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女人

因为女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阎真:

男,1957年9月出生。湖南长沙人。198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88年获湖南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同年8月赴加拿大留学,在圣约翰大学社会系学习。1992年回国。现为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近年来接连写了两部长篇小说:一部为《曾在天涯》,199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一部为《沧浪之水》,200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两部小说均被译成外文在海外出版发行。特别是《沧浪之水》,自问世后,得到了不少读者、评论家们的好评;我国最有影响的文学期刊《当代》在头条位置刊载了全书;该作品还获得了《当代》设立的目前我国奖金最高的《当代》年度文学大奖(与另外一部作品的作者共获奖金5万元。

出版者: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阎真
出品人:
页数:554
译者:
出版时间:2007年12月1日
价格:30.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020063734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阎真 
  • 小说 
  • 女性 
  • 因为女人 
  • 中国文学 
  • 文学 
  • 现代 
  • 所谓生活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六年前,大学教授阎真的长篇小说《沧浪之水》低调问世,出版社不宣传,媒体不报道,但是它依然不胫而走,重印了数十次,畅销五十余万册,成为一代曾经彷徨困惑甚至挣扎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必读经典。

六年后,阎真卷土重来,再写“困境”,但这次他关注的不是“逼男为官”的知识男人的困境,而是“逼女为妾”的知识女性的困境。长篇《因为女人》在《当代》刊发后,再次引爆大范围的争议甚至争吵。小说的故事框架乍看似乎有点俗套:女主人公柳依依和所有知识女性一样,渴望爱情,追求独立,但她大学毕业之后,遭受男人和金钱与欲望的残酷围剿,左冲右突不能突围,茫然四顾,惟有给男人当二奶才是出路。而等她当了二奶,才发现那更是一条死路。但阎真对这一司空见惯的故事进行了入木三分的细腻解剖,由它引发争议的焦点在于,柳依依的困境是否是当今所有知识女性的困境?作家顿足捶胸的心痛是无与伦比的深刻忧患还是井底之蛙的杞人忧天? 可以肯定的是,这样的争论不会有结果,但环顾我们身边,柳依依这样的在金钱、欲望和男人的围剿之下沉沦的女性是越来越多了,曾经站起来了的中国人的半边天,似乎又面临倒下去的危险,这样的忧虑的确现实而又迫切。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很不喜欢书名,《因为女人》感觉很媚俗。无意间在书摊上买的八元盗版。读完已经有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了。从合上最后一页的时候,我就想应该在咖啡馆里留下些只言片语,表达一下对这本书的看法或是自己的感悟,至少也算是个记号吧。然而,看完后头脑中只是总会浮现书中一些片断性...  

评分

还有什么可说的呢,都被这样罗嗦的,事无巨细的,揭疮疤的,说尽了。一点点幻想的空间都不给留下。《十八春》里,曼桢最后说,总以为自己的人生会与姐姐不同,没想到一路下来走的还是姐姐的老路。我们呢,是不是只能吞下咬碎的牙齿,在心里说,我们其实不过也都是柳依依。  

评分

读完《因为女人》,对阎真教授的许多观点不能苟同。也有些失落。不是为女性失落,是为作者失落。因为书中有太多作者的影子,很多决定好像是作者在决定,而不是柳依依在做决定,作者好像有意让柳依依朝着自己设定的方向滑行,以便确切地表现她将无路可逃的终结。让她读研究生只...  

评分

读完《因为女人》,对阎真教授的许多观点不能苟同。也有些失落。不是为女性失落,是为作者失落。因为书中有太多作者的影子,很多决定好像是作者在决定,而不是柳依依在做决定,作者好像有意让柳依依朝着自己设定的方向滑行,以便确切地表现她将无路可逃的终结。让她读研究生只...  

评分

入木三分的描写,再加上很现实的故事情节,尤其是对主人公柳依依心里刻画的特别细腻。真是一本好书。很久没有看过有质量的书了,这算是很有分量和质量的一本书。刚看时,觉得主人公好纯哦。后面就是一条很艰辛的路,她该怎么走呢。当她觉得二奶似乎更适合她的时候,才发现,原...

用户评价

评分

越读到后面越无味。

评分

说的都是事实,但是再看几本这样的书我就彻底不相信男人了。

评分

越读到后面越无味。

评分

女主好作啊,后面看不下去了......

评分

简直不敢给这本书去打分,因为每一个角色背后似乎都在声张着性别角色赋予男性的天然权力的正当性,连饱受这种观念折磨的女性角色也在身体力行地为之添砖加瓦。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没有真正可爱的一面,柳依依的初恋夏伟凯没有,她依赖多年的秦一星没有,苦苦追寻他的宋旭升也没有,柳依依、苗小慧、阿雨也统统都没有。书中的女性一边控诉着社会、男性对她们的不公,另一边也同样这样去评价自己的同胞、甚至这样去评价自己。这是现代“知识女性”的人生问题吗?我看不,这只是一个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患者的自白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