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约瑟夫•布罗茨基(1940—1996)是一位跨越了英语与俄语世界的文学奇才。生于1940年的列宁格勒,布罗茨基的前半生在母国苏联度过,他的大部分诗歌成就也是用俄语完成的;1972年,永别故土、定居美国的布罗茨基从零开始学习英语,进而一举成为英语世界最为卓 越的散文大师之一。诚如他在一次采访中所给出的自我认知:“我是一名犹太人;一名俄语诗人;一名英语散文家。” 1986年,布罗茨基荣获美国国家书评奖,1987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1991年获选“美国桂冠诗人”。其代表作品有诗集《诗选》、《词类》、《致乌拉尼亚》,散文集《小于一》、《悲伤与理智》等。
去年,《小于一》出版,今年,是《悲伤与理智》,伟大的俄语诗人布罗茨基两部重要的散文集在中国大陆的接连推出让他如潮水一般向我们涌来。这位20世纪苏俄时代最独特最优秀的诗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虽然早已因《文明的孩子》一书而成为中国一代知识人的思想启蒙,但如此大规...
评分这一章,布罗茨基认为:文学艺术中的“创造”一词是个谎言,它其实是无生命者、无限性对有生命者和有限性的显现。人的一切感知与理论都带有“唯我论”认识。但没有这个“唯我”,一切探究,艺术、宗教就该叫停了。不管怎样,即便布罗茨基也无法避免这一冏境,我想,他其实并不...
评分人们似乎喜欢给他的文字套概念,然而只有好的概念可以给文章增色(不如说是挖深),坏的概念则会让读者感到不知所措,觉得作者不知所云。什么是好的概念和坏的概念?在我看来,好的概念是那些有意义的概念,能在它的出现之前(它可以早已居于文章外久远的历史中,也可以是隶...
评分刘文飞先生是俄语文学翻译名家,而这本书在豆瓣上读者评价很高,甚至被评为什么“年度十大好书”,我却觉得刘先生英文程度实在糟糕的很,这是读《悲伤与理智》书中同名长文开头部分得来的印象。通过与英文原文比对,又觉得该篇还反映出译者翻译态度不够认真,对于英语文学不太...
评分俄罗斯文学给世人的印象总是严肃深刻的,鲜有俄罗斯作家能嬉笑怒骂皆文章的,可能果戈里算是一个吧。俄罗斯文学里的思辨、隐喻、反思、讽刺等等都是其独特文学魅力所在。 《悲伤与理智》的作者布罗茨基虽然加入了美国籍,但是他身上俄罗斯文学风格基因是非常鲜明的。这虽然是本...
近年来,只有读库切的评论有这样享受的感觉。布罗茨基还要更好一点。除了天赋和学识外,他有历史的大视野,也深味人间情味。
评分近年来,只有读库切的评论有这样享受的感觉。布罗茨基还要更好一点。除了天赋和学识外,他有历史的大视野,也深味人间情味。
评分近年来,只有读库切的评论有这样享受的感觉。布罗茨基还要更好一点。除了天赋和学识外,他有历史的大视野,也深味人间情味。
评分近年来,只有读库切的评论有这样享受的感觉。布罗茨基还要更好一点。除了天赋和学识外,他有历史的大视野,也深味人间情味。
评分近年来,只有读库切的评论有这样享受的感觉。布罗茨基还要更好一点。除了天赋和学识外,他有历史的大视野,也深味人间情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