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系列:白发魔女传(套装上下册)》是作家梁羽生的作品,于1957年8月5—1958年9月8日发表。叙述的是明万历四十三年凉秋,云贵总督卓仲廉卸任归故乡陕北,途经川陕边境时被劫富济贫的绿林女大盗“玉罗刹”练霓裳劫去大部分财产。随行护送的武当弟子耿绍南,因傲慢不逊被削去左手二指,以示惩戒,练霓裳自此与武当派结怨。百姓反抗政府,下属背叛上级,奸佞出卖国家,反抗与自由的精神交织在一起,就是那个时代的精神。
梁羽生,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山祖师。
梁羽生(1924~2009),本名陈文统,广西省蒙山县人。1949年毕业于广州岭南大学。熟读古文,擅于对联。少年时,拜史学家简又文教授为师。抗战胜利后,人广州岭南大学,读国际经济专业。毕业后人香港《新晚报》担任副刊编辑,一九四九年定居香港,任职《大公报》。从小喜看武侠小说,文史造诣颇深,涉足文坛后,曾用“梁慧如”、“冯瑜宁”等笔名发表多篇散文、文艺评论和文史随笔,也曾用“陈鲁”笔名写评论中国象棋的文章。一九五四年,由于香港武术界太极派和白鹤派的一场公开比武,造成香港社会的轰动,梁羽生應「新晚報」編輯之約,撰寫《龍虎鬥京華》,遂開啓武俠小說創作生涯,亦爲後世稱爲新派武俠小說之始。生前任职于香港《大公报》和《新晚报》。他涉猎頗廣,喜好历史,古典诗词方面造诣很深,还下得一手好棋,写过不少棋评。
在梁羽生的文学生涯中,他创作的武侠小说影响最广,五十多年来,在海内外读者中历久不衰。从1954年他的第一部武侠小说《龙虎斗京华》在香港《新晚报》连载开始,直到1984年宣布“封笔”,他创作武侠小说35种之多。其中,《萍踪侠影录》、《白发魔女传》、《七剑下天山》、《冰川天女传》、《云海玉弓缘》等是他的代表作,多次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散文作品有:《笔不花》、《笔剑书》、《笔花六照》、《名联观止》等。
2009年1月22日因病在悉尼去世,享年85岁。在评价自己的武侠创作地位时,梁羽生曾说:“开风气也,梁羽生,发扬光大者,金庸。” 2008年11月7日晚在悉尼荣获澳大利亚华人文化团体联合会颁发的“澳华文化界终生成就奖”。
#一 像是很多的小说一样,大众媒体的力量往往会影响我们对于文本本身的认识与态度。《白发魔女传》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与读过小说的人比起来,观看过由张国荣林青霞出演的同名电影的人数,一定有压倒性优势。在豆瓣上简单搜索,对于1993版电影做出评价的是32237人次,而几部小...
评分如何让骡子一直前行?就是在它眼前吊根胡萝卜。读者虽然不是骡子,但梁羽生恰恰缺少让读者保持阅读注意力的胡萝卜。本书给人的感觉是想到哪写到哪,自由散漫,读得时间长了,就疲累乏味,还不得要领。 全书太平,鲜有精彩内容。大闹武当山和大战风砂堡按理说应是全书高潮,可写...
评分(一) 有次和一个女生谈论《书剑恩仇录》,她说她最喜欢霍青桐,但很讨厌这本书。想霍青桐与陈家洛确可称天造地设,家世相当,才貌相配,最终未成佳偶,并非由于外界阻力,不过是陈家洛小男人心态作祟,嫌她才干超过自己。似那般可人儿,仿佛集女生向往的美好于一身,美丽、聪...
评分“自此世界上再也没有玉罗刹了,我要到我该去的地方。” 念着这一句,心间不由微微疼痛。 只是微微疼痛,因为那女子如此骄傲,大概不会感激旁人滥施的同情。你满腔怜惜,她或许只冷笑一声。 从中原到回疆,总要数月以上,玉罗刹孤身西行,过尽千亭,不知是怎样心情? 伤心...
评分练霓裳爱上卓一航真的很正常啊,地位不同,一个绿林大盗,不管怎么威风,终归是一个武林后起之秀、暴发户,社会地位不高,文化水平也有限,卓一航却是一个翩翩浊世佳公子,世家子弟兼武林正宗,又温驯善良好驾驭,哪方面看都是极品夫婿候选人。岳鸣珂虽然也帅也善良敦厚...
读书读多了,再看武侠小说就会真觉得梁羽生先生的作品与金庸先生的著作确实有差距,这点梁羽生先生也承认。
评分这算得上梁老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了吧,虽然我只读了白发,塞外,七剑;七剑还卡在后面没读完,卓一航与练霓裳的故事真的是道尽了男欢女爱,悲欢离合
评分这算得上梁老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了吧,虽然我只读了白发,塞外,七剑;七剑还卡在后面没读完,卓一航与练霓裳的故事真的是道尽了男欢女爱,悲欢离合
评分白发魔女传是梁羽生武侠小说制高点了,喜欢,不臃肿,竟然活灵活现。
评分视角转换有意思,多主角(去主角?)的写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