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內核技術揭密

Oracle內核技術揭密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機械工業齣版社
作者:呂海波
出品人:
頁數:356
译者:
出版時間:2014-9
價格:69.00
裝幀:
isbn號碼:9787111469315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數據庫
  • Oracle
  • 內核
  • oracle
  • 計算機
  • IT
  • 調試
  • 反匯編
  • Oracle
  • 數據庫
  • 內核
  • 技術
  • 性能優化
  • 原理
  • 內部機製
  • 存儲
  • SQL
  • PLSQL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Oracle數據庫領域傳奇人物、前阿裏B2B最高級彆Oracle DBA呂海波(VAGE)10餘年職業生涯的集大成之作。

深入分析和挖掘Oracle數據庫內核中的精髓與秘密,揭示瞭大量鮮為人知的原理和算法,並詳細闡釋瞭如何建立一套自己的調優排故模型。

【內容簡介】

本書是首本國內作者深入剖析Oracle原理的技術書籍。雖以內部原理為主綫,但又不乏實際的應用案例,希望讀者可以將學到的原理與實際應用相結閤,提高對Oracle的運維能力。本書第1章主要講述Oracle的空間存儲管理的內部原理,以及應用其原理進行調優、排故的案例。第2章是調優、排故的方法論。第3章深入且全麵地剖析瞭Buffer Cache內存池的原理,在該章中,你不但可以瞭解到檢查點、LRU等Oracle最重要的概念,還可以學習到如何設計測試用例,去驗證這些原理。當然,最重要的是這些知識對我們實際工作的影響。任何原理的學習,都要以最終能夠應用到調優、排故為目的,這是本書始終如一的方針,也是作者研究Oracle的一貫思想。第4章為大傢解析Shared Pool的原理和調優、排故。第5章為大傢展現Redo相關的原理、調優和排故。在第3~5章中,有大量本書唯一的Oracle原理資料,這些原理是作者使用“調試Oracle”技術分析得齣的,網絡中搜索不到任何相關信息。作者也從未將相關信息發布到網上,這保證瞭本書的價值。第6章為大傢介紹瞭UNDO相關知識。第7章介紹瞭Oracle ASM文件原理,以及AU大小、條帶大小、條帶寬度等在ASM下的意義。通過對這些信息的學習,你還能瞭解到條帶在存儲中的原理與影響。最後附錄章節是對HASH算法的一個簡述。由於原理性知識居多,因此本書的學習過程並不輕鬆,但相信通過係統地學習本書,對提高Oracle運維能力會有極大的幫助。對於非DBA技術人員,通過閱讀本書,也可以瞭解到最優秀的數據庫Oracle的原理,這對於研究MySQL、PostgreSQL也會有很大的幫助。

著者簡介

網名VAGE,現任eBay Principle DBA,曾任阿裏巴巴高級數據庫專傢,京東T5級技術專傢,ITPUB管理版版主。醉心技術,堅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開創“調試Oracle”領域,精通DTrace、gdb/mdb調試Oracle,是國內唯一有能力閱讀Oracle反匯編代碼的DBA。憑一己之力,突破瞭Oracle技術封鎖,在網絡中分享瞭多篇深入解析Oracle的技術文章,被譽為Oracle傳奇技術大師。學曆不高,中專文憑,持有會計員證書和珠算能手六級證書。18年來一直在技術道路上不懈追求。曾經是電機廠工人,電腦城裝機小弟,飯店幫廚,糕點店學徒,精品店老闆,計算機培訓學校閤夥人、校長,2004起任DBA至今。一路坎坷,今著此書,欲與大傢共享眾多Oracle優秀理念與算法。

圖書目錄

前 言
第1章 存儲結構 1
1.1 區:錶空間中的基本單位 1
1.1.1 統一區大小錶空間和區的使用規則 2
1.1.2 係統管理區大小 4
1.1.3 碎片:少到可以忽略的問題 7
1.2 段中塊的使用 7
1.2.1 塊中空間的使用 8
1.2.2 典型問題:堆錶是有序的嗎 9
1.2.3 ASSM與L3、L2、L1塊的意義 10
1.2.4 值得注意的案例:ASSM真的能提高插入並發量嗎 12
1.2.5 段頭與Extent Map 21
1.2.6 索引範圍掃描的操作流程 24
第2章 調優排故方法論 27
2.1 調優排故的一般步驟 28
2.1.1 常見DUMP和Trace文件介紹 28
2.1.2 等待事件 29
2.1.3 各種資料視圖介紹 37
2.1.4 等待事件的注意事項 42
2.2 AWR概覽 44
2.2.1 AWR報告的注意事項 44
2.2.2 AWR類視圖 46
第3章 Buffer Cache內部原理與I/O 51
3.1 HASH鏈錶 51
3.1.1 HASH鏈錶與邏輯讀 52
3.1.2 Cache Buffers Chain Latch與Buffer Pin鎖 54
3.1.3 Cache Buffers Chain Latch的競爭 61
3.2 檢查點隊列鏈錶 77
3.2.1 檢查點隊列 77
3.2.2 檢查點隊列與實例恢復 82
3.2.3 DBWR如何寫髒塊 89
3.2.4 如何提高DBWR的寫效率 97
3.3 LRU隊列 100
3.3.1 主LRU、輔助LRU鏈錶 100
3.3.2 髒鏈錶LRUW 115
3.3.3 Free Buffer Waits 132
3.3.4 誰“扣動”瞭DBWR的“扳機” 134
3.3.5 日誌切換與寫髒塊 141
3.4 I/O總結 146
3.4.1 邏輯讀資料分析 146
3.4.2 減少邏輯讀—行的讀取 148
3.4.3 物理I/O 161
3.4.4 存儲物理I/O能力評估 162
第4章 共享池揭密 166
4.1 共享池內存結構 167
4.1.1 堆、區、Chunk與子堆 167
4.1.2 Chunk類型(x$ksmsp視圖) 170
4.1.3 freeabl、recr與LRU鏈錶 171
4.1.4 Free List鏈錶 173
4.1.5 保留池 177
4.1.6 SQL的內存結構:父遊標、子遊標 178
4.1.7 SQL的內存結構:父遊標句柄 181
4.1.8 SQL的Chunk:父遊標堆0和DS 183
4.1.9 SQL的Chunk:子遊標句柄 186
4.1.10 SQL的Chunk:子遊標堆0與堆6 187
4.1.11 SQL所占共享池內存 189
4.1.12 LRU鏈錶:我的共享池大瞭還是小瞭 191
4.1.13 ORA-4031的吊詭:錯誤的報錯信息 195
4.1.14 解決ORA-4031之道:如何正確釋放內存 201
4.1.15 Session Cached Cursor與內存占用 205
4.2 語句解析和執行 209
4.2.1 SQL執行流程 209
4.2.2 內存鎖原理 211
4.2.3 Library Cache Lock/Pin 218
4.2.4 Library Cache Lock/Pin與硬解析 219
4.2.5 Library Cache Lock/Pin與軟解析、軟軟解析 226
4.2.6 NULL模式Library Cache Lock與依賴鏈 229
4.2.7 存儲過程與Library Cache Lock/Pin 229
4.2.8 斷開依賴鏈 235
4.2.9 低級內存鎖:Latch 237
4.2.10 Shared Pool Latch 239
4.3 Mutex 242
4.3.1 Mutex基本形式 242
4.3.2 Mutex獲取過程:原子指令測試並交換 245
4.3.3 Mutex獲取過程:競爭與Gets資料的更新 249
4.3.4 Mutex獲取過程:共享Mutex與獨占Mutex 250
4.3.5 獨占Mutex的獲取和釋放過程 252
4.3.6 Mutex獲取過程:Sleeps與CPU 254
4.4 Mutex與解析 261
4.4.1 Mutex類型 262
4.4.2 HASH Bucket與HASH鏈 262
4.4.3 Handle(句柄)與Library Cache Lock 262
4.4.4 HASH Table型Mutex 263
4.4.5 執行計劃與Cursor Pin 264
4.5 通過Mutex判斷解析問題 265
4.5.1  硬解析時的競爭 265
4.5.2 軟解析和軟軟解析 266
4.5.3 解決解析階段的競爭 267
4.5.4 過度軟軟解析競爭的解決 268
4.5.5 Select與執行 271
第5章 Redo調優與備份恢復原理 277
5.1 非IMU與IMU Redo格式的不同 277
5.2 解析Redo數據流 282
5.3 IMU與非IMU相關的Redo Latch 287
5.4 Redo Allocation Latch 288
5.5 Log Buffer空間的使用 290
5.6 LGWR與Log File Sync和Log File Parallel Write 297
5.7 IMU什麼情況下被使用 300
第6章 UNDO 302
6.1 事務基本信息 302
6.2 迴滾段空間重用規則 307
6.2.1 UNDO塊的SEQ值 308
6.2.2 UNDO段的Extend 310
6.2.3 Steal Undo Extent:詭異的UNDO空間不足問題 311
6.2.4 迴滾空間重用機製:UNDO塊重用規則 313
第7章 ASM 317
7.1 ASM文件格式 317
7.1.1 ASM文件 317
7.1.2 使用kfed挖掘ASM文件格式 319
7.2 AU與條帶 328
7.2.1 粗粒度不可調條帶 329
7.2.2 細粒度可調條帶 329
7.2.3 AU與條帶的作用 331
7.2.4 DG中盤數量對性能的影響 332
7.2.5 最大I/O與最小I/O 333
7.2.6 數據分布對性能的影響 334
7.2.7 案例精選:奇怪的IO問題 335
7.2.8 大AU和小AU性能對比 340
7.2.9  AU與條帶總結 341
7.2.10 OLTP與大條帶 342
附錄 HASH算法簡單介紹 344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分析內核工作原理的方法很有啓發,也解釋瞭很多Oracle基本工作原理。收獲很多。隻可惜還有一些印刷錯誤。

评分

圖文並茂,通俗易懂。文章都是作者親身學習和經驗的總結。推薦閱讀。

评分

呂海波的這部著作與世界上其他關於Oracle內核研究的書有很大不同,它不隻是靠實驗、觀察、經驗和敏銳的直覺,更重要的是藉助於反嚮工程,對Oracle軟件的執行進行函數跟蹤。截止到2017年,該書仍然是唯一用這種方法對它進行研究的一本書,雖然有些研究者在網頁上發布瞭零星的研究。

评分

圖文並茂,通俗易懂。文章都是作者親身學習和經驗的總結。推薦閱讀。

评分

呂海波的這部著作與世界上其他關於Oracle內核研究的書有很大不同,它不隻是靠實驗、觀察、經驗和敏銳的直覺,更重要的是藉助於反嚮工程,對Oracle軟件的執行進行函數跟蹤。截止到2017年,該書仍然是唯一用這種方法對它進行研究的一本書,雖然有些研究者在網頁上發布瞭零星的研究。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