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球到月球

从地球到月球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湖南文艺出版社
作者:[法] 儒勒·凡尔纳
出品人:
页数:220
译者:罗仁携
出版时间:2014-11-1
价格:2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0469115
丛书系列:凡尔纳漫游者系列
图书标签:
  • 儒勒·凡尔纳
  • 科幻小说
  • 文学
  • 冒险
  • ***科幻
  • 科幻
  • 小说
  • 美国小说
  • 科幻
  • 天文
  • 太空旅行
  • 地球
  • 月亮
  • 科学幻想
  • 探索
  • 宇宙
  • 旅程
  • 冒险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从地球到月球》是“科幻小说之父”凡尔纳的著名作品。讲述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巴尔的摩大炮俱乐部的主席巴比凯恩提议向月球发射一枚炮弹,以便建立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联系。法国冒险家米歇尔阿尔当获悉这一消息后,建议造一枚空心炮弹,他准备乘这枚炮弹到月球去探险。巴比凯恩、米歇尔和尼科尔船长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乘着这枚炮弹出发了。

作者简介

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1828-1905)是世界上伟大的科幻小说家,他的科幻小说一直是世界青少年热烈追捧的经科幻之作。

目录信息

第一章 大炮俱乐部
第二章 巴比凯恩主席的报告
第三章 巴比凯恩报告的影响
第四章 剑桥天文台的回信
第五章 月球的故事
第六章 在美国不可能不知道的和不再允许相信的东西
第七章 炮弹的赞歌
第八章 大炮的历史
第九章 火药问题
第十章 二千五百万朋友和一个敌人
第十一章 佛罗里达和得克萨斯
第十二章 世界各地
第十三章 乱石岗
第十四章 丁字镐和抹子
第十五章 铸炮的节日
第十六章 哥伦比亚大炮
第十七章 一封电报
第十八章 “亚特兰大”号上的乘客
第十九章 集会
第二十章 攻和守
第二十一章 一个法国人怎样调解争端
第二十二章 美国的一位新公民
第二十三章 “炮弹车厢”
第二十四章 落基山的望远镜
第二十五章 最后的细节
第二十六章 “开炮”
第二十七章 阴天
第二十八章 一颗新星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某一次去图书馆还书,顺手在自助区域借了本书,《从地球到月球》,也不知道为什么拿了这样一本,或许是书名吸引了我。 从小到大,国外文学看的很少,我始终认为国内文学都阅读了点皮毛,为什么还要去读国外的文学作品呢?就像国内那么多地方都没走过,去国外干嘛?正是这种思想...  

评分

从地球到月球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作品,早在约150年前就预料到了我们会登上月球,而到目前为止,只有两个地球人亲密接触过月球,比作品中还少,我想凡尔纳算得上是一位伟大的预言家(《海底两万里》中不也是与现在的发明了潜水艇很相似吗)虽然在作品中描述的所谓的火箭(就...  

评分

一个,登月是美国人干的 第二个,这本质上是为了解决一场大战后产能过剩和高级人才的失业问题 第三个,就是佛罗里达州和德克萨斯州争夺发射地点,当然我们知道现在的发射地点在佛罗里达卡纳维拉尔角而控制中心是在德州休斯敦 如果说作者还有一点私心的话就是第一个想登上月球的...  

评分

从地球到月球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作品,早在约150年前就预料到了我们会登上月球,而到目前为止,只有两个地球人亲密接触过月球,比作品中还少,我想凡尔纳算得上是一位伟大的预言家(《海底两万里》中不也是与现在的发明了潜水艇很相似吗)虽然在作品中描述的所谓的火箭(就...  

用户评价

评分

大胆,充满了作者对敢于冒险的人的赞美。

评分

上一次读凡尔纳的作品是初中时看的《海底两万里》,不得不佩服作者超凡的想象力,在那个时代构思的一些模型,如今有些已成为了现实。 这部作品没有过多的曲折情节,有的是作者讴歌那个世纪人们对科技创新和追逐太空的渴望。极好。

评分

这是一封1865年的凡尔纳写给155年后的想象力超凡的信,寄托着一个半世纪前的地球人对月球有的浪漫遐想。虽然以现代的科技水平看当时的科幻,难逃荒诞和滑稽。但凡尔纳是一个凭借想象力走在时代科学前面的伟大作家,登月的计划也并非凭空想象,书中的预言和数据都是经过严肃考证和认真测算的,与阿波罗登月的真实情况还有许多类似之处。 如果把自己置身于他的时代,也就不难理解这本书在当时为何如此受欢迎。除了科幻的部分,凡尔纳创作的缘起是南北战争后剩余的闲置武器处理问题,他在书中写到的由于建设大炮,选材、选址、施工等一系列活动带动周边经济、创造就业机会,展示了科技带动民生经济发展、解决高端人才和多余产能的思路,与后世的经济发展也不谋而合。

评分

上一次读凡尔纳的作品是初中时看的《海底两万里》,不得不佩服作者超凡的想象力,在那个时代构思的一些模型,如今有些已成为了现实。 这部作品没有过多的曲折情节,有的是作者讴歌那个世纪人们对科技创新和追逐太空的渴望。极好。

评分

科学的魅力,但更重要的是那种勇往无前的气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