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国学大典(50册)是中信出版社引进自香港中华书局的一套深具国际视野、贴近当代社会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藏书。中信国学大典延聘国学泰斗饶宗颐为名誉主编,邀请海内外知名国学家担任经典的选编、导读及译注。中信国学大典既收录了《论语》、《老子》、《孙子兵法》、《孟子》、《庄子》等不可不读、不可不知的中华经典名著,也囊括了《诗经》《楚辞》《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等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 《楚辞》和唐诗、宋词一样,具有高度的文学性,能使当代读者滋生永恒不变的审美愉悦。
《盐铁论》是我们了解汉代学术思想的重要作品,书中的民间学者(贤良与文学),一如司马迁般,也是在老百姓的生计上考量,大肆批判国家的干预行为,痛斥政策导致民不聊生,背离人民,言语中或多或少地倾向自由主义,他们追忆文帝的无为而治,认为政府应减少管制以及干预行为,反对官营工商业,提倡国际应减少不必要的管制,强调不应与民争利,以此议讽当朝的干预主义。
赵善轩
香港明爱专上学院通识教育及语文学系助理教授,曾任新亚研究所历史学博士后研究员。兼有电台主持、专栏作家等多重身份。著有《清朝乾嘉之后国事衰颓的经济原因》、《政治与经济之间:中国经济史问题》、《盐铁论导读》等十三部专著,并于《二十一世纪》、《新亚学报》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研究领域为中国文化史、经济思想史、中国经济史。
中国的历史一直面临着一个两难的问题,要抵御外敌,就得集权,集权就要变本加厉的增加财政收入。要经济发展就得分权,分权才有效率。 西汉在这个问题上进行过非常深刻的讨论。要抵御匈奴,要保护中华的农耕区,一定要钱,钱从哪里来?从政府垄断盐铁这些刚需的公共品来。但儒生...
评分事实上,读到第二章让我想到一个古老观念新的理解: 不患寡而患不均. 学经济学到现在,过去我的观点总是倾向于我们国家经济个体的效率太低(体现资源配置和定价机制等一些方面),但是实际上效率的提高实际上会削减对劳动量的需求.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实施完全市场经济可能出现极大量...
评分我说汉武帝像那谁,使劲折腾,到了元封、天汉年间关东二百万人无家可归,差一点引发全国范围大暴动,不得不派绣衣直指使者镇压。再加上儿子被自己折腾死了,只好发罪己诏承认自己是个二逼。 他死后,大臣们开始反攻倒算,总结武帝在位时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政策。到了BC81,就有了...
评分1.“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法家的国家财政主义,儒家的重农抑商主义,用的话语都是托古三代尧舜或者五行学说。一边在朝,国家管控物价、盐铁专卖、保障政府支出、统一货币;一边在野,一味迷信道德教化的力量、贴近宏大政策的阴暗面。 2.国家管制一切,收拢弹压豪强...
评分盐铁之争始末 ——《盐铁论》读书札记 《盐铁论》一书,正是中国轴心时代过后,经历数纪战乱,走向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时候出现,乃千古一书,其中妙旨,于今视之,意义可观。而侯外庐先生亦有言直接从经典阅读为思想史研究之基本,由此,作此笔记,以不才之心,揣测前...
出版这套古文经典丛书,着实造福读书人。作者记录了国家市场干预派、王政复古农耕派两方的隔空辩论,围绕着盐铁、均输、时政、匈奴、商鞅等问题唇枪舌剑,辩词华丽工整。但双方都是三句话不离尧舜禹汤,诗经春秋,缺乏实例论据。汉初还是思想并不儒化,尚且如此,可知后世两千年士大夫空谈之弊。
评分刚开始双方都是在儒家范围内杠,但是慢慢地矛盾就暴露了,桑弘羊位高权重,觉得一切都合理,但是文学来自社会下层,深觉严刑峻法,土地兼并严重,再这么下去大汉就要完球了,双方根本鸡同鸭讲,一直在杠,虽然桑弘羊是被杀了,之后政策也没有根本变化。感谢作者君的整理,可以看到这次辩论(抬杠)的实况,后知后觉发现作者也不是现场,只是怀着一颗怀念的心写作的,他说宰相居然听了会议什么都不说走了这里很有画面感hhhh。《散不足》这篇挺有趣,讲述了汉朝的生活。
评分导读和评析非常好。
评分导读夹带太多私货
评分围绕着道德争吵,古人也不容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