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增长模式抉择(第4版)

中国增长模式抉择(第4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远东出版社
作者:吴敬琏
出品人:
页数:263
译者:
出版时间:2013-9-1
价格:4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760777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经济
  • 吴敬琏
  • 经济学
  • 商业
  • 吴敬琏(学者)
  • 经管
  • Kindle
  • 政治
  • 中国经济
  • 经济发展
  • 增长模式
  • 改革开放
  • 经济转型
  • 中国模式
  • 发展战略
  • 政策分析
  • 经济学
  • 第四版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为《中国增长模式抉择》(增订版)的修订版,已是该书的第4版。中国增长模式(或称发展方式)转型是一个早已提出但始终未能解决的问题。在当前中国经济形式下,这一问题被重新提出,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作者为此加写了6000余字的再版前言,就当时的写作背景、问题的重要性及今后的改革方向作了深入阐述,发人深省。

作者简介

吴敬琏,首届中国经济学杰出贡献奖得主。195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系。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导师,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宝钢经济学教席教授,国际经济学会(IEA)执行委员会顾问,国际管理学会(IAM)会员。

他在中国最早提出并倡导市场化改革,是“市场取向改革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也是经济体制比较研究学科的开创者之一,引介传播了众多对中国经济理论和改革实践有益的现代经济理论和国际经验。他在不同时期的理论主张和政策建议(如建设法治的市场经济、建立现代公司制度、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反对权贵资本主义、推动增长模式转型等),推动了中国改革事业的前进。

主要研究领域为理论经济学、比较制度分析、中国社会转型的理论和政策。

目录信息

再版前言
1. 导论
1.1 写作缘起
1.2 若干基本概念的界定
1.2.1 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
1.2.2 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增长模式
1.2.3 Ⅰ、Ⅱ部类的划分和轻重工业的划分
1.2.4 服务业和三次产业的划分
1.3 本书的结构
2. 从早期经济增长到现代经济增长
2.1 早期经济增长和相关的理论
2.1.1 早期经济增长和狭义工业化
2.1.2 理论概括一:从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到社会矛盾激化
2.1.3 理论概括二:从“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规律”到“社会主义工业化路线”
专栏2.1 从“工业化论战”到斯大林工业化路线的确立
2.1.4 理论概括三:从“霍夫曼定理”到“重化工业化阶段”
2.1.5 理论概括四:哈罗德一多马增长模型
2.2 现代经济增长和相关的理论发展
2.2.1 从早期经济增长到现代经济增长的革命性转变
2.2.2 现代经济增长
2.2.3 从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看新型工业化道路
2.3 早期增长模式和旧型工业化道路的陷阱
2.3.1 “苏联现象”和“社会主义工业化路线”
2.3.2 新兴工业化经济(NIEs):从“奇迹”到危机
专栏2.2 东亚金融危机
3. 现代经济增长中效率提高的源泉
3.1 “与科学相关的技术”的广泛应用
3.1.1 现代技术(与科学相关的技术)的兴起
3.1.2 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的制度化
3.1.3 革新技术的广泛运用使经济效率迅速提高
专栏3.1 通用目的技术(GPT)
3.2 服务业的发展提高了经济的整体效率
3.2.1 工业化中后期服务业的迅速发展
专栏3.2 金万堤论韩国20世纪70年代的“重化工业运动”
3.2.2 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及其影响
3.2.3 为什么服务业发展能够对提高效率起重大作用?
3.3 现代信息通信技术(ICT)渗入和改造各产业部门
3.3.1 信息技术创新的三次浪潮
专栏3.3 硅谷为什么成为创新者栖息地?
专栏3.4 部分国家的信息化战略
3.3.2 计算机生产率悖论:ICT是否提高了经济效率
3.3.3 IT革命是一个“服务业的故事”
4. 我国工业化的曲折道路和粗放增长模式存在的问题
4.1 改革开放前的经济增长模式
4.1.1 早期增长模式在中国影响深远
4.1.2 传统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在中国
专栏4.1 毛泽东论中国工业化
4.2 改革开放以来调整经济结构和改善增长方式的探索
4.2.1 1979年和1981年的两次结构调整和效率改进
4.2.2 传统工业化道路的体制基础仍未消除
4.3 工业化道路和增长模式偏差的消极后果
4.3.1 负面效应的综合表现:“扬短避长”,造成经济整体效率下降
4.3.2 负面效应的具体表现
4.3.3 过度投资扭曲了经济结构,并导致银行不良资产增加和金融系统风险积累
5. 粗放增长模式的延续:出口导向战略
5.1 出口导向战略及其实施效果
5.1.1 从进口替代全面转向出口导向
专栏5.1 出口导向战略
5.1.2 出口导向政策支持了高速增长
5.2 出口导向政策导致的问题
5.2.1 出口导向政策的长期持续支持了粗放增长模式
5.2.2 出口导向政策的长期持续影响宏观经济稳定
专栏5.2 台湾从奇迹到危机的经历
6. 转变经济增长模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6.1 采取实际措施提高经济效率/
6.1.1 鼓励科学发展与技术创新
6.1.2 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
专栏6.1 供应链管理
6.1.3 运用信息通信技术提升国民经济各产业的效率
6.1.4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工商业的转移
6.2 只有建立充满活力的新体制,才能实现增长模式的根本转变
6.2.1 以技术进步为例
6.2.2 以发展服务业为例
6.2.3 以信息化为例
6.3 改革攻坚,建立健全集约增长的制度基础
6.3.1 继续调整和完善我国的所有制结构
6.3.2 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工商业的转移
6.3.3 注重金融体系的基本制度建设
6.3.4 改革科学和教育体制,形成全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
6.3.5 坚持信息化与改革同行,普及应用信息通信技术
6.4 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最终取决于政府自身改革的成效
6.4.1 限制政府权力,建设有限政府
6.4.2 履行政府应有职能,建设有效政府
6.4.3 建设有限和有效政府需要的配套财政改革
附录
1.全面提升整体竞争力是浙江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浙江经济发展考察报告(2004)
2.“十一五”时期必须认真解决工业化道路和增长模式的问题(2005)
3.广东发展转型的机遇与挑战(2008)
主要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表
名词索引表
初版后记
修订版附记
增订版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本书写作的目的是,针对2003年至2004年间流行的观点和做法——中国应该走投资驱动和重化工业带动经济增长的道路,提出:中国应该转变经济增长模式,走以科技发展和制度创新为基础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本书的逻辑结构是:首先,对发展经济学中有关增长问题的理论进行了系统梳理,...

评分

UIBE的各位就别抄了,我也是自己写的。 这本书的副标题叫做“在发展的关键时刻”。为什么说现在是中国发展的关键时刻呢?中国过去二十五年的高速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利用了经济体制改革所释放的能量,时至今日,各种改革已基本接近尾声,体制转型虽然还有潜力可挖,但要以此...  

评分

本书写作的目的是,针对2003年至2004年间流行的观点和做法——中国应该走投资驱动和重化工业带动经济增长的道路,提出:中国应该转变经济增长模式,走以科技发展和制度创新为基础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本书的逻辑结构是:首先,对发展经济学中有关增长问题的理论进行了系统梳理,...

评分

本书写作的目的是,针对2003年至2004年间流行的观点和做法——中国应该走投资驱动和重化工业带动经济增长的道路,提出:中国应该转变经济增长模式,走以科技发展和制度创新为基础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本书的逻辑结构是:首先,对发展经济学中有关增长问题的理论进行了系统梳理,...

评分

UIBE的各位就别抄了,我也是自己写的。 这本书的副标题叫做“在发展的关键时刻”。为什么说现在是中国发展的关键时刻呢?中国过去二十五年的高速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利用了经济体制改革所释放的能量,时至今日,各种改革已基本接近尾声,体制转型虽然还有潜力可挖,但要以此...  

用户评价

评分

10年前的书了,现在读起来已略感疏远。

评分

吴老真是大师级,古今中外来龙去脉讲的很透彻。好的政治体制才有美好的明天

评分

像一部长篇论文,结构清晰,从过去现在将来国外国内全面探讨了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阻碍,然而10年后你发现,中国面临的问题还是那些问题,另外还多了一个房价

评分

飞机上一口气看完,每读一次吴老的书,都会被严谨清晰的逻辑和详实仔细的论证震撼。2006年出版的著作,今日读起种种论述和观点一一被印证。上课时吴老一再强调要建立起独立的思维框架和严谨的研究方法,才能看到事物的本质而不被无关紧要的信息影响,才不会陷入空谈和想当然。教诲在耳,谨记前行。

评分

作为当代最富人文精神和道德气质的经济学家,吴老这本书深入浅出,读完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值得再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