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与工业化

农业与工业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张培刚
出品人:
页数:292
译者:
出版时间:2014-11-18
价格:42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0198514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发展经济学
  • 经济学
  • 经济
  • 张培刚
  • 经典
  • 三农
  • 经济学及商业
  • 社会学
  • 农业
  • 工业化
  • 经济
  • 发展
  • 农村
  • 产业
  • 现代化
  • 技术
  • 政策
  • 转型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是1949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出版的《哈佛经济丛书》第85卷,是第一本试图从历史上和理论上比较系统地探讨农业国工业化问题的学术专著,曾获哈佛大学1946-1947年度最佳论文奖和“威尔士奖金”,在国际上声誉卓著,被誉为“发展经济学”的奠基之作。1951年译成西班牙文,在墨西哥出版;1969年,英文版又在美国再版。

本书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国将面临如何实现工业化的问题为中心目标,从世界范围来探讨农业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将要遇到的问题,特别是农业与工业的相互依存关系及其调整和变动的问题。作者从大量的历史文献和统计资料中,向英、法、德、美、日、苏联诸国,寻求“产业革命”以来它们各自实行工业化的经验和教训;并立足于农业国家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加以考察。

作者简介

张培刚,1913-2011,湖北黄安(红安)人,“发展经济学”学科的奠基人。193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经济系,1941-1945年就读于美国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历任武汉大学经济系教授、系主任,联合国亚远经济委员会顾问兼研究员,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名誉院长,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名誉会长,中美经济合作学术委员会中方主席等职。

目录信息

导论
第一章 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述评
第一节 一般均衡分析方法
第二节 局部均衡分析方法
第三节 区位理论分析方法
第四节 分析方法评论
第二章 农业与工业的相互依存关系
第一节 一般均衡分析方法
一、人口与食粮
二、食粮与经济活动的区位化
三、收入与对粮食的需要
第二节 联系因素之二:原料
一、加速原理与周期变动
二、原料成本与工业区位
第三节 联系因素之三:劳动力
一、人口与劳动力供给
二、人口的职业转移——劳动力自农村转入工商业以及自工商业转入农业
第四节 农民作为买者与卖者
一、农民作为买者
二、农民作为卖者
第三章 工业化的理论
第一节 工业化与产业革命
第二节 工业演进中的发动因素与限制因素
一、发动因素:企业创新管理才能及生产技术
二、限制因素:资源及人口
第三节 工业化的类型
一、工业化的开始
二、工业化的程序和阶段
三、工业化的速度
第四章 工业化对于农业生产的影响
第一节 工业发展与农业改良
第二节 当作生产单位的农场
第三节 农业机械化
一、机械化的方式
二、机械化的条件
三、机械化对于生产的影响
第四节 农作方式的重新定向
第五节 农业在整个经济中的地位
第五章 工业化对于农场劳动的影响
第一节 关于“补偿作用”(Compensatory Effects)的诸种学说
第二节 劳动在农业收入中所得的份额
第三节 劳动力从农场到工厂的转移
一、关于行业间及区域间劳动力转移的学说
二、机器代替农场劳动力
三、工业对于农场劳动力的吸引和吸收
第六章 农业国的工业化
第一节 农业与中国的工业化
一、简释
二、农业在工业化中的作用
三、农业上的调整
第二节 从工业国到农业国的资本移动
第三节 农业国与工业国之间的贸易
一、农业与工业之间贸易的特征和转变
二、农业国与工业国的贸易条件
三、农业国工业化对于老工业国的影响
结语
一、工业的发展与农业的改革及改良
二、所谓农业与工业的平衡
三、农业国与工业国的经济关系
四、关于中国工业化问题的几点讨论
附录(一) 对“工业”概念的探讨
附录(二) 农业作为一种“工业”与农业对等于工业
参考书目
英汉人名对照
《农业与工业化》的来龙去脉
农业国工业化理论概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看来这本书的上卷就攘括了张培刚教授的博士论文原文及修订内容,中下合卷我还没看完,似乎是演说集。 张老先生年轻时候能写出如此鸿篇巨著着实让人叹服不已,书里引用文献之多之丰富可见老先生当年涉猎广泛,后来查了下才发现是博士论文。 不过大概正因为是论文,综述性的内容...  

评分

看来这本书的上卷就攘括了张培刚教授的博士论文原文及修订内容,中下合卷我还没看完,似乎是演说集。 张老先生年轻时候能写出如此鸿篇巨著着实让人叹服不已,书里引用文献之多之丰富可见老先生当年涉猎广泛,后来查了下才发现是博士论文。 不过大概正因为是论文,综述性的内容...  

评分

看来这本书的上卷就攘括了张培刚教授的博士论文原文及修订内容,中下合卷我还没看完,似乎是演说集。 张老先生年轻时候能写出如此鸿篇巨著着实让人叹服不已,书里引用文献之多之丰富可见老先生当年涉猎广泛,后来查了下才发现是博士论文。 不过大概正因为是论文,综述性的内容...  

评分

张老的这本书(其实只是写于二战后的博士论文)写得真的好,花了快三周才读完。不仅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其实践性亦非常强。胡鞍钢教授对其评价为:虽然历史不能假设,但是如果当时的领导人能够读一读张培刚先生的著作,或则像今天的政治局那样,请张培刚先生讲几课,那么...  

评分

书的封面很简单,简单的只有被麦穗和齿轮包围的书名和作者,可那也是共和国国徽的模样啊。 楚俗信巫不信医,自三代以来为然,今为甚。凡疾不计久近浅深,药一入口不效,即屏去。至于巫,反覆十数不效,不悔,且引咎痛自责,殚其财,竭其力,卒不效,且死,乃交责之曰,是医之误...  

用户评价

评分

教科书式的学术研究范例。逻辑分析严谨,例证详实,现实意义巨大。全程膜+记笔记。

评分

发展经济学的先驱人物,将经济发展问题聚焦到工业化上。

评分

发展经济学的先驱人物,将经济发展问题聚焦到工业化上。

评分

发展经济学的先驱人物,将经济发展问题聚焦到工业化上。

评分

看到最后,我总结的就是,在发展工业的时候,不能剥削农业,应该同时发展农业现代化。是不是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