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念甲午战争120周年的许多读物中,本书是唯一一部透过日本遗迹观察甲午战争的作品。它并非一部甲午战争史,“现场性”应当是本书的着眼点。为此,本书作者走访了诸多与甲午战争有关的日方遗迹,其中包括:“长崎水兵事件”的发生地长崎丸山町、明治初年创立的靖国神社、甲午战争时期设立在战时首都广岛的日军大本营、《马关条约》的签订地下关等等,追寻了北洋舰队射向日舰而没有爆炸的那发炮弹、以及亚洲最大战舰“定远”号沉没后其零部件的最终去向,从一个侧面,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我们所不知道的甲午战争。
祝勇,作家、学者、纪录片工作者,艺术学博士,现供职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故宫学研究所,兼任深圳大学客座教授。曾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从事历史研究,北京作家协会理事,全国青联第十届委员。已出版主要作品有:《旧宫殿》、《血朝廷》、《故宫的风花雪月》等,作品被收入《中国新文学大系》等多种选本。获第一、二届郭沫若散文奖,第九届十月文学奖,第三届朱自清散文奖。担任纪录片《辛亥》《历史的拐点》等总撰稿,先后荣获第21届中国电视星光奖,第25、26届大众电视金鹰奖优秀纪录片奖、中国纪录片学院奖、中国十佳纪录片奖,香港无线电视台台庆典礼最具欣赏价值大奖,与《舌尖上的中国》并列获得第18届中国纪录片年度特别作品奖。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纪念甲午战争一百二十周年的书籍有很多,但本书是唯一一部通过日本的战争遗迹来抒写作者对于甲午战争感受的作品。因此本书并非是一部甲午战争史,而更多是强调现场性和个体感受的战争游记散文。作者对于日本与甲午战争有关的诸多遗迹的仔细探访,那种悲天悯人的诗意文笔,以及浓厚的家国情怀和社会担当,都让人感佩不已。
评分我们120年前的舰船还在日本,倍感痛心,变成日本建筑的一部分。
评分2015
评分泪眼,唏嘘,致敬。
评分我们失败了,而且,我们必须失败,因为过去的失败里包含着我们未来的荣耀。悲剧绝不是耻辱。假如失败后我们没有站起来,才是真正的耻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