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诗心

探寻诗心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汪卫东
出品人:
页数:324
译者:
出版时间:2014-10
价格:4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1248829
丛书系列: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图书标签:
  • 鲁迅
  • 汪卫东
  • 野草
  • 文学研究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现当代文学研究
  • 现代文学
  • 文学
  • 诗歌
  • 文学
  • 心灵
  • 感悟
  • 文化
  • 诗意
  • 人生
  • 哲思
  • 阅读
  • 心灵成长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探寻“诗心”》认为当下的《野草》研究中客观性不足,对《野草》的本体性关注也不够,作者将《野草》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选取了佛教、语言与节奏、交响乐曲式、意象的线条与色彩等多个透视角度,探讨其诗学内涵,并与《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和《梦十夜》进行了深度比较,还进一步探讨了《野草》与鲁迅杂文之间的关系。

作者简介

汪卫东,文学博士,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曾任日本福井大学、台湾东吴大学客座教授,兼任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江苏省鲁迅研究会副会长,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思想文化与鲁迅研究。

目录信息

序一:《野草》的文学启示
——汪卫东《探寻“诗心”:〈野草〉整体研究》序(钱理群)1
序二:在词语的迷宫里(孙郁)1
代前言:我与《野草》的研究之缘1
第一章1923年的鲁迅
第一节鲁迅的一个“原点”
第二节1923年的鲁迅
第三节《呐喊·自序》
第四节第二次绝望
第五节《野草》:穿越绝望的行动
第二章《野草》的“诗心”
第一节该拥有怎样的“诗心”,才能与《野草》对话
第二节自厌与自虐
第三节矛盾的漩涡
第四节生命的追问
第五节《野草》“哲学”的形成
第六节“虚无”“反抗”、肉身性与丰富的痛苦
第七节文体、语言及其他
第三章探寻“诗心”的踪迹
第一节《秋夜》:《野草》的“序”
第二节向死:从《影的告别》到《过客》
第三节死与生的挣扎:从《死火》到《死后》
第四节新生:从《这样的战士》到《一觉》
第五节《题辞》:自我与时代的双重发现
第四章《野草》与佛教
第一节鲁迅与佛教的因缘
第二节《野草》中所现佛教的雪泥鸿爪
第三节“人生苦”“厌离心”与 “四圣谛”
第四节“无我”“缘起”与《野草》的解脱之道
第五节《野草》否定性语法与佛教论理之关系
第五章《野草》的语言与节奏
第一节 论《野草》的“晦涩”
第二节《野草》的语言节奏与“意蕴节奏”
第六章《野草》与交响乐曲式
第一节鲁迅与音乐
第二节西方交响乐曲式
第三节《野草》与交响乐曲式
第七章意象的线条与色彩:《野草》视觉意识与艺术现代性
第一节品味、眼光与心灵
第二节《野草》的线条和色彩
第三节视觉意识与现代心灵
第八章在东、西“虚无”之间:《野草》与《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和《梦十夜》的深度比较
第一节前言
第二节《野草》与《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梦十夜》 的
事实性联系
第三节面向“虚无”的《野草》《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与
《梦十夜》
第四节在东、西“虚无”之间
第五节结论
第六节续论:鲁迅与尼采的相遇
第九章《野草》之后:《野草》的生成与“杂文”的产生
第一节鲁迅“杂文”之谜
第二节杂文背后的“文学主义”
第三节文学的自觉与小说的自觉
第四节《野草》的生成与杂文的自觉
第五节“野草”、杂文意识与后期鲁迅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厚实

评分

大多数内容其实并不新鲜,第七章“意象的线条与色彩:《野草》视觉意识与艺术现代性”比较有趣。

评分

还需再读

评分

厚实

评分

整体性把握《野草》,把鲁迅先生的精神困境与语言困境(存在和语言)联系在一起考察,这样,鲁迅先生从“绝望”到“反抗绝望”这一艰难的心路历程及其修辞表达都呈现在成成相因的《野草》文本之中。在这个逻辑中,进一步讨论了《野草》的文化资源(佛教,尼采等)、语言特色(包括音乐性和美术性)以及鲁迅从“文学自觉”到“小说自觉”再到“杂文自觉”的书写逻辑。… … 喜欢整体性把握《野草》的思路,以及对后期“杂文意识”的分析。杂文是最适合鲁迅先生的文体,“杂文意识”或多或少都渗透到鲁迅先生的其他文体创作之中,并逐渐加强,至于“发现杂文”。…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