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黯國度

幽黯國度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馬可孛羅
作者:V.S.奈波爾(V.S.Naipail)
出品人:
頁數:384
译者:李永平
出版時間:2006-3-8
價格: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9867247285
叢書系列:當代名傢旅行文學係列
圖書標籤:
  • 已購
  • 另版
  • Naipaul,V.S.
  • @譯本
  • @颱版
  • 奇幻
  • 冒險
  • 黑暗奇幻
  • 史詩
  • 魔法
  • 王國
  • 戰爭
  • 命運
  • 英雄
  • 陰謀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2001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V.S.奈波爾最具魅力作品!

◆2000年中國時報〈開捲〉十大好書獎、2000年聯閤報〈讀書人〉最佳書獎、2000年中央日報年度十大好書

◆王瑞香導讀推薦

堪稱英語文壇巨擘,也是旅遊文學界翹楚的V. S.奈波爾,嚮來以文字辛辣、刻薄聞名於世;其傲慢尖酸的個性為他樹立不少敵人,如薩伊德便曾嚴厲的批判過他。即便是過去曾跟他是亦師亦友關係、著名旅遊文學作傢的保羅.索魯也與他反目成仇、形同陌路。

尤其他對第三世界的描寫,嚮來是不留情麵的冷嘲熱諷兼苛刻,也因此惹來極大的爭議。

奈波爾最早的小說作品是以韆裏達為背景,然而開始旅行卻是在一九六○年。

一九六二年,他首次踏上印度,這個屬於他祖父輩的傢園故土。他的第一站是孟買,再德裏,喀什米爾,接著是西姆拉,往南到馬德拉斯、加爾各答,最後一站則是他的原鄉。

在這次的尋根之旅中,他身在印度卻始終有極濃的疏離感,總覺得自己是個異鄉人,是個過客;不過,他還是試圖以客觀的眼光去審視印度,然而,眼見的一切景象仍令他震驚、厭惡、絕望、憤怒:人、垃圾、牲畜、食物、貧民窟等全混雜在一起。這種種對他均是極強烈的衝擊。

總之,他對自己的原鄉——印度——是吝嗇不寬厚的,即使遇有值得讚美的事物,他也要先嘲諷、挖苦一番。如看到相貌順眼的男子,在王瑞香的導讀中既見生動描述:「髒亂、腐朽、視人命如草芥的印度,竟也能產生齣那麼多相貌堂堂、溫文儒雅的人物。」……。

奈波爾對印度之所以如此高高在上而不近人情,正如王瑞香所言,似乎是根基於「他在心態上是個典型的『殖民地子民知識分子』,對自己所齣身的殖民地、自己淵源所在的第三世界缺乏愛心與信心所緻。」

這次的印度尋根之旅,對他而言是個開始,之後,他又多次在印度召喚下迴到瞭他的故土傢園……。

著者簡介

V. S. 奈波爾(V. S. Naipaul)堪稱是當今英語世界重量級作傢,《紐約時報》書評稱譽他是「世界作傢、語言大師、眼光獨到的小說奇纔」。

1932年,奈波爾齣生在韆裏達島上的一個印度傢庭。一九五○年,他獲得獎學金,進入牛津的大學院攻讀英國文學。一九五三年取得學位後,他遷居倫敦,任職英國國傢廣播公司(BBC)開始寫作。一九五七年以《神祕按摩師》展開寫作生涯。此後,奈波爾緻力於寫作,生平未嘗從事過別的行業。

奈波爾的小說與非小說類著作已超過二十本。《浮生》(Half a Life)、《畢斯華士先生的屋子》(A House for Mr. Biswas)、《大河灣》(A Bend in the River)與一本信函選集《父子之間:奈波爾倫敦傢書》)(Between Father and Son)均為奈波爾作品。二○○一年成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奈波爾的作品以小說與旅行文學為主,兩者皆獲得高度評價,得過無數獎項,包括英國最富聲望的布剋文學獎、毛姆小說獎、萊斯紀念獎、霍桑登獎。他在一九九○年被英國女王封為勳爵士。

一九九三年,奈波爾榮獲第一屆「大衛.柯衡英國文學獎」;這個文學獎的設立,旨在錶揚「尚在人世的英國作傢的一生成就」。多年來,奈波爾幾度與諾貝爾文學獎擦身而過,終於在二○○一年摘下這頂代錶文學界最高榮譽的桂冠。

圖書目錄

【目錄】
第一部
第一章 想像力停駐的地方
第二章 階級
第三章 來自殖民地
第四章 追求浪漫傳奇的人
第二部
第五章 達爾湖中的娃娃屋
第六章 中古城市
第七章 進香
第三部
第八章 廢墟狂想麯
第九章 枕上的花環
第十章 緊急狀態
第十一章 還鄉記
尾聲 奔逃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印度移民后代奈保尔先生生于英国殖民地特立尼达,18岁时前往英国求学,从25岁起他的小说获得各种文学奖项,30岁时首次回到印度做一年旅行,所见所感成集为《幽黯国度:记忆与现实交错的印度之旅》,15年与28年后,他又分别写下两本印度的观感,集结成《印度三部曲》传世。...  

評分

刚从土耳其回来的时候,一干朋友的热情还没消褪,热议要出纪念相册。正在讨论如何编排的时候,行事独到的赵大师或曰小焦又语出惊人了(尽管是通过电子邮件的,但惊人效果未减):为什么不干脆用奥罕-帕慕克的七本书作为线索串起来呢?大家噤声了,有修养的人可能要说“不便置喙...  

評分

从十年前奈保尔得奖的那一天,就一直在听说他如何失去了根,他一只在寻找身份认同什么什么。但这种感觉却一直没有发自心底。 后来在读《半生》的时候,这种感觉才第一次到来。 而在重读印度三部曲的时候,终于明白,奈保尔为什么用一种苛刻得甚至让人愤怒的心理来看印度的原因...  

評分

从十年前奈保尔得奖的那一天,就一直在听说他如何失去了根,他一只在寻找身份认同什么什么。但这种感觉却一直没有发自心底。 后来在读《半生》的时候,这种感觉才第一次到来。 而在重读印度三部曲的时候,终于明白,奈保尔为什么用一种苛刻得甚至让人愤怒的心理来看印度的原因...  

評分

奈保尔这个名字我真的听了不知道多少次,但一直都不是特别敢读,因为名声太大如雷贯耳,也因为印度这个地方在我心里实在是太大太神秘,不说别的,每年asia week new york上东区几个展印度藏品的画廊就每次在语言上都能震慑到我,从梵文到英文直接就让我懵圈的节奏,觉得这玩意...  

用戶評價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