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語曆史層次分析與相關音變探討

閩語曆史層次分析與相關音變探討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西書局
作者:杜佳倫
出品人:
頁數:548
译者:
出版時間:2014-9-1
價格:58.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47507148
叢書系列:清華語言學博士叢書
圖書標籤:
  • 閩語
  • 語言學
  • 方言
  • 音韻學
  • 語音學
  • 方言學
  • 曆史層次
  • bought
  • 閩語
  • 曆史語言學
  • 音變
  • 閩南語
  • 語言演變
  • 方言學
  • 語音學
  • 曆史分層
  • 語言地理學
  • 閩語研究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閩語是曆史層次迭積相當豐富的漢語方言,它的形成和發展,經曆瞭秦漢時期、西晉六朝時期、唐宋時期發生的四次較大規模的語言接觸,在古漢語和閩地原始語言的影響下,形成瞭現今閩語各次方言的樣貌。本書最大的貢獻即辨析清楚瞭閩語各項曆史音韻層次係統,運用內部分析與方言比較等方法,並從音韻分閤關係切入檢視曆史層次的係統性對應,建立瞭閩語各次方言的曆史音韻層次對應關係,最後歸納各曆史層次的係統特色,進而推論各層次的曆史時間或地域來源。從接觸與層次的觀點來分析閩語的曆史與音變,對研究閩語及相關方言提供瞭大量可靠依據。

著者簡介

杜佳倫,1980年齣生於颱灣颱南地區。畢業於颱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論文指導老師為楊秀芳教授。目前於高雄中山大學中國文學係擔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漢語音韻學、漢語方言學、曆史語言學、音變研究,近五年研究成果在於閩語曆史音韻層次的辨析以及閩語音變的探究。在《語言暨語言學》、《颱灣語文研究》、《清華學報》、《漢學研究》等期刊發錶論文多篇。

圖書目錄

總序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動機
1.1.1 曆史比較與層次分析
1.1.2 層次接觸與音變
1.2 相關研究迴顧
1.2.1 原始閩語的曆史比較研究
1.2.2 閩語的曆史層次研究
1.2.3 曆史層次分析法的運用
1.3 反思補充與研究目的
1.4 語料來源與研究方法
1.4.1 語料與研究步驟
1.4.2 研究方法
1.5 全書架構
第二章 閩語的地理分布、音韻特點與多源形成
2.1 閩語的地理分布與分區
2.2 閩語的音韻特點
2.2.1 共同音韻特點
2.2.2 閩南方言的語音特點
2.2.3 閩東方言的語音特點
2.2.4 閩北方言的語音特點
2.3 閩語的多源形成
2.3.1 閩地的開發曆史與移民
2.3.2 閩語的多源聚閤與分化
2.4 結語
第三章 韻讀曆史層次
3.1 蟹、山、鹹、效四攝開口字群的曆史層次
3.1.1 1、2等同讀,3、4等同讀的文讀層次(A)
3.1.2 3、4等同讀的白讀層次(B)
3.1.3 2、4等同讀、3等獨讀的曆史層次(C)
3.1.4 四等同讀的曆史層次(D)
3.1.5 曆史時間與地域來源
3.2 蟹、山、鹹、效四攝開口字群白讀層的其他1、2等韻
3.2.1 “哈泰有彆”的音韻層次
3.2.2 古微歌同讀、文元同讀的兩項音韻層次
3.2.3 古歌祭元相應的兩項音韻層次
3.2.4 “覃談有彆”即“古侵談有彆”的音韻層次
3.2.5 效攝1、2等有彆的白讀層次
3.2.6 音韻層次與時間層次的參差對應
3.3 遇、流、宕開、通四攝字群的曆史層次
3.3.1 文讀層次(A)
3.3.2 3等獨讀的白讀層次(B)
3.3.3 1、3等同讀的白讀層次(C)
3.3.4 上古韻部同讀的層次(D)
3.3.5 曆史時間與地域來源
3.4 止、臻、曾、深四攝3等開口字群的曆史層次
3.4.1 文讀層次(A)
3.4.2 相應於支與脂之有彆的白讀層次(B)
3.4.3 相應於支脂之無彆的白讀層次(C)
3.4.4 四等同讀的上古層(D)
3.4.5 曆史時間與地域來源
3.5 閩語韻讀層次係統與古漢語音韻的曆史關係
3.5.1 上古層
3.5.2 晉代北方層
3.5.3 南朝江東層
第四章 聲母與聲調曆史層次
4.1 古全濁聲母的層次分析結果
4.2 古次濁聲母的特殊錶現
4.2.1 古鼻音聲母
4.2.2 閩北古來母今讀的層次分析
4.2.3 古喻母的層次分析
4.3 古全清母的特殊錶現
4.3.1 古全清擦音的塞(擦)化
4.3.2 閩北古全清塞音的濁弱化
4.4 閩北方言古濁聲類的聲調層次
4.4.1 古濁母平聲字
4.4.2 古濁母上聲字
4.4.3 古濁母去聲字
4.4.4 古濁母入聲字
4.4.5 閩北聲調層次總結
4.5 閩語古濁上、濁去字群的聲調層次
4.6 結語:閩語聲母與聲調曆史層次的係統性
第五章 曆史層次與相關音變問題
5.1 語音變化與變異的復雜性
5.1.1 語音性內部音變
5.1.2 接觸性外源音變
5.1.3 接觸性層次疊置與競爭擴展
5.2 語言接觸的機製
5.2.1 母語乾擾
5.2.2 移藉
5.2.3 閩地發展曆史的重要語言接觸
5.2.4 非漢語底層的音韻乾擾
5.3 層次競爭的變異
5.3.1 層次競爭的雙嚮擴散
5.3.2 閩語多重層次的競爭變異
5.3.3 完全替代與異層同讀
5.4 層次互動與音韻變化
5.4.1 閩東、閩北的泰韻層次競爭與相關音韻變異
5.4.2 閩南、閩東通攝3等的層次互動與結構重整
5.5 結語:接觸、層次與音變的交互關係
第六章 結論
6.1 本書重要研究成果
6.1.1 閩語韻讀的四項曆史層次
6.1.2 閩語聲母的四項曆史層次
6.1.3 古閩越語的母語乾擾
6.1.4 閩語的五種曆史來源與其所形成的曆史層次關係
6.2 從接觸與層次的觀點來看閩語的曆史與音變
6.3 後續研究方嚮
參引書目
重要錶格索引
後記
附錄:
專傢評審意見
《清華語言學博士叢書》章程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代錶瞭颱灣閩語研究的最高水平

评分

代錶瞭颱灣閩語研究的最高水平

评分

第326頁,根本不存在什麼“晉代北方層”,作者所謂的“晉代北方層”就是南朝層三zhi發生混併都閤併到五支,離散音變沒進行完導緻脂之有兩個讀音。

评分

代錶瞭颱灣閩語研究的最高水平

评分

代錶瞭颱灣閩語研究的最高水平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