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尼夏•斯坦利-史密斯
1950年出生于一个英国贵族家庭。19岁时,对贵族生活心生质疑,为寻求心灵归属,远赴印度修习冥想。1971年来到日本,做过英语教师。后来认识了现在的丈夫——摄影师梶山正。同样的游历印度的经历和对生活的共同追求让他们走到了一起。1996年,维尼夏与丈夫梶山正、儿子悠仁一家三口搬到京都乡下一栋百年农居,开始了种植和研究香草的田园生活。2001年开始在《京都新闻》的“维尼夏的大原日记”专栏连载随笔,记下她与香草为伴的诗意点滴,那些徜徉于自然中的美好瞬间,以及生活中的哲思体悟。本书即是这些随笔的结集。
梶山正
1959年生于日本长崎。摄影师,擅长拍摄山川自然风光。作为登山爱好者,曾在多家地理杂志连载登山随笔,与他人合著过多本登山手册。1984年登上喜马拉雅山之后,曾为寻求自我远赴印度。回国后在京都开了一家正宗印度料理店DiDi,在店里与维尼夏结识,后来结为夫妇。本书中的照片即是他用镜头记录下的美好生活瞬间。
一座长满香草的午后庭院 一段远离尘嚣的诗意时光
日本NHK电视台多次专题报道 累计销售超过85万册
为生活疲于奔命的时候,生活已经离我们而去。——约翰•列侬
一所古旧的百年农居,让英国贵族出身的维尼夏在京都的山间停下了脚步,找到了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亲手开辟一座庭院,栽种一百五十多种香草。夏日天静昼长,听得到薄荷、罗勒、迷迭香、薰衣草……勃勃生长的声音;秋之七草随风摇曳的时节,用古法调制花草茶,制作手工皂,酿造梅子酒。闲时在薄雾笼罩的清晨漫步田园深处,于暮色四合的河畔观赏流萤点点。
播种、浇水、劳作、收获。
就这样,度过一生。
一个英国贵族在印度修行后嫁到日本,搬到京都郊区买一个大院子,古宅,种很多香草,田园生活,又有“绘”又有“摄”,看起来很有卖点,卖的应该确实也很不错,但是盛名之下其实不符。 首先摄影和手绘都特别普通,虽然也不赖但也就是个点缀,真不值得还单独署名让人觉得很专业似...
评分时至今日,“嬉皮文化”俨然已经成为一个“略显老气”的文化符号。标榜着自我与叛逆的年轻人,以专注和疯狂书写了属于自己时代的精彩。出于对主流社会的厌恶,他们中的一些人选择了出走,目的地大多数寂静与冥想之地印度——他们渴求在那里,治疗自己的“创伤”。出身贵族家...
评分我爱看大河剧。 最初接触当然是因为历史控,但毕竟大河ドラマ拍来拍去就是战国幕末的循环,偶尔源平合战、忠臣蔵出来调剂一下胃口。所以十来部剧看下来,还支持着我看下去的已经不是那些叱咤风云的大人物,而是庭院间的枯山水、与山形树色相融合的神社鸟居、还有...
评分放在“寫書評”里,不算書評,而是真正意義上的雜感而已。 找一個空閑的下午,溜進書店,左瞧右看終於覓得這本早就想讀的《京都山居生活》。在旁邊的沙發坐下,把書攤在印著淡粉色薔薇花的水洗牛仔裙子上。膝上這本書,是手繪的青山桑田封套,抹茶綠帶金黃色花紋的封一封四,...
作为本地报纸专栏的话还是挺有存在价值的 但作为一本独立存在的书 其实和“京都”“山居”“生活”这三个关键字都几乎没啥关系了
评分非常美好的山居生活,想象自己在山里有一个院子,并且种满了各种香草,饿了吃菜和野味,顺应自然,这是种多仙的生活。好想回到古代。
评分和京都没多大关系。笔者小时候住英国庄园年轻游历印度,最后在京都度过余生,完美得不得了。
评分文字清浅美好。总觉得缺欠些深意或者说禅意。
评分不愁吃穿的归隐生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