蠡測及其曆史恢宏 / 396
4 鳩摩羅什說法龜茲到弘法長安——從彼岸世界的超越曆程與此岸世界的復歸 / 404
4.1 背叛小乘說一切有部,皈依大乘般若空宗 / 405
4.2 宣揚“總破一切法”的中觀思想,領導龜茲的宗教改革 / 408
4.3 弘法長安與鳩摩羅什晚年 “不應執著一經”的佛學思想修正 / 415
5 唐玄奘譯經與世俗皇權——三藏法師與李世民、李治二帝的往來文獻研究 /422
5.1 釋解玄奘偷越齣關,卻歸國榮寵之謎 / 422
5.2 進獻《西域記》、梵譯《道德經》與辯機伏誅事件 / 428
5.3 天皇李治佛教地位的上升與玄奘譯經大慈恩寺 / 436
5.4 輔政大臣被殺,玄奘重請入山與玉華寺譯經 / 447
6 唐朝六遣使天竺考——李義錶、王玄策等齣使事跡輯要 / 453
6.1 唐使李義錶第一次赴天竺 / 453
6.2 唐朝第二次遣使天竺,王玄策齣任副使 / 455
6.3 唐朝第三、第四次齣使 / 459
6.4 王玄策入竺”前後三迴”與唐朝第五、第六次齣使 / 464
7 《大雲經疏》的編撰與廢棄——兼論唐、周易代時期的佛學思潮 / 470
7.1 武周革命的輿論引導 / 470
7.2 武周革命與《大雲經》的有關記載 / 477
7.3 《大雲經》及其衍生《寶雨》諸經 / 482
7.4 《大雲經疏》及其內容、撰者 / 488
7.5 《大雲經疏》的罷廢與慈氏越古名號的中止 / 494
8 庭州高颱寺考——天山北麓唯一現存的石窟寺 / 503
捲四 西域漢人與漢文化
1 龍興年號與李寶後西涼政權 / 519
1.1 李寶在伊吾創立後西涼與龍興年號 / 520
1.2 龍興年號與高昌闞爽的關係 / 524
1.3 李寶歸屬北魏與龍興年號的廢止 / 528
2 高昌建郡時間考辨——兼論漢人從西域屯田軍戶到民戶的曆史演變 / 530
2.1 高昌建郡的兩種史料齣處與三種時間坐標 / 530
2.2 東晉鹹和二年乃趙貞自立為高昌郡守之歲,非張駿始置高昌郡之年 / 534
2.3 趙貞自立為高昌郡守,標誌著高昌屯田世襲軍戶解放為自由民戶 / 537
2.4 東晉鹹和五年庚寅非高昌郡始創之歲,實乃李柏伐趙貞兵敗之年 / 542
2.5 張駿追認既成事實與高昌列名沙州三郡 / 547
3 麴嘉考 ——兼論麴氏王朝的內外政策 / 553
3.1 國人之變與白棘城之變中的麴嘉 / 553
3.2 投倚強權、以變求生存的對外政策 / 558
3.3 弘文固本、認祖歸宗的對內政策 / 561
3.4 麴嘉創立的二元化國策成為麴氏高昌的政治傳統 / 564
4 麴伯雅朝隋變服、歸國改元解謎 / 570
4.1 延昌與延和初期專臣木杆係突厥的高昌 / 570
4.2 延和後期的政策調整與麴伯雅入隋 / 577
4.3 變服令、義和改元是否“政變” / 585
4.4 “重光復闢”抑”重光政變” / 594
5 高昌國的漢文化傳統 / 599
5.1 血緣情結與古老信仰 / 599
5.2 高昌儒學的古文經特色 / 603
5.3 《孝經》的流行及其社會蘊涵 / 607
5.4 漢傳大乘佛教及其反傳西域 / 613
6 高昌齣土的伏羲、女媧像與昊天上帝崇拜 / 619
6.1 古代漢人崇祀的本土天神乃昊天上帝 / 621
6.2 高昌齣土伏羲、女媧閤體像即昊天上帝 / 625
6.3 高昌的漢土傳統多神崇拜與丁榖山祭典 / 632
6.4 高昌鬍人信仰的祆教天神 / 635
7 絲路貿易中的漢式銅幣與絲綢——兼論絲綢貿易中的帛本位製度 / 641
7.1 東西絲綢貿易的興起,與中原銅幣的通行西域 / 641
7.2 魏晉南北朝西域的多元化貨幣體係與絲綢對銅幣的保值作用 / 646
7.3 唐代銅幣通行磧西與帛本位貨幣的曆史尾聲 / 650
索引 / 658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