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文學 少數民族 曆史 侗族 詩
发表于2025-01-03
嘎茫莽道時嘉 侗族遠祖歌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侗族遠祖歌》 - 簡介
《侗族遠祖歌》由楊保願整理,侗語名稱《嘎茫莽道時嘉》,發錶於《民族文學》2009年6期。《侗族遠祖歌》是侗族的一部內涵豐富、氣勢恢宏的創世史詩。作品敘說創世女神薩天巴開天闢地生天地、育萬物的業績,以及眾神創世間萬物、洪水滔天後薑良薑妹重新繁衍人類的故事。[1]
侗族沒有民族文字與書麵史書,她的口傳神話、史詩,麯摺地反映瞭社會發展的曆史,尤其史前史是侗族口碑相傳的、詩體的《三皇本紀》、《五帝本紀》。《侗族遠祖歌》在藝術上是較有特色的。侗族古代口頭文學傢們塑造薩天巴的藝術形象時,著重刻劃瞭她的“母性”。當她按照自己的模樣用白泥造人不成後,外齣尋找造人的模樣,發現四個薩狁,便進一步考察她們是否足以托付重任。
《侗族遠祖歌》 - 結構
《侗族遠祖歌》分為創世史詩與英雄史詩兩大部分。創世史詩部分反映瞭侗族的母係社會,敘唱薩天巴生天地、育人類萬物,及其神子神女神孫們造石斧、火鐮、船、箭……;一直唱到洪水後薑良薑妹重新繁育人類。廣西三江獨洞寨,為薩神安殿後,全寨共養一羊,它每天輪流上各傢木樓,各傢敬稱之為“薩”,供以糯飯,供養十多年,去世後葬於祖墳之山。以此民俗例證,可對史詩作進一步探索。
英雄史詩部分,從王素率族眾南遷唱起,叔唱瞭一代代民族領袖率族眾抗擊外來之敵,與率族眾不斷地遷徙。族眾選王素為族長,反映瞭原始社會的原始民主。這反映瞭人的覺醒,母權的衰落,父權的興起。侗族神話中的王素南遷,其社會曆史意義,實不亞於漢族先民的夏啓遷大夏,商湯遷亳,周古公直父遷歧山周原,既反映瞭侗族先民的民族大遷徙,也反映瞭侗族一個新的曆史時期——父權社會的開始。
《侗族遠祖歌》 - 特色
歌、舞、樂相結閤。既唱誦史詩,又奏牛角號、海螺號、薩巴號、弦樂器、鑼、鼓、鈸等,還戴起麵具跳舞,唱到什麼神便戴什麼神的麵具跳什麼神的舞蹈。麵具共有幾百個,平時裝五六籮,懸吊在祖祠兩廂。每當大祭之年,唱誦全本時,開頭三天,唱舞最原始部分,隻男人參加祭禮,巫祭師們戴起薩天巴、烏悶、嫡嫡、薑夫、馬王……等神們的麵具,裸體唱誦舞蹈。
各種歌體相結閤。史詩中有押“盤龍韻”的,也有押“連環韻”,或內韻、中韻,外韻“三押韻”的。
唱與誦相結閤。整個史詩的演齣,有唱、有念、有舞、有樂,穿插著祭祀儀式。大祭之年唱全本,三十天,連續劇式的大型音樂舞蹈詩;中祭之年七至十天,小祭之年一至三天,隻唱選段,一般從薑良薑妹唱起。一般侗歌中多自稱“張良張妹的子孫”,而較少自稱“薩天巴或鬆恩鬆桑的子孫”,也許與小祭隻唱選段有關。史詩對於各位女神、男神,人化瞭的神與神化瞭的人,都有恰如其份的敘唱。如天地分開天篷亂飄時,史詩描繪此時的薑夫,淋灕盡緻。
《侗族遠祖歌》 - 曆史
《嘎茫莽道時嘉》有兩種子抄本:正本,用綿紙毛筆抄寫,用漢字標侗音,抄後用桐油油過,摺疊式,共厚約二尺,分四捲,共一大包,懸掛於祖祠祭壇神龕之中。神龕無神像,抄本居中懸掛替代瞭諸神的塑像,有布幔遮護。祭祖時,舉行請神儀式後纔啓用正本,照本演唱。副本,用紗紙抄寫,裝訂成一冊,厚約一寸五分。巫祭師用以練唱與授徒,翻閱前也要做簡易的請神儀式。
傳說是明洪武元年(1368年)由湖南遷來廣西程陽建寨,相傳當時當地還是一大片原始森林,傳說此歌是當時楊傢一位大法師(巫祭師)傳下來的。據此傳說,此歌流傳至少已有六百多年。此歌正本抄於清同治年間(1862——1874年)。解放以後已不再進行祭祀活動,但楊保願同誌1956年迴鄉,還見此正本懸於祖祠神壇。何時散失?不詳,大約1958年“大躍進”年代吧?此歌副本抄於民國十一年(1922年)。據平鋪大寨楊通寶講:此本為楊蔔林喜(程陽大寨楊姓侗傢人最後一位主祭師)度戒時抄錄,度戒後便正式齣任主祭師。楊蔔林喜於解放前夕1948至1949年間去世,此本由楊明世保管。1956年楊保願同誌迴鄉嚮父親楊明世老人要得此本帶到南寜。副本所抄此歌不分部、篇、章、節,一以貫之。
《侗族遠祖歌》 - 整理
楊保願同誌1960—1965年間譯齣少年時學過的部分,即從薩天巴至薩央這部分。文化大革命中,被鬥被抄傢,此歌抄本、譯稿全被劫走。其後在落實政策的過程中,他問一些知交,為什麼他被鬥得這樣厲害?彆人說:聽說從你傢抄齣一部“密電碼”,無人能破譯,懷疑你是“狡滑的特務”。“造反派”們將漢字記侗音的史詩當作“樣闆戲”裏的“密電碼”瞭,他們怎能破譯齣“薩天巴”的真意呢!後來,一些被抄走的書籍發還瞭,譯稿幸運地歸還瞭原主。在處理廣西文革遺留問題中,當時抄傢執行者之一承認曾拿走過“密電碼”,但不知如今下落何方?但願有一天能找到這一珍貴的抄本! 1981一1985年間,楊保願同誌在中國民間文藝齣版社幫助下,整理齣這一本子。
史詩未譯(也即散佚的)部分,據揚保願同誌迴憶,還有:(一)《杏妮》(參見上海文藝齣版社《侗族民間故事選·杏妮》),(二)《飛山圖楚》,即飛山令公楊再思與五代十國的楚王馬殷之戰,(三)《吳勉》(參見《侗族民間故事選·吳勉》),即明洪武年間吳勉起義等等;這些部分,主要是人話而非神話瞭。
侗族舞蹈傢楊保願與侗族史詩《嗄茫莽道時嘉》
三江侗族自治縣的朋友告訴我,曆任廣西歌舞團主要演員、創作員、廣西藝術研究所研究人員、廣西藝術創作中心常務副主任等職的三江藉退休乾部楊保願最近迷上瞭畫神麵譜。
楊保願為什麼要畫神麵譜?
當我到瞭楊保願三江古宜鎮的傢中,一番交談之後,我發現,一個未曾做個一天祭師之人卻以幾十年不變的情結執著探索侗族儺文化,幾乎塵封的《嗄茫莽道時嘉》還不曾遠離我們,我們還發現瞭許多……
自小接觸遠祖歌
走進楊保願三江縣城的傢中,我們猶如進到一個神像臉譜的世界。這些臉譜,有的是舞蹈用的麵具,有的則是綫描圖形。
“遠古時代,我們的祖先在祈神求福中,衍生瞭種種充滿神秘感的歌舞、神像麵具,還有文字記唱本。”楊保願說,這些東西流傳至今,構成和豐富瞭中華民族的儺文化。曾在三江縣程陽大寨流傳、用於祭祀的侗族遠祖歌《嗄茫莽道時嘉》,也是儺文化的—種體現。
“嗄茫莽道時嘉”是什麼意思,不諳侗語者或許不清楚,但從事《嗄茫莽道時嘉》研究多年楊保願告訴我們,“嘎”是侗語是歌的意思,“茫莽”則是遠古祖先之意,“時嘉”指那時,翻譯過來就是“遠古祖先那時的歌”,由於其流傳在侗族,又稱為“侗族遠祖歌”。
《嗄茫莽道時嘉》作為程陽大寨楊姓一族用於重大祭祀時的唱本,正本平常是封存於祭壇的神龕裏,任何人不得啓封甚至觸摸。正本的副抄本是大祭師授徒練習時用,除瞭大祭師,彆人是不能掌握《嗄茫莽道時嘉》的全文,一般的族人隻能在族裏舉行大規模的祭祀本祖活動中,纔能從頭到尾聽唱。大祭師則是代傳,即隻能傳下—代而不能傳兄弟。楊保願因齣生在大祭之年開祭的子時,而被選為主祭師的繼承人。
作為曾是傢族祭祖師傳人的楊保願,隨口唱齣《嗄茫莽道時嘉》的唱詞是沒有問題的。叔叔(上一代祭師)在他五六歲時開始口授給他的。解放前他參加過一次祭祖活動,在這次活動中,他見到瞭清代年間用綿紙書寫的《嗄茫莽道時嘉》正本。正本閉桐油油過裝訂好,裏麵配畫有神譜、神氏、麵具、天罡、八卦及各種圖騰,其摺疊式分捲裝幀,厚有60厘米左右。
但楊保願是否能成為一個真正的祭師,還得要受磨難。
“從6歲起,我每年都要被族人放到外地去流浪3個月左右。”楊保願憶起那段流浪的日子,印象挺深的。因為那得自己討飯吃,自己照顧自己的一切,直至迴到傢。這樣的流浪日子3年內的時間纍計接近300多天。不過,楊保願的運氣不錯,3年被送到3個不同的地方,他都能如期地討飯迴到傢。
經過這樣的磨練後,族人認為他已經具備瞭大祭師傳人的條件,叔叔纔開始給楊保願傳授《嗄茫莽道時嘉》的正式文本,並要能背唱全部內容。那時,楊保願少年時期是在學習演唱《嗄茫莽道時嘉》中度過的。
P1020586a.jpg
一部綜閤性民族史詩
解放前,侗族以同一譜係的宗族或傢族為單位的祭祀本祖活動,主要的娛神活動便是唱《嗄茫莽道時嘉》,並配以麵具、按《嗄茫莽道時嘉》順序進行的傢神舞。
楊保願憑自己熟背的內容認為,《嗄茫莽道時嘉》是一部特殊的、不常見的綜閤性民族史詩,其內容包括瞭創造世界、人類誕生、民族形成、部落之戰、遷徒定居等內容,錶現瞭侗族先民從神話時代到人話時代的曆史、物質與精神生活。
“高山連著高山啊,這是我們的屏障。我們神聖的祖母啊,你是這深山的陽光。壇裏的白石多亮啊,錶明你沒有離開眾人的身旁。壇外的古樹多蔥蘢啊,你的福蔭護著侗鄉的四方……”細聽一些侗族祭薩壇時唱的麯調,我們不難感受,在侗族的宗教信仰中,最重要的是薩崇拜。廣西侗族地區普遍崇拜的女性神,稱為薩歲意為始祖母。薩歲是侗傢人崇拜的最高女神,人們都認為她神通廣大,能主宰人間一切,能影響風雨雷電,能保境安民,能鎮宅驅鬼。
而楊保願翻譯的《嗄茫莽道時嘉》中被歌頌的第一位女神是薩天巴,即生育瞭一韆個姑媽的女神。《嗄茫莽道時嘉》裏,薩天巴她住在天宮,“八麵張有銀絲網”,楊保願說薩天巴是個蜘蛛女神。楊保願給我們看瞭侗族婦女用的頭釵,釵尾鑲嵌的就是蜘蛛圖案,就像薩天巴的銀絲網;侗族背孩子的背帶上就綉有蜘蛛的圖案,以求薩天巴的保佑。
《嗄茫莽道時嘉》在係統地敘述瞭有關薩天巴神話故事同時,也展現瞭以她為首的神係譜:
第一代為薩天巴,是動物神、太陽神、女神的混閤體。天地由其孕育而生。
第二代為薑夫、馬王,分彆為修天地之神,性彆不明,傳說這兩神都是薩天巴所生,馬王是螞蟥的祖先,仍與動物有血緣關係。
第三代鬆恩,男性始祖,與他同生的有龍、狗。鬆桑,女性始祖,與她同生的有山羊。兩神是薩天巴從自己身上扯下的肉痣,交母猿孵齣。鬆恩鬆桑結成夫婦後,開始繁衍後代。
……
第八代宜仙宜美婚配後,生龍、蛇、虎、雷及薑良、薑妹兄妹,還是人獸同胞。兩兄妹在濤天洪水後,成為再生人類的祖先。由他們繁衍瞭360姓分居四方,其中60種姓居一地,就形成瞭侗族先民。
《嗄茫莽道時嘉》保存瞭瀕臨失傳的侗族先民的創世紀神話,反映瞭母係社會人與自然的關係。
盡管《嗄茫莽道時嘉》是用在祭祖時演唱,但它帶有很大的巫術性。侗族遠祖的第一個聖祖母薩天巴,就是一個神化瞭的大女巫,她有定乾坤、造萬物的能力。這體現瞭社會不開化時,人們不知自然卻又希望改造自然的欲望。
楊保願說,《嗄茫莽道時嘉》原來由創世、遷徙、定居與亂世四部分組成,現僅存前兩部分的9500行。據楊保願的迴憶,亂世部分從第一任族長開始共敘述瞭十任族長,他們都是為全族利益獻身的英雄,是《嗄茫莽道時嘉》中歌頌的對象。由此,《嗄茫莽道時嘉》由神話故事轉嚮瞭英雄敘事,而帶有曆史性。
而《嗄茫莽道時嘉》中的遷徙部分還記敘瞭以60種姓為一款的侗族人,因瘟疫、外族侵略、自然災害等原因,經過多次遷徙,最終定居湘、黔、桂三省區交界區的過程,具有曆史性。
潛心整理幾十年
生於1938年楊保願, 14歲的時候,已經是新社會瞭,也念完瞭小學,但演唱《嗄茫莽道時嘉》卻不可能瞭,因為其被視為迷信而停止。楊保願由於從小唱跳《嗄茫莽道時嘉》,他有瞭一定的歌舞基礎,結果被區內一傢歌舞團看中,1953年招去做瞭舞蹈演員,開始瞭他的舞蹈生涯。1956年開始業餘文學創作和民族民間文化藝術的研究工作,並發錶作品。
盡管楊保願的專業和行政事務繁忙,但都不會忘記伴隨自己童年時代《嗄茫莽道時嘉》,他想自己雖然沒有做過一天的大祭師,但《嗄茫莽道時嘉》是中國儺文化的一部分,他要把它翻譯整理齣來,讓後人知道它的文化精神所在。1986年,由楊保願譯著的《嘎茫莽道時嘉》齣版,受到廣泛關注與好評並以著名侗族史詩篇目載入《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文學》。榮獲自治區政府(1978——1988)文藝最高奬——首屆“振興廣西文藝創作銅鼓奬”。為瞭更好地研究侗族遠祖歌,發掘更多新的東西,退休後他從南寜迴到三江居住。
在楊保願的傢中,你就猶如身在侗族的遠古時代。牆上,是楊保願根據自已對《嗄茫莽道時嘉》的理解和以前所見文中插圖印象繪製的薩圖,對應著薩圖的是楊保願所設計的部分“祭薩”活動舞蹈的麵具。楊保願拿齣瞭一本“書”給我們看,這那是書,明明是一本記事,裏麵記滿瞭密密麻麻的紅鋼筆字,那是楊保願一有空就迴憶自己以前所唱的《嗄茫莽道時嘉》而記下來的筆記。就是這些迴憶,讓不會繪畫的楊保願拿起瞭畫筆。近年,楊保願根據以往的記憶,一筆地勾畫侗族人崇拜的女性薩神。他發現,《嗄茫莽道時嘉》中的女神都美麗,而男神則醜陋,這也摺射齣母係社會將女性擺在瞭比男性高的地位。這些發現,是楊保願《嗄茫莽道時嘉》作進一步研究的結果。
楊保願還有著對《嗄茫莽道時嘉》作深度研究的打算,盡管他沒有說齣來研究的最終目的,但我們不難想象那將是圖文並茂、比第一版的9500行《嗄茫莽道時嘉》更豐富。
父親的著作。
評分父親的著作。
評分父親的著作。
評分父親的著作。
評分父親的著作。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嘎茫莽道時嘉 侗族遠祖歌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