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梅煮酒论英雄

青梅煮酒论英雄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作者:马勇
出品人:
页数:265
译者:
出版时间:2014-10-1
价格:CNY 36.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10066774
丛书系列:学人文库
图书标签:
  • 历史
  • 近代历史人物
  • 中国近代史
  • 期待这本书!!
  • 人物
  • 人文
  • 民国
  • 文化
  • 青梅煮酒 英雄论 英雄主义 历史小说 文学经典 人物传记 中国古代 争霸谋略 人性探讨 情感共鸣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两千多年前孟子说,评价历史人物时要知人论世。当历史发展至今天,回顾既往的历史道路时,我们深感历史评价的不易。尤其是怎样全面地评价历史上的那些“反面人物”,更是我们历史学者尤感困难的问题,当然也是读者颇感兴趣的问题。当我们的“话语”系统发生转变之后,往往导致人物评价的变化。另外,我们也应该承认“金无赤足,人无完人”。多年来的研究实践使笔者觉得,历史人物尤其是“反面人物”的评价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无论如何不能再“作践”我们的先人。我们既要看到他们的历史局限性,更要承认他们的历史贡献。如果我们一味地嘲笑历史反面人物的无知、丑陋与罪恶,那么随着历史的进程,未来的历史学家还不知怎样嘲笑我们这一代人呢?

作者简介

马勇:1956年生于安徽,198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获硕士学位。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著有《汉代春秋学研究》(1992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一届青年优秀成果专著类二等奖)、《梁漱溟文化理论研究》、《近代中国文化诸问题》、《梁漱溟评传》(1992年获华东地区优秀政治理论读物一等奖,1995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二届青年优秀成果专家提名奖)、《中国儒学》(第1卷)、《秦汉学术:社会转型时期的思想探索》、《梁漱溟传》、《蒋梦麟传》、《旷世大儒董仲舒》、《大变革时代:1895-1915年的中国》等,另发表论文数十篇。

目录信息

慈禧太后归政记
光绪帝之死
王式通述光绪之死
许宝蘅所见帝后之死
恭亲王之死
李鸿章及其时代
蒋廷黻论李鸿章
克林德之死
论赫德
严复的欣慰与遗憾
康有为统筹全局设计顶层
蒋廷黻论近代中国外交
赵凤昌与辛亥和局
张謇转向共和
从革命到宪政:宋教仁心路历程
梁启超:政治流亡者华丽转身
梁启超对科学的期望与失望
杨度为什么不忏悔
民国四公子政治情怀
太炎何以称大师
章太炎重建统一构想
丁文江和他的科学主义
傅增湘《明思宗殉国三百年纪念碑》释义
蒋梦麟单骑见“回纥”
张其昀还都南京论
《絛书》与中国史学转型
《清代学术概论》与清学表达范式确立
张荫麟与中国历史重建
蒋廷黻与近代中国叙事
范文澜与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的构建
费正清与西方对中国的看法
李约瑟与中国科学技术史
梁漱溟同情农民
梁漱溟在反右运动中
梁漱溟的婚姻
善待先人与中国近代史研究
北洋人物评价刍议
附录 六十年近代中国人物研究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作为一个历史专业的学生,个人喜欢读马勇老师的书在于我认同马勇先生对历史的个人分析,因为关注慈禧比较多,所以对慈禧的评价格外关注。20世纪90年代以前之后的两大类型的评价风格,让我们对慈禧这个晚清舞台上这个绝对的女性政治家产生了很多的非正面的印象,或许这就是历史...

评分

作为一个历史专业的学生,个人喜欢读马勇老师的书在于我认同马勇先生对历史的个人分析,因为关注慈禧比较多,所以对慈禧的评价格外关注。20世纪90年代以前之后的两大类型的评价风格,让我们对慈禧这个晚清舞台上这个绝对的女性政治家产生了很多的非正面的印象,或许这就是历史...

评分

作为一个历史专业的学生,个人喜欢读马勇老师的书在于我认同马勇先生对历史的个人分析,因为关注慈禧比较多,所以对慈禧的评价格外关注。20世纪90年代以前之后的两大类型的评价风格,让我们对慈禧这个晚清舞台上这个绝对的女性政治家产生了很多的非正面的印象,或许这就是历史...

评分

作为一个历史专业的学生,个人喜欢读马勇老师的书在于我认同马勇先生对历史的个人分析,因为关注慈禧比较多,所以对慈禧的评价格外关注。20世纪90年代以前之后的两大类型的评价风格,让我们对慈禧这个晚清舞台上这个绝对的女性政治家产生了很多的非正面的印象,或许这就是历史...

评分

作为一个历史专业的学生,个人喜欢读马勇老师的书在于我认同马勇先生对历史的个人分析,因为关注慈禧比较多,所以对慈禧的评价格外关注。20世纪90年代以前之后的两大类型的评价风格,让我们对慈禧这个晚清舞台上这个绝对的女性政治家产生了很多的非正面的印象,或许这就是历史...

用户评价

评分

从侧面来解读那些已成既定形象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但是觉得作者还是有点用力过猛了

评分

这基本上算是作者在各个时期的论说集、发言稿。总体来说,作者看待人物、事件的角度比较独特,在很大程度上扭转了对于某些历史人物的刻板印象。而且涉及的人物相对比较冷僻,另外也提及了不少关于历史研究的学术性的内容。不过作为论说文集,论多于证,所以有些论点似乎缺乏足够的基础。

评分

近代历史人物的某一个侧面或者某一段时期,虽然并不太认可作者的有些观点,但是不失为一个很好的看历史的角度

评分

这本书是因缘际会,一个师姐赠送的。从一推书中,我首先选中的就是这本书了。看后果然还是不错,几天功夫就看完了。我还是推崇对历史多怀些温情和敬意的善意历史论,里面有些观点还是头一次见到,虽然整体来说分析得较为浅显简单,但对于我这样的门外汉,纯属个人喜好者还是挺适合看看的。

评分

1、感觉本书只是作者发表于各处的关于近代史人物的短评的一个合集,不成体系、没有深度、简单粗疏。 2、评价历史人物要知人论世、“同情地理解”——赞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