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楚辭學史

中國楚辭學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湖南齣版社
作者:易重廉
出品人:
頁數:611
译者:
出版時間:1991-5
價格:12.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43802117
叢書系列:楚辭研究叢書
圖書標籤:
  • 楚辭
  • 古代文學
  • 學術
  • 楚辭學
  • 中國文學
  • 古典文學
  • 詩歌史
  • 文獻研究
  • 曆史演變
  • 屈原研究
  • 學術史
  • 文化史
  • 詞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為新中國第一部楚辭學史著作,論述由漢至清有關楚辭論著與文學創作的情況。

著者簡介

易重廉 1935年10月生,湖南黔陽人。湖南省邵陽師範中文係高級講師。

1953年畢業於湖南省立第六師範學校(今武岡師範)。曾任湖南省古典文學學會理事,湖南省民間文藝傢協會理事、邵陽市民間文藝傢協會副主席等職。

主要研究方嚮:中國古代文學、中國民間文藝。主要著作:《中國楚辭學史》湖南齣版社1991年齣版。

主要論文:《關於(離騷)整體結構的思考》,刊《中國文學研究》1988年第3期。《〈天問〉義釋》,刊《求索》1981年第3期。《〈涉江〉義釋》,刊《雲夢學刊》1998年第1期。《楚辭"亂日"義釋》,刊《學術月刊》1983年第5期。《九歌》係列論文《"九"義釋》、似九雙城因新論》、《顓頊故事發微》、〈〈以雲中君〉祀主考》、〈河伯祀主考》、《〈山鬼〉研究》等分彆刊於《文史哲〉1984年第6期、《江漢論壇〉1986年第7期、《巫風與神話》湖南文藝齣版社1988年齣版、《民間文藝季刊》1986年第3期、文學遺産》1985年第4期、《巴楚文化研究》,中國三峽齣版社1997年齣版。《敦煌麯子詞校補》刊《社會科學》1987年第2期。《蘇武的創作思想》刊《文學遺産》1982年第4期。《試論鄧彌之的愛國詩歌》與《佛老與魏源山水詩》等關於湘籍作傢的論文載《書院研究》與《魏源與近代中國改革開放》二書,前為湖大齣版社1988年齣版,後為湖南師大齣版社1995年齣版。《牛郎織女故事敘倫》,刊《楚風》1984年第1期,《"梅山"源考》,刊《楚俗研究》第2集,湖北美術齣版社1995年齣版。《梅山文化研究三題》刊《民間文學論壇》1995年第3期。新世紀以來,易重廉先生偏嚮於民間文藝的研究,發錶瞭大量民間文藝的論文,還參與編寫瞭多本詩詞選集, 2012年,易重廉先生的新作《屈原綜論》由嶽麓書社齣版。

圖書目錄

緒論
第一章 楚辭的曆史背景
第二章 楚辭的名稱沿革
兩漢——楚辭學的初興期
第一章 漢代的社會政治和楚辭學的興起
第二章 屈原精神的感召
第三章 王族興趣的薰染
第四章 司馬遷的楚辭研究
第五章 劉嚮
第六章 爭鳴形勢的齣現
第七章 中國楚辭學第一座豐碑——王逸的《楚辭章句》
魏晉南北朝時期——楚辭學的發展期
第一章 魏晉南北朝的社會政治思想對文學研究的影響
第二章 文學意識的覺醒與楚辭
第三章 郭璞的楚辭研究
第四章 文學意識的高漲與楚辭
第五章 文學意識的成熟與楚辭
第六章 劉勰的楚辭研究
第七章 鍾嶸的楚辭研究
第八章 顔之推的楚辭研究
隋唐五代——楚辭學的中落期
第一章 《楚辭音》
第二章 唐代的學術思想和楚辭學的中落
第三章 初唐史傢與楚辭
第四章 初唐文人與楚辭
第五章 中唐詩論與楚辭
第六章 古文運動與楚辭
第七章 傳奇小說與楚辭
第八章 晚唐文人與楚辭
第九章 晚唐史傢與楚辭
第十章 《釋文》
宋代——楚辭學的興盛期
第一章 宋代的學術思想和楚辭學的興盛
第二章 詩文革新與楚辭
第三章 晁補之的楚辭研究
第四章 洪興祖的楚辭研究
第五章 楚辭專門研究的繁榮
第六章 中國楚辭學的第二座豐碑——硃熹的《楚辭集注》
第七章 道學與楚辭
第八章 南宋詩詞中的楚辭評論
第九章 南宋詩話中的楚辭評論
遼金元明——楚辭學的繼興期
楔子
第一章 楚辭與金代的尊蘇崇黃
第二章 楚辭與元代的詞麯作品
第三章 楚辭與元代的詩文理論
第四章 元人的屈陶比較研究
第五章 明代的學術思想和楚辭學的繼興
第六章 明代前期的復古主義與楚辭
第七章 汪瑗的楚辭研究
第八章 明代後期的解放思潮與楚辭
第九章 陳第的楚辭研究
第十章 晚明忠奸鬥爭與楚辭
第十一章 黃文煥的楚辭研究
清代——楚辭學的大盛期
第一章 清代的學術思想和楚辭學的大盛
第二章 故國之思與楚辭
第三章 經世之學與楚辭
第四章 王夫之的楚辭研究
第五章 神韻之說與楚辭
第六章 林雲銘的楚辭研究
第七章 忠怨之爭與楚辭
第八章 蔣驥的楚辭研究
第九章 戴震的楚辭研究
第十章 樸學之風與楚辭
第十一章 文脈之論與楚辭
第十二章 陳本禮的楚辭研究
第十三章 楚辭學舊調餘音
第十四章 楚辭學新聲序麯
第十五章 梁啓超的楚辭研究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易先生寫的作品,體例龐大,把各個朝代的楚辭研究者和作品都囊括瞭。感喟於先生寫書早年條件的艱難,以前的學者真的很不容易,也很令人佩服。沒想到易先生也受到馬積高先生的教授和影響,學術圈真小呀

评分

作為第一部楚辭學史,也還算可以瞭。主要是資料掌握比較好。

评分

易先生寫的作品,體例龐大,把各個朝代的楚辭研究者和作品都囊括瞭。感喟於先生寫書早年條件的艱難,以前的學者真的很不容易,也很令人佩服。沒想到易先生也受到馬積高先生的教授和影響,學術圈真小呀

评分

作為第一部楚辭學史,也還算可以瞭。主要是資料掌握比較好。

评分

易先生寫的作品,體例龐大,把各個朝代的楚辭研究者和作品都囊括瞭。感喟於先生寫書早年條件的艱難,以前的學者真的很不容易,也很令人佩服。沒想到易先生也受到馬積高先生的教授和影響,學術圈真小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