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梁思成 注解:傅熹年、陈明达 配图:林洙 这本书压在书柜已许久,近来萌生读意,便翻出来,撕了薄膜,翻开扉页,上书写到“字数:34千字”,我想一下,是3.4万字吗?我怀疑了一下自己,问了自己一句:“34千字是3.4万字吗?”随即便自答到:“恩,是的。那也与本书的装...
评分总感觉只是个雏形,四十年代后的讲稿无存实在是遗憾,很想了解下梁先生对大足石刻的看法。 在普林斯顿的学术报告其一是以“唐宋雕塑”为题,大足石刻艺术也是此次由梁先生介绍到国际学术界,大足为唐末、宋初的摩崖石刻,相较于本书中彼时的对晚唐及宋的评价,梁先生显然...
评分这本书读完有一段时间了,一直在犹豫要不要写书评。因为想等多看几本雕塑史之后,再写,可以有一个比较。最后还是决定先写一点吧:) 这本书是根据梁思成先生上课的讲义写成的,因为是讲义,所以很多地方都只是捡精要处提纲挈领式的讲述,并没有铺陈开来。 虽然如...
评分前面既说了 雕塑在中国自古被视为雕虫小技然而实乃最古之艺术,那为什么不再说说,雕塑的意义到底在哪里?为何古代重书法而轻雕塑? 并且此文是在东北大学上课的讲稿,那么为什么不说一说,对于建筑系的学生来说,学习雕塑史的意义是什么? 此外,很快就进入细节,非常细节。比...
评分原文地址:http://www.qh505.com/blog/post/1503.html 还是被提及有关购买及阅读的初衷,是梁思成的符号意义,这个名字背后包含着太多历史之外的传奇,比如梁启超之子,比如和林徽因、徐志摩、金岳霖之间的情缘纠葛……于此,也都是一个已经被书写的人,一个活在历史和传奇的...
先看了一遍非手稿版本的,再看这个,很有意味
评分此本《中国雕塑史》为手稿影印本,是与艺术礼品博物馆林徽因120周年诞辰纪念展同步推出。敬佩梁思成的学养与眼光。若此书与文字对应配有图片则更完美了(现在只有卷首零星几幅) 全书最后一句画龙点睛,或亦可用于当今艺术创作:“仿古而不得其道,写实而不了解自然,无足述也”
评分梁先生的手稿很整洁,那时候的学者啊,真的很令人佩服。
评分写永乐 乾隆时期 “仿古而不得其道,写实而不了自然,四百年间,殆无足述也。” 六矣
评分此本《中国雕塑史》为手稿影印本,是与艺术礼品博物馆林徽因120周年诞辰纪念展同步推出。敬佩梁思成的学养与眼光。若此书与文字对应配有图片则更完美了(现在只有卷首零星几幅) 全书最后一句画龙点睛,或亦可用于当今艺术创作:“仿古而不得其道,写实而不了解自然,无足述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